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难 老 泉

难 老 泉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难 老 泉

三、难老泉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紧扣“难老”这一特点,用内在的思想感情贯穿全文的写法。

2、体会按游踪组织材料,移步换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本文表现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2、难点:各种材料的缝合和安排。par三、教学时数:

自读课文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预习思考题:

1、难老泉缘何得名?泉水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难忘‘难老泉’”?

2、作者为什么不直接从难老泉写起?引用大段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有什么作用?

3、本文表现的深沉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字词正音:

湮yān埋没炽chì热烈旺盛匝zā周姬jī姓燮xiè调合帔pèi古代披在肩背上无袖的服饰颦pín皱眉馨xīn香气

锡xī赐给

词语补释:

密密匝匝:密度大,一个挨着一个。

局促:P24注①

熙来攘往: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清秀圆润:美丽而不俗气,饱满而润泽。

婉约自然:委婉含蓄不勉强。

缓歌徐吟:慢慢地吟唱。

泻玉泼翠:形容颜色非常晶莹翠绿。

矗立:高耸地立着。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温馨:P27注②

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省莱芜市人,现代散文家、教育家。1925年入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学习,开始写散文,第一篇散文《白天与黑夜》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坚持散文创作。曾任东北师大文学院副院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等职。他的散文集有《羽书》《烟尘集》《出发集》《北极星》《吴伯箫散文选》等。散文风格质朴、浑厚、开阔,文笔清丽,结构严谨,语言朴素、自然、洗练,于平淡中见深意。

解题:

“难老泉”泉水“雨涝不增,天旱不减”,“永远不停”让人们联想到人的生命,岁月已老,而活力不衰,“青春常在”。于是,人们用“难老”二字为它命名,这是“难老泉”的突出特点。

“难老泉”是晋水的主要源头,晋水两岸,黄河之滨,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自然又会让人联想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勤劳勇敢的人民,源远流长的文化,不也正像这“永远不停”的“难老泉”,“永远是活泼泼的,青春常在的”吗?江山不老,人民不老,民族精神不老,这是作者游“难老泉”的主要感受,也是本文的中心思想。

结构层次:

一、总写访问山西太原的情怀和观感。(1--2自然段)

二、写访问晋祠“难老泉”的观感。(3--22自然段)

注意过渡句,见书划线句。

1、写“难老泉”的名字给人一种年轻的感觉。(3--4自然段)

2、介绍晋祠的来历和“晋祠三绝”。(5--12自然段)

3、介绍“难老泉”的传说典故,描绘“难老泉”的美丽景致。(13--17自然段)

4、描写“不系舟”的景致,介绍“张郎分水”的传说和南北两渠今天所发挥的作用。(18--22自然段)

三、总写访问“难老泉”的感受,就是“难忘‘难老泉’”。(23--24自然段)

本文特点:

围绕中心,贯穿古今,形散而神不散。

核心:“难老泉”

中心:“难老”精神

铺垫:由山西太原,由太原而晋祠,由“晋祠三绝”而“难老泉”

今:太原城里,“密密匝匝”的“黑瓦房”

巍峨的“高楼”、雄伟的“大桥”、林立的“厂矿烟囱”

历史的新陈代谢,使山西“难老”,使太原“难老”,表现出“活泼泼”的青春活力。

古:晋国的历史,晋祠的历史(“该有三千年了”老;美好的故事流传至今,庄严的寺庙至今犹在“难老”)

晋祠三绝:1、宋塑侍女青春常在,永远不老;(名胜古迹)

2、古柏齐年更是“难老”(名胜古迹)

3、难老泉生命不老,清泉不竭(传说“柳氏”)→“不系舟”(传说“张郎”)

小结:不老的清泉、不老的江山、不老的人民、不老的民族精神。

今:“晋水的无限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而“这里边有更多的人用水力再创造的力量”人民,使“难老泉”更加焕发了青春。(紧扣中心)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三题_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炉灰和碗
猎豹
我爱家乡的竹林
葡萄
我爱家乡的姑嫂饼
我的洋娃娃
讨厌的鞋带
挂钟
看螃蟹
野菊花
我爱家乡的蓝印花布
我爱家乡的水果
我的地球仪
我的铅笔盒
我的铅笔盒
民办高职学生思想特点对其职业道德培育的影响
高校管理创新:学生参与制度不断深化
浅议如何做好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
论艺术教育中艺术高校的德育工作
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的现状及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探究
浅析中美司法制度的差异
校企合作视域下高职学生工作
探讨刑事诉讼中法官庭外调查权制度
外资对我国民族产业的影响
法律诊所实践教学优化探析
商法案例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张家口市康保县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离婚问题探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阈下高校经济困难生能力培养路径初探
大学教育思考
《黄河大合唱》教材分析
他们是怎样克服翻越大雪山遇到的困难的?
《黄河大合唱》教案之一
《毛泽东诗词两首》课外拓展
《黄河大合唱》探究感悟
《抗日英雄杨靖宇》教材分析
《清平乐·六盘山》教案之一
《抗日英雄杨靖宇》探究感悟
《抗日英雄杨靖宇》课外拓展
《毛泽东诗词两首》探究感悟
《未来我们怎样出行》教案之一
《翻越大雪山》教案之一
《七律·长征》中心意思
《未来我们怎样出行》教材分析
《翻越大雪山》教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