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7
《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
2.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要苦练基本功。
3.会用“终于”说一句话。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读背课文,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梅兰芳资料。
2.课前播放梅兰芳京剧片段录象。
3.梅兰芳照片、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一.学生汇报成果。
二.结合汇报导入。
梅兰芳是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三段。
1)他天生就是唱戏的料子吗?来读一读第一段。
2)他小时候学艺遇到了什么困难?
3)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4)小朋友们加上动作再读一读,看看谁像那位师傅。
5)学生加动作读。
6)你们知道“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吗?谁来说给老师听听?生说。
7)师傅可是大行家,他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看来梅兰芳得改行了,他后来怎样了呢?我们来看看课文第三段。
8)生读第三段。指生读。
9)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生说。
10)这一段告诉我们,梅兰芳成为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11)刚才师傅还说他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怎么现在成了“大师”,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
12)生问。问得好,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段。
2.细读第二段。
1)这段有几句话。谁来读读第一句。
2)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梅兰芳学戏的决心读出来了,真棒!还有谁也想来读读的?我们一起来试试吧!齐读。
3)指导看图:那么梅兰芳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来看图,梅兰芳在干什么?怎么看的?生说。
4)书上是怎么说的?读一读。(根据回答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指名读句子。齐读这句话。
5)哪个词最能表现梅兰芳在认真看鸽子?指导读“紧盯”,能给他找个好朋友吗?(注视)他为什么要紧盯着空中飞翔的鸽子,水底游动的鱼儿呢?(为了练眼神)谁来读这句话?
6)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练习,师出示实物。要求:眼睛不能眨,紧跟着老师的手。
7)现在你有什么感觉呢?(学生自由发挥)
8)那么梅兰芳是不是就练了一天、两天呢?(不是的)从哪儿知道的呀?(常常)小朋友只坚持了一会就感到眼睛特别酸、累,想冒眼泪。他天天这样练习是多么辛苦呀!谁来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指导朗读(注意“紧盯”、“注视”“常常”)
9)经过苦练,他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所以人们怎么说?(出示: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谁来读好这句话呢?(指导朗读)小朋友你们会用眼睛说话吗?(不会)老师也不会,但是谁会?(梅兰芳)梅兰芳真了不起!
10)除了要练眼神之外,还要练什么呢?(学生自由发挥)
11)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我们再来读读第三段。用“终于”说一句话。
四.总结课文。
1.梅兰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自由发挥)师小结:只要肯吃苦、肯努力,即使你不是很聪明也能有大的本事。
2.最后让我们带着对他尊敬再来读读课文。(齐读)
五.作业自助餐。
1.给下面的字找几个好朋友。
神()()()艺()()()
决()()()底()()()
2.你一定能填上合适的词。试试看!
A.梅兰芳常常()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水底游动的鱼儿。
B.梅兰芳小时侯学艺时,师傅说他(),后来经过(),他终于成为()。
3.你会用“终于”说一句话吗?
4.学了这篇文章收获一定不小吧,你还能举出哪些名人苦练基本功的例子?
教学随笔: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倾听
- “五·一”见闻
- 放风筝
- 童年趣事
- 同桌情
- 我们班的小能人
- 跟妈妈一样的老师
- 我要勇敢
- 胜似母亲的老师
- 谈礼貌
- 读《心灵美才是永恒的美》有感
- 我的同桌
- 爱如果汁
- 说说我的李老师
- 妈妈的爱
- 农村公共政策执行中监督强化的底层逻辑
- 提高应急管理的临机决策效率
- 专家辅助人制度:面临问题与完善路径
- 农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流转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及其现代转型
- 西北四省农村居民信息意识现状分析
- 贫困地区小额信贷的运行绩效
- 新媒介消费与情感适应: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
- 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探讨
-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创新研究
- 动画艺术创作中传统民族文化的运用
- 放开农村二孩生育的经验与前瞻
- 跨文化语境外国文学教学研究
- 农业技术推广的“嵌入性”发展模式
- 试论农地流转背景下乡村治理的优化
- 高中第一册 第二单元
- 安塞腰鼓
- 遨游于文学和哲学的殿堂──《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
- 捞铁牛
- 《记忆》说案
- 孔乙己
- 过万重山漫想
- “诺曼底”号遇难记
- 记念刘和珍君
- 兰亭集序
- 陶罐和铁罐
- 种树“种到”联合国
- 套中人(创新教案)
- 简笔与繁笔
- 端午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