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争画
教学目标:
1、认识“斟、酌、怔、敝、宗”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基本读懂课文,了解三位名人是怎样争画的,从中感悟毛泽东、郭沫若和齐白石高尚的生活情趣和鲜明的个性特征。、疑点及解决办法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2.从三个人争画中,你觉得他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三个人之间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板书课题,读了题目之后你有什么问题?(谁和谁争画?他们为什么争画?争的是什么画?争画的结果如何?)
2.简单交流上述问题。
二、学前准备
根据自己了解的材料,讲一讲对毛泽东、齐白石和郭沫若的了解。为读懂课文做一个铺垫。
三、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看看谁和谁争画?课文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2.把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尽量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感悟。
3.解决不了的问题,留待讨论时与同学、老师研究。
四、再读课文
1.思考:三人争画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如何?
2.组织学生讨论,解疑。达到基本理解课文内容。
五、小结
1.谈谈自己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老师小结:从毛泽东、郭沫若、齐白石争画这篇文章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三位大家的知识渊博,才思敏捷,不愧当代的伟大人物。同时也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的默契,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独到理解。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诵读。
六、作业
摘抄自己最喜欢的语句。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仍然是基本上放手让学生自读。但本课是一篇人文内涵丰富,学生较难读懂、较难理解的课文。因此教师注意读前让学生搜集相关材料,对毛主席、齐白石和郭沫若有所了解。初读时通过读课文了解三位名人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并把读不懂的地方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等方法感悟,实在不懂的通过互助讨论解决。再读时,通过思考讨论“三人争画的理由,争画的结果怎样?”进一步理解课文。最后通过谈感受,讲个人见解,从而理解领袖名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还注意让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培养他们随时积累的习惯。
探究活动
开展读长征故事,讲长征故事的活动。
活动主题:《读长征、讲长征、颂英魂》故事会
活动过程:
1、开展读长征故事活动,向大家推荐长征书籍。
2、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推荐、自荐。
3、组建评审小组,设计评选条件及评选奖项。
4、定期开展活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伙伴——妹妹
- 我爱春天
- 秋之美
- 东岳泰山
- 读《尊严》有感
- 做精美的树叶书签
- 倒霉的“孙悟空”
- “绿色跳蚤”真有趣
- 班干部竞选
- 记一个快乐的星期天
- 日记一则
- 色彩
- 1500米赛跑
- 假如我有一对翅膀
- 美丽的广玉兰
- 试论高校图书馆精细化管理论文
- 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创新论文
- 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 浅谈财务管理在建设项目后评价作用
- 试论并购后的财务管理整合
- 财务管理的作用
- 财务分析的论文:上海旅游业发展
- 财务治理结构问题
- 试论如何让高校图书馆实现网络化论文
- 财务分析论文:公司治理
- 当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困惑论文
- 浅谈企业财务文化软实力
- 什么是高校图书馆五心服务论文
-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
- 价值链流程
- 12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教案
- 十六年前的回忆
- 教材分析
- 林海 第一课时
- 爷爷的芦笛
- 桂林山水 (第二课时)
- 无私的爱(第一课时)
- 长江之歌
- 《放弃射门》
- 桂林山水教案
- 狱中联欢
- 林海 第二课时
- 小音乐家扬科
- 第十二册教案:卜算子·咏梅、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为人民服务、 延安,我把你追寻、积累运用一、向往奥运
- 六年级语文复习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