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20
芙 蕖
一.教学要点
1.掌握"目/鼻/日/劳"等在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掌握"
可/备/实/兼"等多义词.
2.体会本文的立意特点;
3.体会本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4.了解本文运用的拟人/对偶/顶真/反问等修辞手法.
二.教学设想
1.一教时完成.
2.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重点掌握本文的立意.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
1.请生读自读提示,了解李渔及其写作态度和写作风格.
写作态度:上不取法于古.中不求肖于今,下不觊(Ji,去声)
传于后,不过自成一言, 云所欲云而止.
取法:效法,仿效.肖:像,似.觊,希图,希望得到.
2.请生读课文,熟悉课文,排除生字生词.
3.根据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4.分析课文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总述,第二部分(2-6)
分述,写芙蕖的各种用途,抒写芙蕖的可人之处.第三部分再写对芙
蕖的酷爱,抒发自己的感慨.
5.请生读课文,思考并回答:
⑴课文写芙蕖,突出其什么特点?
可人.
⑵芙蕖"可人"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可目,可鼻,可口,备用.
⑶芙蕖的"可目"表现在哪些地方?采用了什么方法?
.1.
出水之日 点缀绿波
茎叶既生 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菡萏成花 娇姿欲滴 后先相继
生蓬结实 亭亭独立 与翠叶并擎
⑷芙蕖可鼻/可口/备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可鼻:荷叶清香 荷花异馥
可口:莲实莲耦 并列盘餐 互芬齿颊
备用:霜中败叶 摘而藏之 裹物之用
作者通过以上的说明,最后指出:
无一时一刻不适人耳目之观 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 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以此说明其可人.
6.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1)比较阅读
初中时,我们曾学过周敦颐的<爱莲说>,请生背诵此文后讨论
回答:
这篇课文是如何写莲的?
运用比拟的手法,写其生长地,写其形特点,并赋予其象征意义,
以此写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的崇高品质.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则为我们展示了月光下的素淡朦胧的
景色.
这篇课文则通过荷的用途,重点写其可目,可鼻,可口,可用等
特点,提倡人们种荷.
从上面分析可见,写作目的不同,即使题材相同,描写重点也是
不同的.
(2)求新
作者的写作态度就是求新,这在自读提示中已有说明,课文第一
段又说:非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本文的新表现在哪些地方?
.2.
立意新:
古代写荷的诗文很多,一般都从其美丽/高洁着眼,或直接赞美
花的形态,或以荷喻人,赞扬美女;或托物言志,表现自己的高洁.
本文写荷,既写其当令时的娇姿,又写荷谢后的莲蓬,从其出水
一直写到荷叶衰败,写其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上去写,这是一般文人
不屑于写的.
语言新
用语清楚,新鲜,句式整齐,采用多种修辞格--或顶真或拟人
或对偶,读来清新入口.(讨论完成练习二/三.
(3)详略得当,前后照应.(请生举例说明)
8.完成练习一,掌握一词多义现象.
9.说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儿用法,掌握词的活用现象.
(1).日高日上.(日,一天天地,名作状;高,往高长,形作动;上,往上长,名作动)
(2).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长,长处,形作名)
(3).则莲实与藕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芬,使...芬芳)
(4).此皆言可目者也.(目,观赏,名作动)
(5).可鼻(鼻闻,名作动)
(6).又时病其漏(病,以...为苦,意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快乐元宵节
- 我与书
- 读《自古英雄出少年》后感
- 红领巾流“血”了
- 家乡的小河
- “六一”儿童节
- 我的理想
- 抓小鱼
- 放生
- 快乐的秋假
- 做家务
- 二十年后的拖把
- 《西游记》读后感
- 第一次坐飞机
- 做鸟窝
- 对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预算编制的认识(二)
- 水工建筑物
- 泽普亚斯墩水电站技术供水系统改造
- 中小型水利工程项目招标评标探讨
- 咨询公司在给甲方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必须清楚的问题
- 水轮发电机组甩油故障处理及预防
- 施工单位提报竣工验收及结算资料的明细和要求
- 小型水库工程管理存在问题探讨
- 水泥粉喷桩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怎样写好监理日记
- 水利水电蓄能运行有利于节能减排发展
- 浅述水利工程报价和中标后的造价管理
- 如何正确地记录《监理日志》
- 浅谈水利工程项目前期合理预测工程造价
- 水利基建财务管理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 《一夜的工作》整体阅读感知
- 《一夜的工作》重点问题探究
- 《一夜的工作》随堂演习提高篇
- 《一夜的工作》写作指导
- 《一夜的工作》教学目标
- 《为人民服务》(一)积累篇
- 《为人民服务》(二)阅读篇
- 《一夜的工作》教案讲义2
- 《一夜的工作》范文习作
- 《一夜的工作》教案讲义1
- 《一夜的工作》训练素材
- 《一夜的工作》老师语录
- 《一夜的工作》随堂演习巩固篇
- 《一夜的工作》教学难点
- 《一夜的工作》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