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9
《登宣城谢跳北楼》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对上面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登楼远眺的地点与时间,用“江城如画里”引出中间两联,第二、三联是对首句的具体描绘。
B、第三联中的“寒”和“老”,既表现出秋色已深的景象,又表达了作者对光阴易逝的感慨。
C、最后两句的意思是,在这北楼上临风眺望这迷人的风光,谁不怀念它的建造者——谢眺的功绩呢?
D、这首诗前四句表现了对宣城的赞美之情,情绪是愉快的;后四句表现了对秋色已深,独自登楼的感触,心情是寂寞的。
[说诗]
南齐谢是李白崇敬的著名诗人,曾任宣城太守。他的“余霞散成绩,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诗句,李白就极为推崇。因此,宣城便成了李白的常游之地,谢眺建的这座北楼也成了李白多次登临之处。这首诗是天宝十三载(754)中秋节后,李白重游宣城时所作的。在此之前,他来过宣城,写下了“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名句,那么这次再登此楼又有何感触呢?
正是秋高气爽的傍晚,李白凭高俯瞰宣城,清风徐来,水光山影,尽收眼底,豪爽的李白情不自禁赞叹道:“江城如画里!”这一句发自肺腑,掷地有声。然后诗人便将他那浪漫的情怀、丰富的想象凝聚在飘逸的笔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江城秋色图;两条清溪婉蜒而来,静静地流淌,澄澈如镜,
夹着宣城,在夕阳照耀下闪闪发光。两座长桥横跨双溪,倒映水中,霞光给它染上灿烂的色彩,简直像天上两道美丽的彩虹落到“明镜”中去了!极目远眺,那碧绿的橘柚林中飘起了袅袅炊烟,一阵秋风吹来,簌拉拉,飘来了片片黄蝴蝶似的梧桐叶,呈现一片苍寒的景色,给人一种秋光渐老的感觉。诗人用极凝炼的语言勾勒出一个深秋的轮廓,也暗暗透露出自己心中的寒意。
李白自从在长安被权贵们排挤出朝廷之后,一直处于失意之中,过着飘流四方的生活,正是“举杯浇愁愁更愁”的时候。登临北楼,秋风萧瑟,怎不感慨万千?于是很自然地想起此楼的建造者谢了。谢也有过与李白类似的处境,他任宣城太守后,曾回朝任吏部郎,因受迫害,下狱而死。“同是天涯沦落人”,“心有灵犀一点通”,想到此,李白也就吟出了最后两句:“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意思是说,在这北楼上,面对秋风,我怀念谢的心情谁能够理解呢?一种苦闷仿惶的孤独之感跃然纸上。原来李白想登此楼寄情于山水,排解一下心中的郁闷,却不料又被一阵萧瑟秋风勾起满怀愁绪,真可谓“才
下眉头,却上心头”了。
[解题]
这道题答案是C。最后两句大意是:谁能理解在北楼上面对秋风深沉地怀念谢的我此刻的心情呢?李白是在感叹谢和自己类似的遭遇,而不是在为谢歌功颂德。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小的教训
- 拿皮球
- 看图说话
- 我的妈妈
- 体育场
- 墙墙出来了
- 快乐购物
- 我第一次吃榴莲
- 蚕宝宝
- 意外
- 今天我玩电脑
- 大雨点和小雨点
- 《龟兔赛跑》新传
- 我做了一个梦
- 我的小白兔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填表说明与示例
- 桑干河朔州段河道整治思路探讨
- 移动通信综合楼外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砂浆砌石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 挡土墙、排水沟施工工艺
- 水利水电工程高空作业要求
- 高速公路排水设施设计与施工控制
- 水库工程监理细则之七—安全文明施工
- 浅谈黄河工程建设监理目标控制
- 谈水库泥沙淤积防治措施
- 三湾水库回水计算
- 土石坝施工机械的配置
- 临时码头施工方案
- 三岔乡陈村供水工程实施方案
- 浅谈地基加固—无外填料振冲施工的监理
- 《儿童诗两首》教案二
- 《杨氏之子》重点问题探究
- 《儿童诗两首》美文欣赏一
- 《杨氏之子》重点与难点提示
- 《儿童诗两首》趣闻故事
- 《儿童诗两首》美文欣赏二
- 《杨氏之子》重点字词梳理
- 《杨氏之子》同步作文训练素材
- 《儿童诗两首》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杨氏之子》随堂练习 巩固篇
- 《儿童诗两首》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杨氏之子》作者简介及主要作品
- 《杨氏之子》整体阅读感知
- 《儿童诗两首》教案一
- 《杨氏之子》同步作文写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