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摩西《项链》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摩西《项链》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06

摩西《项链》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项链》是中学语文教材中一直保留的名篇,但是,以往的解读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附着上了太多的政治色彩和道德评判,难免失之偏颇,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和老师已经对这一文章的传统解读提出了异议,我也在拙作《灰姑娘之梦》里谈到这一点,在此不必赘述。

今天在我们高二(三)班,我上了一堂课,感觉还不错,在此贴上实录。

课题:《项链》

时间:2005年3月5日星期六上午第四节

授课班级:盐外高二(三)班

教师:夏琨

教学过程:

教师: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的《药》,我们说过,这篇课文是塑造了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通过对革命者夏瑜为民众革命被杀,而他的鲜血却被愚民当作治病的“药”吃掉这个悲剧,为我们勾勒出了当时的中国社会的黑暗,也揭示了封建社会必将灭亡的历史规律。而今天,我们将走出中国,来欣赏一位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名作:《项链》。

其实这篇文章的情节大家应该是很熟悉的了,因为高一的时候这就是我们的英语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学生大多都很清楚)。

教师:很好,看来大家对这个故事是很熟悉的,那么我们就跳过情节,直接思考一下:玛蒂尔德悲剧的根源到底在哪里呢?

(教师板书“根源”)

学生:由于虚荣,不切实际

教师:(板书“虚荣不切实际”)看来大家的观点很一致啊,但是我又要问一下:什么叫虚荣呢?

学生:就是跟现实相差太远的目标

学生:虚就是假的,荣就是光荣,所以虚荣就是虚假的光荣。

教师:哦,原来虚荣就是虚假的光荣啊。那么,大家有梦想吗?

学生:有

教师:虚荣跟梦想有区别吗?

学生:梦想是切合实际的,可以实现的

教师:还没有实现之前,你就知道它能实现吗?

学生笑,没有回答。

教师:那么让我们暂时忘掉玛蒂尔德,来看看另外一位充满了梦想的女孩子:灰姑娘

(学生若有所悟,出现一阵小小的骚动)

教师:哪位同学能为我们简单讲一下《灰姑娘》的故事梗概?

(一位学生起来为大家讲述了《灰姑娘》的故事)

教师:灰姑娘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很广的一个著名童话,灰姑娘这个名字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名字了,已经成了一个成语,每一个女孩子的心中,可能都藏有一个灰姑娘的梦吧?是吗?(有些女生笑了)

那么我们来看看,灰姑娘故事是怎么样的呢?

她的家庭——

学生:母亲去世,继母虐待

(教师板书)

教师:此时她面前出现了一个机会——

学生:王子的舞会

(教师板书)

教师:但是,她能参加吗?

学生:不能,没有衣服,马车

(教师板书)

教师:这时候,帮助她的是——

学生:仙女

(教师板书)

教师:在舞会上——

学生:大获成功,王子爱上她了

(教师板书)

教师:对,王子爱上她是很重要的,也是故事的本质所在

学生笑

教师:舞会结束之后,灰姑娘——

学生:丢了水晶鞋

(教师板书)

教师:水晶鞋丢失之后,王子——

学生:寻找灰姑娘

教师:当然,最后找到了,于是,王子和灰姑娘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学生笑。

教师:那么,我们如果来看看《项链》的话,就会发觉,两个故事的梗概几乎一模一样:玛蒂尔德出身于一个小职员家庭,又嫁给一个小职员。灰姑娘受到继母和姐姐的虐待,生活艰难,而玛蒂尔德的家庭生活幸福吗?

学生:不幸福。

教师:对,至少她自己不觉得幸福。和灰姑娘一样,玛蒂尔德也有一个机会,只是这个舞会主办者是教育部。在舞会上,灰姑娘得到了王子的爱,而玛蒂尔德得到的是部长的注意(学生笑)灰姑娘在舞会结束的时候丢失了水晶鞋,而玛蒂尔德丢失的则是项链。灰姑娘丢的鞋成为王子寻找她的线索,最后促成她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玛蒂尔德丢失项链却让她付出了十年辛劳的代价。

从某个角度说,《项链》可以说是《灰姑娘》的颠覆版。

而从文学体裁的角度说,《灰姑娘》是童话,而《项链》则是小说。

教师:那么咱们对比一下,灰姑娘和玛蒂尔德的梦想,谁的更远大?

学生:灰姑娘。

教师:是啊!我们刚才说玛蒂尔德的梦想是不切实际,是虚荣,玛蒂尔德最多只是想得到更好一些的生活,吃点鲈鱼和松鸡翅膀,得到部长的注意,但是灰姑娘却是想要找到白马王子,当王妃,这个志向可以说是比较远大的了,但是,灰姑娘似乎更不切实际的梦想却成功了,而玛蒂尔德相对来说比较渺小的愿望却让她付出了十年辛苦的代价,为什么呢?

学生没有回答。

教师(笑):那么让咱们先忘掉灰姑娘和玛蒂尔德,来看看另外一个大家更为熟悉的人——韦小宝。

学生大笑。

教师:一个扬州妓院里面的妓女的儿子,出身不可谓不低,但是由于因缘际会却平步青云,最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最让男士感到郁闷的是他居然娶了七个老婆,而且个个美若天仙,真是没有天理啊!

(学生大笑)

教师:我想,在座的女同学心里可能或多或少都做过灰姑娘的梦,那么在座的各位男士是否做过韦小宝的梦呢?

(学生笑)

或者是否可以这样说:《灰姑娘》是童话,《鹿鼎记》是武侠小说童话,《鹿鼎记》是武侠小说没人会当真,但是至少可以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一夜成功的梦人人都有,有梦,不是错,更不能算虚伪?

学生:不能

教师:但是我们的理论家们却一直认为她的梦想是虚荣心在作怪。这里我想谈谈我个人的观点,我以为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完全是因为男权社会评价体系对女性的误读。

学生有些诧异。

教师朗读了自己的文章《灰姑娘之梦》的片断:

女人和男人一样,其实都有梦想,女人渴望美丽、高雅和爱情,男人渴望成功、征服和占有,但是,在男权社会的评价体系里,女人的梦想是上不了台面的。男人可以骄傲地宣称“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也不管他自己究竟是块什么材料,即使失败,还可以说是“生不逢时”,即使摔得鼻青脸肿也可以说是“壮志未酬”,但是女人就不一样了,女人是不能失败的,失败了之后,就会有很多理论家跳出来,说你的悲剧从开始就已经注定,说你的不切实际应该叫虚伪梦想叫虚荣,玛蒂尔德就是一个榜样。其实女人的那点小梦想跟男人的相比实在太可怜太庸俗了,但是,这个奇怪的社会,能对男人的众多不切实际的梦想大加赞赏,却对女人可怜的一点点梦想嗤之以鼻。

女人的一步登天,是以灰姑娘为范本的,男人的一步登天,则是以韦小宝为榜样。其实,一夜暴富的梦谁都有,何必以成亡败寇的眼光来对一个女人偶然的失败幸灾乐祸,为了证明自己意识形态的正确是否就要以我们的不厚道来换取呢?

(有女生脱口而出:就是!很多孩子笑了)

教师:因此,我以为,因为玛蒂尔德希望拥有美貌、高雅和爱情等幸福就认为她是“虚荣”是不恰当的。

还有,刚才同学们说玛蒂尔德的梦是不切实际的,那么作为文科班的学生,我们来想一下,在十八十九世纪的欧洲,资产阶级地位迅速上升的年代,有没有这种一下成功的人呢?

学生:有

教师:举例?

学生一时想不起来

教师:一个地位低贱的箍桶匠,靠着趁革命时期倒买倒卖行贿受贿搞投机生意而迅速起家,赚取了大量金钱,有了钱以后,也拥有了社会地位,这个人就是葛朗台。

学生若有所思。

教师: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工业革命率先在法国开始,只能依靠血统和族徽来占有高等的社会地位的时代逐渐过去。最先下水的资产阶级靠着投机和出卖一切迅速致富,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对这巨大的变化做了详尽的描写。韦小宝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那么,男人可以想成为韦小宝,女人想成为灰姑娘那还算不切实际吗?

教师: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人,(教师板书:于连,《红与黑》)

学生若有所悟。

教师:当你的邻居葛朗台上星期五突然成了富翁的时候,几乎是没有人再能坐得住的,于连就是这样。但是他失败了,并走向毁灭。从本质上来说,于连的失败跟玛蒂尔德的失败虽然表现形式和结果并不一样,但是实质是一样的。

现在咱们再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玛蒂尔德的悲剧根源到底是什么?

学生:时代的悲剧。

教师:很好!玛蒂尔德的悲剧实质上是等级社会的悲剧。每个人都想得到更高的地位,过上更好的生活,尤其在十九世纪的欧洲,仿佛每个人都拥有一夜暴富的机会和可能,那么,机会就没有什么梦想可以说是不切实际的了。

刚才我们其实基本否定了传统评论家对玛蒂尔德的两个断语:认为她追求虚伪和梦想不切实际,那么,大家能否找到文章中作者认为玛蒂尔德悲剧的真正原因呢?

(学生翻书查找)

学生:18页上面的话:“人生是多么变化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成全你,也可以败坏你“

教师:对,这其实才是作者真正的看法。也许我们受传统理论的影响,觉得这个解释好像太不“高深“了,但是,我倒是觉得,莫泊桑在这篇文章里其实就是我们学校这个学期经常提的一句话。

学生插嘴:细节决定成败。

(其他学生笑)

教师:是啊,其实这个观点现在是很时髦的。呵呵。

当然,关于作品的解读,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多元的思想其实才产生了多元的解读,我说的其实也只是我的个人意见。但是我们其实还应该注意到的是,作品通过叙述一个近乎传奇的曲折故事,来传达了作者自己对人生的见解。而既然是小说,就必须符合生活真实,叙述情节离奇的故事的小说更是如此。因此,莫泊桑在叙述这个故事的时候,也相当注意细节的真实,比如,小说的结尾可以说是神来之笔,但是又太让人意外,那么,在小说中,作者对这个结尾在事先是否有交代和伏笔呢?

学生:有

教师:请大家看书找出来。

学生:买项链来赔的时候,老板说只卖盒子没卖项链。

教师:很好!大家试想一下,一件价格需要十年的辛劳才能偿还的物品,就相当于现在十年按揭的房子吧,可能只卖盒子不卖项链吗?假如你去买XO,老板会不会对你说:我只卖瓶子,至于酒请到对面的铺子里面打散装的,用水壶装来灌上?

(学生大笑)

教师:还有呢?

学生:借项链时候对方的随意,还项链的时候没有打开盒子,装项链的方式很随便。

教师:对,很好,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用他高妙的文笔,为我们叙述了一个看似离奇,但是又切合生活实际的故事,并传达了他对生活的看法。

同时,作者对人物性格的刻划也是比较生动的。大家想想,假如玛蒂尔德在丢失项链的时候直接去告诉朋友,朋友一定会告诉她项链是假的,那么她赔个五百法郎,就不会有那十年的辛劳了,可是她为什么没有告诉朋友呢?

学生:因为她爱面子

教师:只是爱面子?

学生:因为她守信

教师:不管在法国还是中国,有借有还,完璧归赵都是做人应该信守的承诺,而此时她丢失了借朋友的项链,为了守信,她必须完好无损地归还,这实际上也是她保持自己尊严的一个体现。而更能表现她的尊严的是另外一个情节:

学生:付出十年的辛劳

教师:对。对十年前的玛蒂尔德来说,美丽动人和青春是她最大的追求。但是,为了还债,她毅然显出了英雄气概,不惜变成一个粗壮耐劳的妇女,连她的朋友都认不出她来了。我们可以看到课后的莫泊桑介绍,莫泊桑总是喜欢刻划下层人民的特点,并在那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发掘出小人物身上的闪光点,《项链》里面的玛蒂尔德实际上就是这样的一个代表。在承受生活艰难的时候,她能坚强地面对,战胜困难,我想,这也是我们能从小说中获得的另外一个启示吧。

(下课铃响起,下课)

白银溪流评:

我认为学生听了这节课后定会有所悟,特别是“虚荣”这个字眼已经牢牢地固化在学生的脑海中的时候,摩西的课对学生一定会有所启发。

我觉得很多时候大家都成了所谓课改奴隶(原谅我不当的措辞),一上课就是学生为主体,大家展开热裂讨论,学生的回答充分显示了个性。腻啊,同志们。我们不可想象鲁迅等大师们站在讲坛上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你说的对,恩,你说的也对,XX同学的看法很有创意。我相信他们一定是个性十足观点鲜明掷地有声!

东方有句话我印象很深,用自己的方式教学,就象用自己的方式爱一个人。我们的教育是不是也应该这样?当对学生千依百顺的小男人好男人充斥耳目的时候,我更欣赏摩西这样的“大男子主义者”,我个性十足,我风度翩翩,我刚猛无俦,学生因我而爱思索,因我而爱语文,因我而爱文化!

东方雪评:

摩西的课已经形成既定的风格,这个说法比较好听,但是我还想说定型后的悲哀,希望摩西不要生气。

一如以前,摩西的菜篮子里总是有几样新鲜的蔬菜,看起来色彩夺目,其实也就是青菜、番茄之类。灰姑娘、哈姆雷特、葛朗台、也许还会有小王子、简·爱、苔丝、冉阿让等等。我想说的是,用作对比教学的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经典性,自然而然的带上批评家的东西,平民化和现实性多多少少的被忽略了。当然,这也足够唬弄学生一阵子了,但是,这不是长久之计,且从教学内容需要的程度已经教学组织形式上来说,这样的比较还略显粗糙。同时,学生因比较而生成的基本上不是富有个性印记的东西,基本与教师预设雷同。

那么,我们必须要问摩西和我们自己:我们要追求到底是什么?

月无影评:

精彩!

近似天马行空的课堂设计:和,灰姑娘和玛蒂尔德,男人和女人,灰姑娘和韦小宝,太棒了!这样的大胆而且基本合情合理的联想,基本否定了传统评论家对玛蒂尔德的评价:认为她追求虚伪和梦想不切实际,也基本否定了造成玛蒂尔德的命运的根本原因是个人性格悲剧,为自己个性化的解读张了本。她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摩西脑袋确实是菜篮,不过是菜篮子工程,无所不有呀,所以才能如此纵横驰骋,信手拈来。

精彩!!

老师是灌篮高手,是煽情能人,是杰出导演。有着深邃的思想+雄辩的口才+横溢的才华,学生面对这样的老师充满羡慕和景仰,面对这样的课堂充满激动和期待也就不足为奇了。

遗憾:

我看到了老师的精彩,学生的精彩呢?

既然主要要讨论小说的主题,为什么不把社会悲剧论进行到底?后面加上了为什么要加上“细节决定成败”论呢?准备把课堂继续拓展延伸?但你下面又是话锋一转(追求跳跃性思维?)讨论起小说的结构艺术。

春姑娘评:

我想,如果,摩西把自己的观点抛给学生之后,给学生时间思考,给学生跟老师交流的空间,情况是不是会不一样?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把自己的观点告诉学生,还应当听听学生的观点,而后者,应该更重要吧?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给朋友的一封信
生活中的加法
少女和小偷的故事感人最好准备纸巾
我和爸爸对阵
记一次有趣的跳绳比赛
我学会了下五子棋
我拥有一个小秘密
身边的劳动者
我发现了无形的爱
在困难和挫折面前
在辩论中成长记一次实践活动
一次精彩的拔河比赛
懂得成功
老师的手
六年的回忆
宜昌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项目教学法在广告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番茄灰霉病和晚疫病的识别与防治技术
高职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培养探索
高职高专城镇规划专业生产性实训教学研究
重庆市万州区无公害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浅析师范生就业现状及应对策略
广西农类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抗战时期的兰州海关档案及其文献价值
试谈农村全科型小学教师的素质培养
长江流域笋用楠竹的高产栽培技术
巴黎的妻子,流动的盛宴
一棵“醉酒”的芦苇
广州春末夏初栽种甜、糯玉米病害防治
春糯玉米―夏秋菜豆―冬春莴笋周年高效栽培技术
减负呼唤新的“作业形式”——关于学生作业的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
小学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反思
教学日记两则
作文教学要激励学生表现自我
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入情入境 潜心体会
小学语文优秀论文
让语文与生活双赢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读后感写作指导的探讨
往事:请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深处(教育叙事)
多角度作文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