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根的兰花》教案
翻新时间:2023-03-18
《失根的兰花》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感知内容,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提高朗读探究能力
德育目标:感受作者深沉真挚的故国之思和故园之恋。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品味意味隽永的语言,把握作品的意象。
教学方法:朗读感知法,口味法。
教具准备:作者及郑思肖的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郑思肖的“兰花”图,观察说出它的特异之处。引出“失根的兰花”
2、作者介绍:
二、朗读感知
1、学生默读,初步感知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
A、题目“失根的兰花”中,“兰花”指什么,“失根的兰花”又是什么意思?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作者的这种“失根”状态?画出来。说说你的理解。
B、说说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绵绵思乡情、悠悠爱国心)
三、问题探究,口味语言。
学生找出文中有深义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参考问题)
1、品一品第九段。
2、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
四、拓展:
1、本文以“絮”“萍”来比喻自己的人生,想像一下,人生还可以比做什么?
(人生如梦、如烟、如戏、如棋、如昙花一现……)
2、解画兰花不画土的郑思肖:
教师补充资料:(一)人物昂然,气节挺然。
(二)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三)惟有固穷心不改,左经右史足清娱。
五、推荐赏析
指名学生读《现代散文鉴赏辞典》中的关于本文的赏析文章。
六、作业:
练笔:从生活中找寻灵感,看鱼、看云、看花、看树、看夕阳、看日出……先说明看此物的缘由、经过,再抒写心中的感受,并藉此引发议论,写一段话。
七、后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到了两千年后的世界
- 友谊万岁
- 故事,让他如痴如醉
- 叹息的背后
- 奥运畅想
- 鲁班老人檀木椅
- 遥控机争夺战
- 哎,星期二!
- 20年后的“新型流星说”
- 妈妈,对不起
- 生活就像五味瓶
- 我家的“另类宝贝”
- 虚惊一场
- 非常爸爸
- 微风脆铃
- 国外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研究述评
- 探讨口述史在法史学研究中的运用
- 法史学论文军队抢险救灾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 从法史学的视角了解“潜规则”
- 法史学论文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经济行为特征分析
- 紫禁城的消防史
- 城市治理视野下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研究
- 法史学之农民起义问题的视角
- 法史学抢险救灾法解决途径
- 论潘懋元高等职业教育思想
- 当前我国权力监督的困境:党政权力“吸纳”监督权お
- 文献批评与理论构建
- “指尖政府”:特大城市移动服务微治理研究
- 结构性视角:区域安全风险的协同治理探讨
- 克虏伯VS克虏伯
- 《摆渡》教学设计
- 《羚羊木雕》案例探微——《羚羊木雕》案例探微
- 胡同文化
- 《邹忌风齐王纳谏》教学实录
- 综合实践活动:我爱文学
-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实录
- 为你打开一扇门
- 解读鲁迅小说的一把钥匙——《呐喊》自序
- 作文教学实录
- 语言运用之句子的衔接连贯教学设计(高二用)
- 麦琪的礼物
- 小橘灯
- 《天上的街市》实录
- 《门槛》教学设计
- 动词谓语的价——古诗文阅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