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6
致橡树
教学目标
1、品味诗的意境,把握诗的内容和艺术手法,背诵诗歌
2、培养独立自尊的人格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体会诗歌物中含情、意味隽永的特色
难点
感悟诗人渴求、提倡的独立平等、互相依存、亲密无间的爱情观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法
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情感意蕴。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爱情是永恒不老的话题,“在地愿为连理枝,在天愿做比翼鸟”的比翼双飞,“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心心相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为泪始干”的忠贞不渝,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歌颂她的圣洁、美好,表达自己爱情观。那么当代诗人舒婷又是怎样看待爱情的呢?让我们倾向女诗人的心声,倾向新时代爱情宣言——《致橡树》。
二、初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一)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要求:注意节奏和重音
(二)学生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这首诗有极强的节奏感,长短句错落有致,许多诗句两两对应,朗读时有跳跃感。感情基调理智、冷静。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第一层用了哪些意象来表情达意?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讨论、明确:第一层意象有:凌霄花、小鸟、泉源、险峰。这一组意象均表现为依附橡树或无偿地付出自己的特点,表现出与橡树的不平等关系。
2、橡树和木棉树有何含义?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爱情观?
讨论、明确:
以橡树和木棉树两种高大壮美的乔木象征男性美和女性美,用它们比邻而活,并肩站立的形象来象征男女之间理想爱情。诗人通过木棉树的自白,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坚贞热烈,既尊重对方,又珍视自身价值的新时代崭新的爱情观。(学生对这种爱情观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应引导学生联系其他文学作品,阐释自己的观点,不要空洞评价)
3、诗歌前后两层结构上有何特点?
讨论、明确:
结构上先破后立。
第一层诗人从现代女性觉醒意识出发,借助诗歌的意象,表达了争取女性尊严、独立自主的决心,这是对旧的爱情观的“破”。第二层诗人对爱情的要求和憧憬,表现了她对爱情、婚姻关系的认真思考,流露出一个现代女性内心的期待和渴望,这是对新时代的爱情观的“立”。
4、你喜欢这首诗的哪些诗句?为什么?
这首诗有一种优美典雅的冷静美,可以多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
5、背诵诗歌
四、拓展链接
比较分析李商隐《无题》、白居易《长歌行》、《诗易
氓》和裴多菲《我愿是急流》对爱情的评说
讨论、明确: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为泪始干)
忠贞不渝
白居易《长歌行》(在地愿为连理枝,在天愿做比翼鸟)
比翼双飞、相依相存
《诗易
氓》(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女性对难男性的依附
裴多菲《我愿是急流》
依靠与被依靠,慰藉与被慰藉的关系,男性作为时代的挑战者,社会的主宰者,而女性是小鱼、小鸟、常青藤,往往温柔地依附男性,给爱人带去精神的慰藉。
秦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山盟海誓,心心相印
板书设计
致橡树
——木棉的自白
橡 比邻而居 木 凌霄花
比肩站立 花鸟
坚贞热烈 泉源
树 独立平等 棉 险峰
钢枝铁干 红硕花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平凡与伟大——观《2005年感动中国》有感
- 乘上革命传统列车,进军新的时代
- 一次难忘的比赛
- 读《巴黎圣母院》有感
- 做好一枚螺丝钉
- 另一种寂寞
- 三十六计读后感
- 《飘》读后感
-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
- 读《匆匆》有感
- 电影《蜘蛛侠Ⅱ》观后感
- 我和冬冬比童年
- 最需要滋润的……
- 观《灿烂星空》有感
- 《简爱》读后感
- 18―19世纪英国医生群体职业结构的转变分析
- 论“高薪养廉”的利弊
- 传承中医文化,创新育人模式,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 长尾理论在中国电商界的应用
- 金融危机对中美两国影响的经验比较
- 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选择的英雄
-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 浅谈翻译能力与翻译测试的关系
- 入室盗窃案件的现场勘查分析
- 全面开庭不等于全面公正
- 语域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 茵曼女装的市场营销分析
- 浅谈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
- 志愿者行为的持续性研究
- 《围魏救赵》相关知识
- 《鸟的天堂》教材理解
- 《我爱你,中国汉字》教材理解
- 《我爱你,中国汉字》教学设计
- 《我的百草园》教学设计
- 《北京的色彩》教学设计
- 《围魏救赵》相关知识
- 《闻名中外的“三孔”》教学设计
- 《七月上天山》教材理解
- 《闻名中外的“三孔”》教材理解
- 《我的百草园》教材理解
- 《我爱你,中国汉字》教学设计
- 《七月上天山》教学设计
- 《北京的色彩》教材理解
- 《七月上天山》相关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