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梅岭三章

梅岭三章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0

梅岭三章

教学设计(A)

教学设想

学习本文三首诗,要求了解全诗大意,熟读成语,不用作过多的分析。旧体诗的写作与新体诗显著不同,要体会二者的区别。首章、次章末二句与李清照的《乌江》、陆游的《示儿》明显相似,可进行比较。每首诗可按从“内容”到“形式”的步骤学习。教学中还应注意朗读的指导。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以多媒体打出陈毅同志的画像,简介作者生平。

二、介绍时代背景,导入课文。

1.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当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后来中央苏区失陷,他便在赣粤区开展游击战。1936年4月,陈毅到梅山地区检查工作。 10月,由于叛徒出卖,陈毅在大庆遇上险情,马上转回梅山。回到梅山时遇到敌人捏山,便暂时隐蔽在一个山勒里。敌人纵火烧山,但天下大雨,火被淋熄,敌人搜捕直至天黑才撤走,半夜又反扑上山,还是一无所获。当时陈毅同志用刀在陡坡上的丛莽中开出一块很小的平地,躺在那里休息。后来敌人继续搜山,前后围搜达20余日才“解围”。我们今天学的这三首诗就是作者在“虑不得脱”的情况下写的。

2.学生齐读小序部分。这部分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经过和结果。此处导入可配乐朗读,同时配以陈毅梅山被围的画面。

三、朗读全文,理清思路。

1.学生朗读全文。正音。(或听朗读带)

2.三首诗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这三首诗,首章首句设问,总领全篇。然后依时间顺序,从“追忆往昔”“面对当日”“展望未来”三个角度回答首句问题,从眼前回顾过去,从现实写到理想,一气贯注。

四、分析第一章。

1.一个学生朗读全诗。

2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精神?明确:这首诗着重写陈毅身在必死险境,回忆艰难创业的征战过程,申明此生不见革命胜利,死后必要招集旧部英魂继续战斗,表现了生死不渝、誓与反动统治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有似李清照《乌江》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诗意。

3.引入李清照《乌江》诗,学生读。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诗中哪些关键词语能体现这种精神?

学生讨论。

明确:一个“招”字,体现革命领袖的号召力和声势的浩大。一个“斩”字,把百战将军、十万部属的断头之恨、未竟之志,沉着痛快、笔力干钧地流露出来了。

5诗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诗中“旗旗”借代部队;“阎罗”,影射反动势力的头领;首句设问,总领全篇。

6.朗读指导。

要读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凛然正气。“意如何”、“艰难”、“招”、“斩”要重读,“斩”要读出痛快淋漓之感。

7学生读全诗,背诵。

五、分析第二章。

1.学生读全诗。

2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明确:这首诗着重写十年征战,大业未成,诗人死不瞑目,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来告慰死者,表现了关心国家命运、盼望人民解放的革命精神。

3.诗中哪些关键词语能体现这种精神?

学生讨论。

明确:“头悬国门”,引用春秋吴将伍子骨的头悬东门典故,表达了死不瞑目、据城门高处以观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捷报飞来当纸钱”一句中,“飞来”是轻快、欢快、翩然而至的代名词。纸钱祭死者,带有中华民族的民俗特点和时代色彩。捷报当纸钱,活脱突现出将军豪迈爽朗的口吻,妙语天成,壮而不悲。

4诗中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明确:诗中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烽烟”,指代战争。

5朗读指导。

引人陆游《示儿》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读第二首,要读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天忘告乃翁”的壮烈情怀。“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二句要扬起,要读出语重心长的殷殷之情。

6.学生齐读此诗,背诵。

六、分析第三章。

1.学生读全诗。

$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学生讨论。

明确:这首诗主要写诗人投身革命,以革命为家,预言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之花必将盛开。表现了乐观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甘为信仰牺牲的革命精神。

3.诗中哪些关键词语体现这种精神?

学生讨论。

明确:“投身”二字,洋溢着一种积极、热情、主动献身、心无贰志的高风亮节。“应有涯”,是对反动派挑起事端、引发战争、置人民于水火之中的诅咒,同时又是革命的预言家在预言:革命必定成功,人民一定会过上和平、安定、幸福的日子。引用《论语》《孟子》“杀身以成仁”、“舍生而取义”的典故,表达了愿为信仰献出生命的豪情壮志。

4诗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诗中以“血雨腥风”借喻战争,与首章“百战多”,次章“烽烟正十年”对应而遇异其趣;又以“自由花”借喻革命成功,大众解放的美好前景,不胜向往、欣慰、豪迈之至。

5朗读指导。

前两句要读出“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坚定信念,后一句要读出向往、欣慰、豪迈之情。

6学生齐读、背诵。

七、小结

这三首诗围绕“断头”构思,扣住“意如何”铺开,思想感情逐步升华,把过去、现在、将来融为一体。三首诗有共同的诗题,既能各自独立成章,又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集中表达了诗人的革命乐观主义态度、献身精神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

背诵全文。

八、布置课外作业

1.默写全文。

2把这三首诗当成一个整体,改写成一篇散文。

板书设计:

梅岭三章

陈毅

追怀往昔此去泉台新阎罗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面对当回头悬国门捷报飞

(献身革命的崇高军想)

展望未来取义成仁遍种自由花

(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

教学设计(B)

教学设想

一、领会诗歌所表述的思想感情:崇高的献身精神,革命必胜的信念。

二、理解诗歌所描绘的形象:运用借代、借喻和引用的手法,把现实、想象和理想结合起来,表现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宏大气魄。

三、了解诗歌语言的精练、节奏、押韵的特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揭示课题,简介背景。

这节课,我们学习陈毅的诗《梅岭三章》。梅岭就是大疫岭,“五岭”之一,在江四、广东交界处。三章,指诗歌三首。梅岭三章是写梅岭山区的三首诗歌。“章”字从“音”从 “十”,“音”表示音乐,‘“十”表示完满,完足.古代音乐一曲叫做一章,因而“章”也指诗歌段落,后泛指文章段落。

二、分析小序。

时间:1936年冬。地点:梅山。事情原因:“虚不得脱”。“得诗”“留衣底”是为了以诗作遗言,表现诗人从容、镇定、视死如归、革命到底的决心。

得:①能愿动词,能够;②完成。伏:躲藏。莽:密生的草。旋:不久。

三、教师范读全诗,正音。

1.三首诗形式上独立,内容上却是一个整体,每首诗各有侧重,指名朗读第一转后,提问:第一句“意如何”是向谁发问?

“断头”是牺牲生命,面对“断头”的考验,向自己发问。

“创业……”“创业”即创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要经历无数斗争,而即使牺牲f也要人

“泉台”“招旧部”一起“斩阎罗”,提问:这里的“阎罗”是什么人?反动派n

这首诗围绕“断头”构思,扣住现实,提问:除了现实,哪些是作者的想象?

“旌旗”指代军队,“去来台”“招旧部”“斩阎罗”,作者将想象句现实结合。

在这三点中“去”‘“招’““斩”三个动词的运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革命者视死如归的气概和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精神。

2.自读第二、三首诗。

1)第二首说“南国烽烟正十年”.从1927年“八一”起义,到1936年恰好十年,“烽烟”是用与战争有关的事物来指战争,是借代用法。

第二首与第一皆有没有“照应”之处?

“此头须向国门悬”,引用吴国伍子胥的典故。

第二首诗中哪一句话是想象?表达什么内容?

“捷报飞来当纸钱”,想象胜利的喜讯连翩飞来,希望幸存的同志用胜利的消息祭奠自己,表达乐观主义精神。

2)第三首诗“投身革命”表明了作者主动、积极的革命精神。

提问:以下又怎样表现了作者的英明预见?

“血雨腥风应有涯”,“血雨腥风”借喻敌人对革命人民的镇压,“有涯”,作者预言

“血雨腥风’协有休止的时候。

与第一首“断头”句照应的是哪~句?

“取义成仁今日事”,杀身以成仁,是孔子的话,舍生而取义是孟子的话,两句连用,都指为信仰而牺牲生命,此处引用。

全诗思想感情发展到顶点的是哪一句?

“人间遍种自由花”,意思是共产主义理想必将在全世界实现。

四、艺术手法。

1.修辞手法多样化:借代、借喻、引用典故。

2全诗七言绝句,偶句压韵,各押uoana三韵。

五、背诵全文。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妈妈我想对你说
妈妈我想对你说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妈妈我想对你说(2)
自然美景之桃花
妈妈我想对你说(4)
自然美景之可爱的月季花
自然美景之绿萝
花的奥秘
我种了一棵石榴树
动物带给我们的启示
我想对你说
蚌的血液是淡蓝色的
妈妈我想对你说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5)
从人事管理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试析钱荒危机下的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选择
浅析施工企业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浅析我国外资并购的反垄断法规制
试析我国竞业禁止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试论商业银行保险业务创新探析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协同匹配
浅析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现实困境及司法对策
浅谈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
浅议发电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改进与完善
关于我国企业并购融资方和展策略研究
浅析企业经济处罚权的思考
论村镇银行法律问题探析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员工激励问题
试论欧盟金融监管改革对监管团制度的推进
《美丽的小路》随堂练习 巩固篇
《美丽的小路》重点问题探究
《松鼠和松果》考点练兵:这木头里有虫
《荒野的呼唤》读后感
《松鼠和松果》重难点分析-教学难点
《美丽的小路》重点字词的意思
《美丽的小路》重点字词梳理
《美丽的小路》教学目标
《美丽的小路》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荒野的呼唤》读后感
《松鼠和松果》随堂练习 提高篇
《美丽的小路》老师语录
《松鼠和松果》趣闻故事:显微镜下的新发现
《美丽的小路》整体阅读感知
《小海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