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涉江

涉江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涉江

教学目的:一、学习屈原为理想而至死不渝的崇高品格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学习朗读古诗的方法,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运用想象、比喻、衬托等手法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感情。

教学设想:一、本文是抒情诗,让学生反复朗读去体会作者悲愤交加、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和《楚

辞》的句式特点;

二、通过指导古诗朗读方法,使学生学会诗中男读难懂的字词句。会翻译全诗。

三、让学生朗读中体会诗的浪漫主义色彩。

课堂类型:讲读课

教授方法:讲授、总结。

课时:共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从远古时代开始,我们的祖先不知给我们留下了多少宝贵的财富。其中,文学的殿堂尤为丰富:从诗经、楚辞,到诸子百家、先秦散文,再到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直至明清小说,古文言简意赅,文词优美而意境深远。每一样都可以使我们留连驻足许久。

和《诗经》相比,屈原的作品抒情性很强,个性也很强。屈原及其作品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

典诗歌有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的时代开始。《涉江》这首诗,我们主要想用朗读的形式来学习。

二、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

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楚人。

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在同反动贵族子兰、靳尚等人的斗争中,遭谗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长期流浪沅湘流域,比较接近人民生活,对黑暗现实愈益不满。后因楚国的政治更加腐败,首都郢亦为秦兵攻破,他即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随投汨罗江而死。

所作《离骚》、《九章》等篇,反复陈述他的政治主张,揭露反动贵族昏庸腐朽、排斥贤能的种种罪行,表现了他对楚国国事的深切忧念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天问》对有关自然现象、社会历史等方面的许多传统观念,提出了怀疑和质问,体现出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另有《九歌》等篇。他在吸收民间文学艺术营养的基础上,创造出骚体这一新形式,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溶化神话传说,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

《汉书艺文志》著录《屈原赋》二十五篇,其书久佚,后代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刘向辑集的《楚辞》。

三、生字词:

好此奇服

长铗

崔嵬

被明月兮珮宝璐

溷浊

青虬

骖白螭

乘鄂渚

山皋

舲船

击汰

枉渚

溆浦

儃佪

冥冥

猿狖

幽晦

霰雪

接舆髡首

桑扈臝行

菹醢

腥臊并御

侘傺

四、文章结构:

全诗是按行程次序记述的,分5部分,分别是:涉江前(第一段);涉江途中(第二、三段);

入溆浦(第四段);山中独处(第五段);尾声(第六段)

五、重点词句解析:

第一段:

1、年既(已经)老而(转折连词)不衰。

2、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定语前置)

3、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宾语前置)

4、吾方(将要)高驰而不顾。

5、驾青虬兮骖(骖,古时一车四马或三马中的两旁两匹称为“骖”。)白螭。

6、吾与重华(虞舜的美称。)游兮瑶之圃。

7、与天地兮比(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8、旦(早晨,天明。)余济乎(介词,相当于“于”。)江湘。

第二、三段:

1、步(使……走,使动用法。)余马兮山皋,邸(使……停留,使动用法。)余车兮方林。

2、淹(停留)回水(回旋的水流)而凝滞。

3、朝发(于)枉渚兮,夕宿(于)辰阳。(省略句式)

4、苟(如果)余心其端(正)直兮,虽僻远其(语气副词)何伤!(宾语前置)

第四段:

1、迷不知吾所如(到,往。)

2、霰雪纷其(助词,用在修饰与被修饰之间。)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第五段:

1、幽独处乎(介词,相当于“于”。)山中。

2、固(必定,一定。)将愁苦而终穷。

3、忠不必用(同下边的“以”,都是任用的意思。)兮,贤不必以。(被动句式)

4、余将董(正,这里是守正不邪的意思。)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陷入重重黑暗之中。)而终

身。

第六段:

1、日(名词用作状语,一天天。)以(连词,连接修饰与被修饰。)远兮。

2、巢(名词作动词,筑巣。)堂坛兮。

3、露申辛夷(比喻忠贤之士。),死(于)林薄兮。

4、时不当(不合。意思是说昼夜反常,比喻政治混乱。)兮。

5、怀(怀抱)信(忠诚)侘傺,忽乎(形容词词尾)吾将行兮!

六、了解“兮”字的特点。

明确:《涉江》中“兮”字位置有三种。第一种在句中,如“被明月兮珮宝璐。”这个“兮”字起

情感的缓冲作用,不可读断,要做到“声断气不断”。第二种在上一句话的末尾。如,“世

溷浊而莫余知兮。”中的“兮”字表示语意未尽,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读时声音可适当延

长。第三种在一个完整的意思之后。例子很多,这些“兮”字可以根据整句意思来调整它的

读法,有的表悲,有的表恨。

《涉江》中的每一句都用了“兮”字,这就是使诗歌的抒情性大大增强,使诗人的感情得到

充分表露。例如:“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译成现代文是:可叹楚国无人理解

我啊!一个“兮”字就把那种在现实生活中无人理解的悲凉、悲苦、悲痛心情淋漓尽致地表达

出来。如果去掉这个“兮”字,肯定是逊色许多的。“兮”古读“啊”或者“乎”,是屈原继

承了楚地民间文化传统民歌影响发展而成的一种新的诗体--“楚辞”。

七、掌握划分诗歌节奏的方法。

七字句式:二、二、二、一。但是,还要联系意义的表达,不能死板地按句式去读。

如:乘/鄂渚/而/反顾兮

其余的六字句,四字句,九字句同七字句的道理一样。

八、总结诗人塑造的艺术形象:诗人品格高尚,追求理想,热爱祖国,在逆境中不甘屈服。

九、本诗中运用的浪漫主义手法:

1、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上的一种创作手法,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反映

现实生活。

2、积极浪漫主义:能用以上手法突破现状,预示事物发展的方向。

3、《涉江》中的积极浪漫主义表现在:

①丰富的想象。如:驾起青虬,与舜帝漫游瑶圃;登上仙山,食精美的食品。这些都表现出诗人具

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品质。诗人并能预示自己的理想和人格将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光。朗读

时要情感强烈,神采飞扬,声调逐渐增高,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

②比喻手法的运用,屈原的比喻是继承了《诗经》中“比”的手法,但又发展了,赋予更多的象征

意义。如最后一段,以鸾鸟凤凰香草香花比喻贤良之辈,以“鸾鸟凤皇,日以远兮。”来象征贤

良之辈遭贬等等,它是屈原原诗中积极浪漫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时应在讽刺、嘲弄中略带

忧伤。

十、完成课后作业。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开始思考
打工记
初次见面
寒假中愉快的一件事
嘉禾历史大讲堂
假如……
记者招待会
每个人都是特别的
那一刻
交通安全是生命的良师益友
美丽的梦凋谢了
失败的“魔术”
人人都可以当班长
孔子就在我们身边
考试之后是加油站和起点
好习惯养成教育论文
情商教育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探析
问题大学生心理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大中小学德育衔接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简述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教育心理学课程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途径
课堂管理中把握好学生群体心理
班主任工作中赏识教育的应用
浅析职业分析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大学贫困生教育救助制度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
后现代道德语境下高校师德构建研究
我国师范生师德意识状况及提升建议
理想信念教育论文
成人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重要性与具体措施
新编中学语文若干注释商兑_语文论文
试论语文课堂教学的随意性_语文论文
文言文三步教学法_语文论文
明序·入情·悟理_语文论文
文章不平则「名」_语文论文
日本教育中的“生活作文”教学思想_语文论文
新编课文《两只小狮子》教学设想_语文论文
文言文教学应因文设计教法_语文论文
新编初中语文蜜蜂知识错误指正_语文论文
培养学生良好素质的有效途径_语文论文
早写日记早获益_语文论文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理论假设及其教学策略_语文论文
如何强化思路教学_语文论文
文言文教学低效探因及对策_语文论文
文言教学四法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