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语文网络化的探索与误区

语文网络化的探索与误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1-12-16

语文网络化的探索与误区

学习知识的过程关键就是实践的过程,不过,一提实践一词,很容易让人想到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动嘴的热闹情景,就语文课来说,实践更应该是思维的实践,语文课中实践的体现,首先应体现在学生的眉眼上,通过教师的点拨,让学生双眉舒展,双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彩,这才是学生真正有价值的实践。所以,学习的实践应该是思维的实践。

针对这堂网络课,教研员强调,在网络课上,教师的身份应当隐去,而我认为,网络课教师的身份不但不能隐去,反而更应该凸现,原因是:网络的最明显的特性是信息量大,让学生在海量信息面前,自己来把握学习的方向,是不可能的事情,别说小学生,就是成人,面对网络上的千百万的信息,也会一时迷失方向,有一回,我就在网络上浏览古代诗词时,不知不觉中去影星写真这个网页上串了个门,而且耽误了一晚上的活,所以说,网络课上,要求隐去教师的身份,是行不通的。

在这堂网络课上,为了让学生感悟到诗中美的意境,我使用了多种促使学生感悟的感知手段。例如,在指导学生赏析李商隐的《登乐游原》一诗中,为了让学生感悟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两句诗的意境,我引入了一副图片,这个环节是先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这幅图片应该是哪首诗的意境。学生很自然地搜寻到了画与诗文间的关联。不过,我的目的不光是想把这一环节处理成画意与诗意的契合上,而是想让学生对照图画和诗句,找寻没能表现出诗中的一个字所表现的意境的地方,这是个难点,难点的突破,学生才会有真正的收获。这个没能表达出的诗意的字是一个“古”字。因为这个古字就给乐游原加载了久远的时间跨度,就使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一美好的瞬间,被置于时光久远的历史中去,让人读来,不光能感悟到夕阳西下的壮美和美好事物的容易消释,还能感悟到,如此美好的事物如果用历史的眼光去审视,它更应该是美好的永恒,然而,最让学生为之一振的是,他们也从中体悟到的一种欲说不能的历史废墟感,而这种历史的废墟感,就是人们在游览古迹时的那种心随千秋去,心与古人游的心理快感。就这样,经过给一幅画摘挑,哪一点不能表现诗意这一环节,使学生多多少少学到了一些诗画的审美方法,使他们能站在作品的高度来欣赏审视作品,学生的心才能与诗人的心境相恰和。

教研员一再强调,不要把这节课上成文学欣赏课,这几年来,就小学而言,好像上头一再强调这一点,而我却不敢苟同,不过,我没敢和教研员分辩,因为他官大,可是我认为,在小学阶段,特别是中高年级段,最缺少的就是文学欣赏课,试想,不帮助学生去欣赏文章中的美好的东西,那么,我们又能在课上帮学生干什么?没有达到欣赏赏析这一层面的语文课,就没有充分展现语文的人文性,没有人文色彩的语文,就如同是一幅没有人存在的山水画,虽有美的意境,却没半点灵性。所以,新一版的教学大纲中,把语文的性质加入了人文性的提法,并且得到了专家们的肯定,可是,我总觉得这一提法多少有些可笑。试想,数十年来,几代教育工作者,前仆后继地教授,本应属于人文学科的语文课,而专家们现在才恍悟,原来应该把语文加上人文性,而且,是在人人都早已心知肚明的时候,只有他们,在他们认为的,教育工作者仍旧蒙在鼓里的时候,郑重其事地严肃地提出人文性,这个行为本身就具备了讽刺的情味。

举个例子:这种对语文的正确但又可笑的定性,就如同在对旁人说,为我生了一个已年满30岁的儿子的,晚上在家和我睡在一个床上的女人应该是我爱人一样滑稽和复赘,可悲的是,这一幕滑稽剧还在如正剧一样精彩的上演着,而且,许许多多的人在追随着这一喜讯,积极地上演着一出出喜剧。不过,外国的戏剧评论家们却有着这样一个论断:所有的喜剧都是悲剧。在教育教学上,理论传播永远滞后于教育教学实践。也就是说教育教学理论缺少前瞻性。

要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更要把网络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这种提法不是多余的语言游戏,是针对语文研究者们,而提出的无奈的恳请.靳家彦老师,我们的老校友,于去年在我校举行的给北师大学员们的讲座中,给大家勾勒了一下,什么是网络语文课,算上那次,我已经在不同场合,听他讲这个例子有三遍了.这也说明他很青睐这个例子.这个例子是:如果把翠鸟一课假以网络化之下的教授,学生们就会了解掌握,比课本知识不知多多少倍的知识,还举例说,在网络上,学生可以了解到翠鸟的种类,生活习性,乃至地理上的分布,以及翠鸟的身体构造等等等等.他说,这就是网络语文课的优越性.而我感觉,靳老师所说的这样的网络课,应该更替一个名姓才更为妥贴,应该叫他网络生物课,或是任意的一门什么学科的网络课,可就是不能称之为网络语文课,因为照他的这种指导去上这节课,确确实实就不是语文课.靳老如此真诚指导着学员们,指导着他们什么是网络语文课,其迫切程度,就如同他要马上呈现给学员们,一只刚被孵化不久的,毛茸茸的,还张着柔软黄嫩嘴巴的小翠鸟,不成想,等提起这只生物的脚爪,投递到我们面前的,却是一只刚被孵化不久的,毛茸茸的,还张着柔软黄嫩嘴巴的鳄鱼仔.出于对他人的尊重,我们可以张开双手暂且收下,不过,一等奉送者转身离去时,还是赶快扔掉这个怪物为妙,不然,老鳄鱼会把我们一直追到网络语文课堂上.然后会剖开自己的肚皮,急迫地等着我们,为学生们讲解网络语文课上的,关于鳄鱼体内构造的语文知识!我始终相信,神圣的教学领域没有权威,只有真理.真理是欢迎人们在实践中去检验它的,而权威会对要检验它的人们挥起铁拳.或是摆出一副铁拳不值一挥傲慢.

我的这堂网络课算上试讲,上了三遍,但是,相同的课文,却有三种大不相同的课上网络内容来体现,这就说明网络课的随机性很强,这也是网络的特性造成的.为此,课上给人的感觉是教学主线不是很明晰.但是,如果要是没有了这种随机性,也就不能称之为网络课了,试想,几堂试讲课上下来,内容却相差不多,那就很明了地说明,网络平台上的信息的匮乏.信息匮乏的网络不是真正的网络.相反,网络平台上海量信息的存在,就势必会强迫教师,在上网络课时,要对所上课的相关的大量的网络内容,有一个整体了解.体现所教授的知识应以点阵的形式布局,这也是不同于以线性推进的平日教学的形式之处.

上网络课,普遍认为应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为理想,通过实践,我感觉,也不尽然.原因有两点:第一,网络课讲求的是人机对话,上课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以网络为平台,自主获得信息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还不等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网络浏览,因为,生活中浏览网页没有时间限定,而且目的性也随着时间的宽松而变得随意和模糊.可是,作为上网络课的学生就不同了,他们担负着在单位时间内把知识学会的任务,再加上要对大量的信息进行筛选,课上学生的学习状态应该是高度集中的,所谓的合作学习的过程,势必干扰作为学习个体的思维流程.所以,网络课上,不要依赖于当下很时髦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这是原因之一.其二,合作学习之前,要围绕这一节课的总目标来确定合作学习的分目标,其实,合作学习应该是以学习个体间的意见分歧为开始,有了意见的分歧才有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的必要,才能明晰地体现教学的真实性,检验教师的能力,经过讨论的过程后,最终的落脚点应是意见的趋同,由意见的分歧到意见的趋同的过程,才是学生的思维思想增长提高的过程,相反,合作学习伊始就设置内容趋同的学习点,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说的严重一点是落伍.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内容趋同的讨论点,对相关的几个学习个体来讲,在没经过充分地讨论的前提下就会出现一样或是相似的答案,其实,这样的答案看似是几个学习个体间合作得到的,实质上却是学习个体间在用同一种声音说话,那么,来自于几个学习个体的同一种声音的回答,说得明确一些,就是一问一答式的教学模式.之所以人们看着它多少有些新颖,那也只不过是它披上了一层翻了新的长衫而已,所以,教师如果打算在课上以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完成部分教学过程,就应该向学生明确所要合作环节得分目标,而更重要的是,这个分目标还要为学生留有充分的思维讨论的领域,这个分目标的确定,最好要以最大可能的意见分歧为立足点,不然,学生就没有了充分的讨论的空间,没有了讨论空间的讨论没有意义.它就如同强迫孩子们在一根铅笔上跳冰上芭蕾一样无奈和可笑.找不出能引起意见分歧的问题时,就没有必要设置合作学习的形式.更不能以教师命令学生进行讨论这一方式,来体现所谓的合作学习.举一个例子:小学课本中有一句古诗名句,叫作:”春风又绿江南岸”老师讲到这一句时,想运用合作学习了,就设计了这样一个内容趋同的讨论点;老师说,这个绿字作者用得很好,同学们现在讨论一下为什么好.学生得到了老师的命令后,合作学习了好一会.然后开始用同一种声音向老师汇报:中心意思是,这个绿字原是形容词,在这里用作动词.所以就好了,或是有的学生再发挥一下说,因为绿字把形容词用作动词了,这样就把江南春天的美景写活了.教师加以肯定,然后合作学习结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开始就设计了一个答案趋同的讨论点,所以导致了大多数学生只能在问题趋同的前提下,进行着没有讨论兴趣的讨论,结果,也只能得出相类似的答案,而且,这个答案虽然正确,但我敢肯定,学生根本没有体会到,这个绿字怎么就把美景写活了,因为他们所理解的活只是词性活用的活,而不是春天生机勃勃的那个活.这个例子就是老师,在为了体现合作学习这个形式,来命令学生,去围绕一个答案趋同的讨论点,而进行的一次,学生仍旧是被动者身份的被动讨论.所以,我感觉效果不好.据说,这个老师是我们的对手鞍山道小学的优秀教师.我这节网络课上,也有同学提到了这首诗中的绿,我没有让他们合作,而是以在电视上,时常能看到的风景片提示他们,这段风景片是经过技术处理的,所体现的是树叶在几秒钟之内就绿了,花忽然间就开了,更绝的是,镜头俯拍大地,大地在瞬间就由南向北地次第绿了起来,我把这个例子讲给他们,并说,这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诗境.学生们很轻松地就明白了这个绿字的妙处,进而产生了心理愉悦.为了进一步强调绿字,我又说,在现代生活中,很多美妙的艺术作品,往往跳不出古人对美的诠释,可以说,如果没有王安石也就没有这段风景片的创意.马路边有一种公益广告牌,拍摄的是无垠的草原上长着一棵枝叶繁茂的树,体现的不就是野旷天低树的诗境吗?这种进一步的解说,我是想让学生明白,诗的美在书本上,但更在生活中.不用心去体悟生活的人,它的心中没有美的愉悦,更没有资格谈去享受苦难.

这堂课,我加入了一些背景音乐,这也是很流行的做法,可巧的是,这曲子叫做欸乃曲,其曲意取自柳宗元的诗,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有学生恰好谈到了这首诗,我也就随即把这首背景音乐欸乃曲的音量推大,说这首曲子就是取材于柳宗元的诗,渔翁,此时学生才感觉到,原来耳边自始至终有音乐存在,并且静心欣赏了一会,闲澹舒缓而又不失凝重的古琴音韵,和诗句在相互诠释着,在脑海中,学生们也会映现出一幅飘逸的,充满色彩和动感的风情画,就这样,诗与画有过联系,在这里,诗与音乐有了联系,多感官的配合使学生产生了心理的共振,而且作为背景的音乐,被推到了前台,成为教学的一个环节,就丰富和突出了背景音乐的功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向游乐园挑战
我爱上海
杰克利历险记
奥运和我
蒙面超人•Z
仙人球
独自回家
在海边最有趣的事——抓螃蟹
蚂蚁
我爱我家的小狗
看星星
我不再轻易流泪
美丽的竹鹅溪
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
享受快乐
课堂等待,需要勇气和智慧
发掘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整合
用教育的情怀涵养生命
推进教师培训课程改革,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品质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个案观察
优化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的实践与思考
利用微视频提升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率
例谈小学科学教材的有效使用
如何上好历史试卷讲评课
试析新课改理念下的科学课堂教学
提高小学英语学习效率的实践研究
利用初中英语课堂时间培养学生背诵能力之探讨
成功教学法在初中思品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的构建策略
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第一课时教案
2012届高三语文大一轮复习备考简料清点:明文名篇导读
2012届高三高考一轮复习文学常识名句名篇
蜀道难
《海燕》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状物
《山中访友》
2012届高三语文大一轮复习备考简料清点:文言文断句
高考语文总复习:必修一至必修五名句默写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续写《蟋蟀在时报广场》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仿写诗歌
兵车行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写传记
2012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基础知识与训练》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