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空城计

空城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28

空城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理解积累文中字词。

2、了解《三国演义》及诸葛亮这一光辉人物形象,加深对“智慧”的内涵的理解。

3、了解小说的基本知识及基本阅读方法,即通过情节分析理解人物形象。

4、能通过细节描写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对小说中的人物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1、通过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小说阅读方法。

2、加深学生对“智慧”内涵的理解。

教学难点:

理解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

生活就像是一首歌,欣赏歌就像是欣赏生活。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支歌吧……

(师生共同欣赏《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一支歌把我们带入了一段历史……,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一支什么歌吗?

二、新授

(一)解题、阅读定向

1、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国演义》这本书?

教师小结:《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品主要写了魏、蜀、吴三国的兴衰历程,塑造了一系列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生活中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著作除本书外,他还与施耐庵合写了《水浒传》。

2、简要介绍小说特点及阅读要点:小说三要素、阅读方法——通过环境、情节的分析

来理解和把握人物形象。

3、在《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之中,你们最喜欢谁?喜欢他的什么特征?

(教师板书:“诸葛亮”及“智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现诸葛亮超人智慧的精彩篇章,即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的《空城计》。

(二)检查预习

1、大家都预习好课文了吗?在预习中,你有没有碰到不理解的词句?

字:遁dùn

蜂拥yōng

隐匿nì

骇然hài

笑容可掬jū

抚掌fǔ

纶巾guān

鹤氅chǎng

懿yì

词:失色

旁若无人

莫非

2、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在朗读过程中要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同时注意理解文章的内容。

3、大家理解文章的内容吗?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提醒方法:谁?干什么?怎么样?)

(三)由情节入手分析人物形象

1、分析故事情节

(1)如何去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呢?通常我们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入手。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本文虽是长篇节选,但是情节依然清晰完整。下面请大家根据情节,把课文分作四个层次。(学生划分课文层次。)

(2)课文的情节围绕着诸葛亮施空城计展开。请大家在“计”字前面各添加一个动词,以此来概括各层的内容。

(教师板书:“计”以及“逼”、“施”、“中”、“释”等。)

2、通过情节分析人物

下面我们就从情节入手来看看文章是如何具体表现诸葛亮的智慧的。

(1)逼计:这一部分写的是诸葛亮施用空城计的背景。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军情紧急?这对表现诸葛亮的智慧有何作用?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

(教师板书:“军情紧急”及“侧面”。)

(2)施计:面对如此紧急的军情,诸葛亮是怎样施计的?这可见诸葛亮的什么品质?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

(教师板书:“处变不惊”及“正面”。)

(3)中计:诸葛亮精心安排了一个旨在迷惑敌人的空城计,久经沙场的魏国名将司马懿有这么容易上当吗?请大家在文中找出表明司马懿态度变化以及他采取的相应行动的词语。

(不信——为什么?→望——见什么?→大疑——疑什么?何根据?→退——表现了诸葛亮的什么品质?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

(教师板书:“镇定自若”及“侧面”。)

本层中写到诸葛亮“笑容可掬”,请大家联系当时的情况,说说他的笑中有何含义?

(4)释计:司马懿终于领兵退去了,我们也替诸葛亮长舒了一口气,然而,我们也不免产生疑问:诸葛亮凭什么断定司马懿会上当?古人云:“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诸葛亮为何要冒险设计而不赶紧撤退?这表现人物的什么品质?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本段还对众官作了描写,这对表现诸葛亮有何作用?

(教师板书:“料事如神”及“正面、侧面”。)

本层中还有两处写到了诸葛亮的笑,找出来,联系上下文,分析一下,诸葛亮的笑中各有何含义?

(5)教师对本环节小结:总的来看,这篇文章是从两个方面来表现诸葛亮的智慧的。如果说情况紧急、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表现的是诸葛亮的“胆”的话,那么他对形势的准确分析和判断充分表现了他的“识”。

(教师板书:“胆”及“识”。)

(6)谁能说说诸葛亮的“胆”和“识”之间的关系吗?

(他的胆来自于他对问题的准确认识;他对问题的准确认识来自他的镇定和冷静的态度。)

(四)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课时的内容。

(二)授新课。

学生讨论拓展

1、现在我们来讨论两个问题:

(1)假如这次魏国领兵的不是司马懿,而是他的次子司马昭,诸葛亮还会用“空城计”吗?

(2)诸葛亮身为蜀国的丞相,在当时的形势下,他的生死可谓关系到蜀国的存亡。而此时诸葛亮却把自己置身于作战的最前沿,还冒险用了空城计,如果他的计谋不够周密,如果他的部下表现得不够镇定,如果司马懿并不完全像他设想的那样多疑,如果司马懿能听取他儿子的意见,如果司马懿也冒险进攻等等,后果都将不堪设想,三国的历史恐怕也要重写!你对诸葛亮的这种冒险做法有何看法?

(教师小结:能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这正是其智慧过人之处。谨慎而不胆小,冒险而不盲目,这种冒险精神对我们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是有启示的。)

2、在《三国演义》中还有许多表现诸葛亮智慧的故事。你还能列举出其中的一些吗?

(教师:《三国演义》中精彩的篇章很多。“一本好书可以使人终身受益”,我建议大家课余挤点时间好好读一读《三国演义》这本书,我想你的收获一定会很多。)

三、知能迁移

1、写话:对于具有超人智慧的人,像阿凡提、一休,我们对他们总有一种敬佩倾慕之情。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拥有智慧?那么你认为怎样才能具有智慧?请以“智慧来自(

)”为题,写一句或几句话。

2、展示名言:同学们写得很好,都能从某个角度揭示智慧的内涵。面对智慧,许多名人都对它作了很好的诠释。现在我给大家介绍几条。请大家读一读,背一背。(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托尔斯泰

智慧出于急难,巧计出于临危。——莎士比亚

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高尔基

智者所以能和笨者相异,是因为他能思索到底。——高尔基)

3、请大家来欣赏一下板书,这个形状像什么?(火箭)这让我们想到了不久前发生在我们华夏大地上的一件大事。(神州5号升天……)航天精神算不算一种智慧?同学们假如我们拥有了智慧,我们应当把它献给谁?

四、小结本课

学习了小说的阅读方法。对诸葛亮这一形象加深了理解。对智慧有了新的认识。

五、练习:

文后练习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书法课
放风筝
爬山
调皮的小虾
第一次学骑自行车
美丽的小叶女贞
一次有趣的游戏
长颈鹿的长围巾
给奶奶送点心
我最难忘的事
小鸟别害怕
一件让我后悔的事
我第一次看雪
小金鱼
鲈鱼
水库地震监测管理办法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验收鉴定书
软土基坑坑内加固对重力式挡墙的影响研究
弧型闸门安装技术的探讨
角度测量误差与注意事项
水库立面二维水质模型研究
采砂引起增江干流下游河床近期演变及水文变异研究
滨海核电厂用水合理性分析
试论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安全监测方式研究
广州市人和拦河坝重建工程电站布置
浅谈小型水库的主要几种除险加固技术
引水工程500平原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设计
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设计探讨
GIS技术在小流域地区暴雨推求设计洪水
浅谈黄河河道工程维修养护及施工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重点字词意思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之体味篇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文学常识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设计之讲解篇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随堂练习 提高篇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重点字词梳理
《白杨礼赞》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同步作文之写作指导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同步作文之范文习作
《荔枝蜜》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同步作文之训练素材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整体阅读感知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考点练兵 积累篇
《冬阳·童年·骆驼队》老师语录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老师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