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15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初步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揭示课题。你了解哪些音乐家?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一位外国音乐家故事的课文。
从这课题你看出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1)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2)指名试读课文。
3、默读课文,思考揭题时提出的问题答案各在文中哪一部分。指导分段。
三、精读指导。
1、回答:“我”是谁?文章哪一部分告诉了我们?
2、默读第一段,思考:你还知道什么?
在世界地图上找出欧洲、波兰及俄国。
3、指导朗读。
他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该是多么--悲愤!体会肖邦当时的悲愤之情。
朗读时要求语调低沉、激愤,语速稍缓。
范读,指名读,齐读。四、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四、指导书写。学生自由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学生提问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边认字边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词及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学生补充介绍:
肖邦,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句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第二课时)
溧城中心小学
黄秋瑾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读了第一段,你知道什么?
过渡:既然是不得不离开祖国,那么离别的情景肯定是令人难忘的。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段。
2、学生自学3、交流并指导朗读。
请想象师生咏唱送别曲时,是怎样的神情。体会深厚的师生之情。
自由读、男生读,体会老师语气之恳切。
思考: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
4、朗读全段,体会师生之间真挚深厚的情感。
2、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出示:悲愤欲绝(读)
①查字典,解释“绝”:气息中止。
②说说词语的意思:悲痛愤怒到了极点。(2)什么消息令肖邦悲愤欲绝?肖邦是怎样做的?
(3)想象波兰人民起义失败,一个个倒在敌人枪口下的情景和波兰人民听到《革命进行曲》,振奋精神,重新拿起武器抗争的情景。
(4)从肖邦的举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炽热的爱国情感,身在国外,心系祖国。)(5)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写了什么。
(6)交流。理解“彻夜”。(通宵,整夜)比较: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朗读体会肖邦忘我工作的精神。
(7)思考:为什么这么做?
看插图,
(9)小结:这一段写什么?
三、试背第二段。想想如何记忆。同桌互背,指名背。
小结:背诵也要讲究方法,方法得当,事半功倍。
四、继续精读训练第四段。过渡:时间在肖邦的紧张工作中飞逝。
1、出示:弥留之际,肖邦紧紧地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朗读肖邦的话,看看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3、想象肖邦此时在想什么。
4、引读第6自然段。
(1)理解“与世长辞”。
五、总结课文,朗读全文。课文讲波兰音乐家肖邦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他对祖国强烈的爱。学生默读第二段,弄清文中写了告别的哪几个场景。
1交流:咏唱送别曲;老师的叮嘱;赠送银杯。
2自由读对这三个场景的描写,看看哪儿特别感动你,为什么。(四人小组交流)指读第3自然段,理解词语,体会肖邦的悲愤。让学生从肖邦的举动中感受到炽热的爱国情感,身在国外,心系祖国。自由读、指名读。
交流,出示:
肖邦日夜思考着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朗读体会肖邦思念祖国的情怀。重读带点的词。读一读,比一比,说说有什么不同。
(肖邦就这样与世长辞了。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当时他39岁。当时他才39岁。)
交流,小结:两组中的第二句话突出了肖邦的悲愤之情,亡国之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世界公园游览记
- 第一次洗碗
- 奥运记事
- 困难如弹簧
- 我的“小闹钟”
- 葫芦
- 想起
- 落叶给我留下的......
- 合作
- 还是最爱"水晶茉莉"
- 感恩
- 转身,倾听花开的声音
- 夏寂
- 相约,我要的感觉
- 一个感人的故事
- 侯孝贤与金马的半生缘
- 一堆硬伤,一点韩范儿
- 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债务问题
- 对开放教育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探析
- 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 化解高校债务问题的思考和对策
-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集成创新之路径探索
- 浅谈中国国家债务问题
- 计算机安全维护措施
- 旅游非优区的界定及特定分析
- 欧美债务危机对中国债务管理的启示
- 国家债务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重庆与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比较分析
-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思考
- 长沙市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 《迷人的张家界》教学设计
- 燕子
- 图形的拼组[活动课]
- 浪娃娃
- 听、读、说、演——《小马过河》教学设计
- 课堂实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二课时
- 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
- 童趣
- 语文网络化的探索与误区
- 《珍珠鸟》教案
- 屯溪六中七年级(7)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
- 古诗文活动设计
- 鲜花和星星
- 《春笋》
- 语言准确性的训练《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