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8
《秦风·无衣》《邶风·静女》教案(本站论坛稿)
(预习中已经解决字词问题,学生在早读时已经能熟读)
一、教师明确任务:这节课学习《静女》《无衣》两首诗,方法是小组讨论教师出示的问题,组长主持工作,记录员写下讨论中的答案,发言人准备将小组讨论成果在班内汇报。
二、教师板书讨论题
1、“静女”到底静不静?
2、“匪女之为美”能改为“匪其为美”吗?
3、如果你是男主人公,对于“彤管”和“荑草”,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4、诗中如果安排女子出场,效果好不好?
5、《无衣》三段文字基本相同,是否罗嗦?
6、123三段文字能否排成213或312形式?
三、小组讨论10分钟。
过程热烈。
四、交流发言,教师引导归纳
1、不静。“爱而不见”见其调皮。(教师追问:那为什么诗名叫“静女”呢?)因为这是无题诗的一种形式,它是取诗的第一句中前两个字命名的。(教师再问:那这诗是男子作的,这男子为什么认为她是静女呢?)推测:一是女子躲起来,在男子看来是娴静的;二是这男子已经被迷得不知道审美标准了。就用“静”来代替理想的称呼。
2、(这题很难。很多小组说没研究出来。教师先让学生翻译这两个句子。发现它们的差异在于人称上,学生逐渐找到感觉)如果是第三人称,那说明男子离那草很远,那他对静女的爱也有距离了,如果是用第二人称,好象爱人就在眼前,便于倾诉。(教师用左右手比画距离,很形象。补充了人称转换的作用,举《我的老师》中突然改用第二人称的范例)
3、(目的是训练学生理解中的移情,很多学生猜出了命题意图,都往真情上想象,剧本比较精彩。教师建议学生在注释上取“彤管”的一个解释,大多取乐器,说这是买来的,买来就不是很辛苦。不像荑草要到野外去摘,历经千山万水~~~~还有学生说,由彤管到荑草,看出这男子等待的时间很长,先用音乐感怀爱人出场,有点关雎中“琴瑟友之”的目的,但是静女没出来,他就用杀手锏,把荑草这爱的信物拿出来,这女子估计忍不住了。靠,都学会了我的这招!)
4、(主要是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不出来好的,便于想象,什么样的脸蛋,什么的眉毛。尽管往美出想。一出来就没想象余地了。同时,不让男的多等一会,这感情就浅薄了。《氓》的教训。
5、不罗嗦。排比,有力量。(教师抛出术语:重章叠句的结构样式)语气加强,语意拓深。(联系关雎的情感表达)
6、不可换。内容上的逻辑关系,先思想再行动。(那能不能换132呢?这问题问倒很多人,因为23两段都是写行动的,换换好象也没关系。教师点拨“行动上也有不同”)先行动口号,再行动实际,这也是逻辑。
五、读读背背,下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玩“坦克大战”
- 不为彼岸只为海
- 老爸的“爱好”
- 父爱似水
- 我和书的故事
- 跳蚤市场真热闹
- 斗地主狂
- 我的体育老师
- 同桌
- 第一次升旗
- 火树银花不夜天
- 最后一次习作
- 竹筒饭
- 难忘的一刹那
- 老师,您真像我爸爸……
- 浅析企业的成本管理
- 施工企业管理与人员管理的关系
- 浅谈图书馆人的职业价值与责任心
- 谈职高金融学教学创新思考
- 吉林:出台劳务派遣管理办法
- 湖北省企联举办第三期企业管理创新培训班
- 谈合同解除与违约损害赔偿的关系
- 对金融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
- 金融监管发展前景
-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量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探究金融学资产定价模型
- 金融经济对央行治安治理的影响
- 论FDI会引发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吗?
- 再说国企管理“三江并流”
- 作业成本管理与价值链分析
- 《王二小》美文欣赏:和王二小约会
- 《王二小》教学目的
- 《三个儿子》随堂练习 巩固篇
- 《王二小》写作指导
- 《三个儿子》随堂练习 提高篇
- 《三个儿子》 趣闻故事
- 《王二小》教学重点
- 《王二小》相关资料
- 《王二小》教学难点
- 《我为你骄傲》 考点练兵2
- 《王二小》随堂练习:巩固篇
- 《王二小》随堂练习:提高篇
- 《王二小》重点问题探究
- 《我为你骄傲》 考点练兵1
- 《王二小》整体阅读感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