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28
火烧云 教学设计示例 教案
教学设计示例
18火烧云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日出或日落时;天空经常出现绚烂多彩的云霞,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我国现代女作家萧红笔下的《火烧云》。(板书课题)
二、出示自学提纲,交待学习任务
1.出示自学提纲。
(l)默读课文,勾划字词,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加以理解。
(2)认真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火烧云的?概括每一部分内容的意思。
2.这节课,我们采用自学的方法,按自学提纲的要求,学习课文。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听配乐朗读录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自读课文,按自学提纲自学课文。
四、检查自学情况(反馈)
1.指读课文。(正音)
2.按提纲交流:
①什么是火烧云?
②课文从哪几方面写火烧云的?(板书:霞光、颜色、形状)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霞光?与火烧云有什么关系?
(“霞光”是火烧云的一个方面)
每一部分段意:(l段)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
(2-3段)讲火烧云颜色的变化。
(4-7段)讲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五、小结
课文具体描绘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读了课文,谈谈你对课文的总体印象。(可随意谈,如条理、写法等等)
火烧云的变化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下节课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交待学习方法任务
上节课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采用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交流的形式继续深入理解课文。
出示自学提纲
1.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哪两方面?
2.逐段阅读,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写了霞光、颜色、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的?
二、指名读全文,回忆课文内容
1.指名读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整体感知)
2.课文写了火烧云哪几方面的内容?
(板书:霞光、颜色、形状)
三、抓住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快速默读全文,思考: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哪两个方面?
(明确: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板书:变化多、变化快)
2.指导阅读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提问:
(l)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只回答出“傍晚时的火烧云”不确切,应根据“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回答出“夏天傍晚时的火烧云”。
(2)课文哪里写了火烧云的变化多、变化快?是怎样写的?
读出颜色变化多、变化快的词语,知道是通过傍晚阳光透过云层照到人或动物身上呈现出色彩来写的。
(3)用一个词语概括火烧云霞光的变化多、变化快。
不强求一致,符合要求即可。板书:五光十色变化异常
(4)感情指导朗读,语气要轻快活泼。
3.总结学习方法,指导自学交流第二段课文
提问:我们是怎样学习“霞光”一段的?
先读文,再勾划重点词句,用一个词概括,最后朗读,进一步体会。
运用学习第一段课文的方法,学习写“颜色变化”部分内容。学习时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解决重点、难点。
课文哪些地方写了火烧云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是怎样写的?
讨论后全班汇报交流:
先讲了什么?(先讲火烧云从西烧到东,“好像是天空着了火。”强调了天空一片红艳。)
出示句子、推敲词语: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里的“烧”可以换成什么字?比较一下为什么在这里用“烧”字?
可以用“红”字代替,但用“烧”字更为准确。原因:(l)与文题照应;(2)“烧”字表动态,给人以动感,而“红”字则不能;(3)如果用“红”和“红通通”重复;(4)和后面“着了火”呼应。
感情朗读,仔细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接着写了什么?(再讲了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
学生通过对“这地方的火烧云……一会儿……一会儿……”等句子的理解以及对重点表示颜色词语的推敲,知道准确地写出了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
最后讲了什么?
对“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让学生学习上面带有比喻性的表颜色的词语说一说,如“茄子紫”。
用一个词语概括(板书:色彩斑斓,变幻莫测)
感情朗读,注意语调的轻快流畅。
4.引导领悟写“形状”变化的内容。
作者是怎样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的?
(作者把火烧云想像成各种动物,先写它出现,再写样子,最后写它变模糊了,看不到了。)
引读:(边引读边投影演示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师:一会儿,天空出现——
生:一匹马。
师:马的样子——一
生:……
写狗和狮子的段也如此引读,读中体会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
5.齐读最后一段。理解“恍恍惚惚”以及“恍恍惚惚”的原因,体会作者逼真地写出了观察火烧云时的真实感受。
能用一个词概括吗?(板书: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感情朗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无比。
6.总结、扩展。
(1)指读全文,谈学完课文的总体收获。
(2)总结。
①作者抓住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以丰富的想像力,以优美的语句描绘出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瑰丽多姿,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板书:热爱大自然)
②作者为什么能把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写得那么生动逼真呢?(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归纳总结:
①作者平时注意观察积累。
②描写中抓住景物特点展开丰富的想像。
③用词准确,表达合理。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学习作者写法,写一种自然景色。
五、板书设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游泳
- 聪明的小鸟
- 快乐的周末
- 快乐的星期天
- 春天
- 我的爸爸
- 放风筝
- 我和古诗
- 春姑娘来了
- 小赵老师
- 美丽的春天
- 思念
- 自我介绍
- 生态园游
- 春天
- 网络经济:告别烧钱时代(1)
- 中文全文信息检索系统中索引项技术及分词系统的实现
- 浅谈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
- VFP论文选题汇总(计算机软件工程)
- 浅析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索
- 基于ASP的网上图书交易系统
- 基于ASP.NET的Web网络应用程序开发的安全策略实践
- 使用indy的IdTcpServer,IdTcpclient传输文件
- 基于.NET的DCS组态软件研究与设计
- 电子商务东山再起 网络重写六大行业规则(1)
- 多媒体技术在新装备教学中的应用(1)
- 应用层网络中多约束的组播路由算法研究
- 计算机软件论文
- 基于Windows CE.net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的研究
- 中职院校旅游酒店管理实践问题探究
- 《刷子李》美文欣赏一
- 《桂林山水》文学常识
- 《桂林山水》课后习题答案
- 《刷子李》美文欣赏二
- 《刷子李》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桂林山水》整体阅读感知
- 《桂林山水》重点与难点提示
- 《桂林山水》老师语录
- 《刷子李》趣闻故事
- 《桂林山水》重点语句探究
- 《桂林山水》教案讲义 感悟细节感悟美
- 《桂林山水》教案讲义 让情感在语文课堂上流淌
- 《刷子李》随堂练习 巩固篇
- 《刷子李》教学设计一
- 《桂林山水》重点字词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