翻新时间:2011-12-15
《包身工》
《包身工》教学拟围绕文章的材料性质与组合方式,采用分合比较的方法组织教学,相机点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首先引导自读,整体感知。让学生用分析性的眼光,用速读、跳读的方法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根据材料拟小标题。《包身工》的材料主要包括记叙性材料——包身工一天的悲惨遭遇,说明议论性材料——包身工制度的产生、发展和趋向。可据此讨论归纳小标题并用算式板书点拨,总括文章内容。《包身工》=《包身工的一天》(或《“芦柴棒”们的一天》)+《说说旧中国的包身工制度》。
其次,分题精读,讨论点破。先讨论《包身工的一天》,让学生围绕以下几个问题精读课文:
①包身工的一天,以时间为序,主要写了哪几个片断?通过这几个片断,从哪几个方面反映包身工的遭遇?
②作者全方位地细致反映包身工悲惨遭遇的目的是什么?
③为了有力地表现主题,作者在叙的过程中是怎样在面上铺开的基础上进行点的穿插的?
在精读课文之后,引导学生讨论上述问题,并结合板书图示进行小结:
4:15起身——住宿描写包身工的悲惨遭遇
4:30早餐——饮食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恶芦柴棒
5:00上工——劳动小福子
↓↓
面点
接着讨论《说说旧中国的包身工制度》,让学生围绕下列问题精读课文:
①“说”的顺序是什么?(事物的发展)
②“说”的方式是否相同?各有什么特点?
①文中或借说明议论,或用比喻议论,或在抒情中议论,各有什么作用和含义?
在精读课文后,引导学生讨论,并结合板书图示小结:
议的内容议的形式
产生(直接原因、历史原因)——叙中议、直接议
发展(历史原因、根本原因)——直接议、议中叙
结果(资本家膨胀、包身工榨干)——引用议、借抒情议
趋势(黎明的到来无法抗拒)——用喻意、抒情中议
最后整合总结作文训练
从内容上看,《包身工》就是《包身工的一天》与《说说旧中国的包身工制度》的相加;但从组材和结构方式看,文章又不是叙和议的简单相加,为什么?
讨论后明确,叙议结构主要有如下几种可能:
①集中安排(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
②包中安排:(叙包议中或议包叙中);
③分割组合、交错穿插(以叙为主穿插议论或以议为主穿插叙述)。
集中安排,叙议脱节,结构臃肿,行文呆板;包中安排,主线不清,过程不清,联系不紧。只有分割穿插、交错组合,才能使叙议配合,交相辉映,符合读者了解事件真相、探究问题本质的心理规律,既省笔墨,又富表现力。为提高学生兴趣,可用“乘法”来点拨。从形式上看,《包身工》=《包身工的一天》×《说说旧中国的包身工制度》。
为进一步强化对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并引导学生体会报告文学语言的形象性特点,可设计口头作文训练,让学生围绕有关包身工的三个比喻性说法,以《猪猡·机器·墨鸭》为题,弄清其联系,说一段话。这三个说法分别形象地概括了包身工的生活、劳动和受剥削的悲惨遭遇,可激起学生的同情和义愤,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艺术就在我们身边
- 我喜欢的一件艺术品
- 给四川小朋友的一封信
- 给四川地震灾区朋友们的一封信
- 一件艺术品
- 给汶川小朋友们的一封信
- 我喜欢的一幅画
- 我喜欢的一幅画
- 给远方的小学生的一封信1
- 我喜欢的一幅画3
- 给希望小学学生的一封信
- 给远方小学生的封信
- 我喜欢的一首诗(3)
- 给西部小朋友的一封信
-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 高层建筑施工
- 建筑公司转正申请书
- 怎么做好钢筋翻样
- 土建工程师转正申请书
- 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冬期施工
- 土建预算员岗位职责
- 土建技术员试用期满转正申请书
- 工程部人员转正申请报告
- 技术员工作转正申请
- 建筑节能保温工程
- 季节性施工
- 电工转正申请书
- 技术员转正工作小结
- 建筑施工员转正申请书
-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
-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一
- 《美丽的小路》范文习作:争当环保小尖兵
- 《美丽的小路》整体阅读感知
- 《美丽的小路》考点练兵:积累篇
- 《美丽的小路》训练素材
-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二
- 《美丽的小路》教学目标
- 《美丽的小路》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小海蟹》
- 《美丽的小路》教学重点
- 《美丽的小路》随堂练习 巩固篇
- 《美丽的小路》随堂练习 提高篇
- 《美丽的小路》写作指导
- 《美丽的小路》重点问题探究
- 《美丽的小路》教学难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