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20
蒲公英的种子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课文,知道蒲公英的种子是怎样“离开妈妈”的,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2.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本课七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学会两个新部首。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课文,知道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学习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句子:“我离开了亲爱的妈妈”、“哪儿就是我的家”。
教学准备
蒲公英(有条件的可让学生也准备)、生字卡片、音乐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一)(出示实物),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板书:蒲公英
(二)同学们看看自己的蒲公英,观察它什么样?可千万不要吹。
(如果同学手里没有,教师在黑板板画。)
(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儿歌,题目就是“蒲公英的种子”。(板书:蒲公英的种子)
二、教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这首儿歌共有二节,跟老师找出来。(节间有空行。)
(二)细读课文,理解意思。
1.读第一节儿歌,看同学们是否知道这是第一节儿歌。
2.哪一句是写蒲公英种子的?读出来。个人读、指名读。
3.蒲公英的种子是怎样离开妈妈的?——读第二句。回答问题。
4.看老师板画。
5.指导朗读这一句。
6.蒲公英离开妈妈去哪儿了?——读课文第二节。
7.指导朗读这一节。
8.蒲公英可能飞到哪儿呢?
9.什么叫“哪儿就是我的家”?
10.用“哪儿”“就是”练习说话。
课中操:配歌《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学生学歌、加动作。
三、巩固复习:
(一)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语气。个人读、分组读、齐读。
(二)背诵课文。
板书: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一)练习朗读、背诵课文。
(二)检查背诵课文。
二、教授新课:
(一)学习部首:立、尤。
1.板书并带读名称。
2.提示:立作为部首,大小要有变化;尤是一个部首,不要丢掉一点。
3.跟老师书空练习部首写法。
(二)学习生字:
1.学习生字:亲、就。
(1)给立部下边加上“木”就是亲。
q9n
(2)出示生字卡片:亲。
(3)从课文中找出亲爱的一词,读词,说一说词的意思。
(4)注意下边是“”,不是木。
(5)给尤部左边加上一个“京”字,就念“就”。
ji)
(6)出示卡片:就,读字音。
(7)读词:就是。
2.学习其他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y%uchu9k1in3ji1
有吹开哪家
(2)读准字音,并读词:
离开哪里有吹家
(3)分析字形:
有:用“右”记,把口换成“月”,第一笔是竖。
吹:做吹的动作。用口,左边是口,右边一个“欠"字。
开:共四笔:一二开
哪:把那字加一个口字旁。
家:上边是宀,下边为豕,笔顺是。
(4)指导书写:
重点:哪,这个字有三个部分,要把字写紧凑。口占少一些,写小;中间过竖虚线一点,阝在右边。家,宀写得靠上些,从横虚线靠上一些地方起笔。
三、巩固复习:书写生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共享欢乐时光------在班级毕业联欢会上的演讲
- 六年踪迹六年心
- 给老师的一封信
- 红色之旅
- 悄然绽放
- 润物细无声
- 戴黄金甲的朋友
- 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 笑声
- 品读人生
- 彼岸花开
- 此情无计可消除
- 左右时光------文集的后序
- 聆听记忆之声
- 当时只道是寻常
- 短篇小说的能量
-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 让小学生在写作练习中放飞自我
- 致沉默的生活
- 魔法师的事业
- 诗人、理想和爱情各奔东西
- 银行业务多元化发展的利弊
- 平凡之路偶有奇迹
- 课堂教学中的训练益处多
- 是,或不是,不再是个问题
- 刍议初中地理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
- 低年级说话教学,不可忽视
- “生活”乱弹 (二题)
- 习惯养成,让学生获益终生
- 利用几何画板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 谈多媒体课件的情境创设
- 丑小鸭 教学谈
- 活动式网络主题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 信息技术让语文课堂生动起来
- 论文
- 《只有一个地球》网络课堂 说课
- 电教手段是解决科学教学难题的"庖丁之刀"
- 信息技术使小学语文教学焕发魅力
- 电教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 利用网络平台,突破传统语文教学的局限
- 电化教学古诗四步走
- 发挥电教优势,足进语文教学整体发展
- 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有成效的课堂教学
- 网络,作文应你而精彩
- 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