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8
散步(第二课时)
明确目标1、扫除文字障碍,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文通过细节描写展示人物感情的写法。
3、体会祖孙三代人之间互敬互爱的思想感情。
一、解题
散步的意思是随便走走,是一种休息方式。本文主要写的就是作者一家三代四口人一次典型的散步经历。所以文题就是文章主要内容的高度浓缩,也是文章的线索,作者通过把散步中几个相关的细节连缀起来,从而揭示祖孙三代人互敬互爱的这个主题。
二、正课
(一)朗读
1、轻声朗读《散步》,用横线画出不认识的或读不准音的字,查字典注音。
2、请同学朗读课文,大家评议。(从有没有读错音的情况,有没有读破句子的情况两方面来评议。)
3、教师点拨后再请同学朗读课文。
(二)分析
1、(1-3)点题:散步。地点:田野;人物: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我的儿子;——开头方法:开门见山。
缘由:(为什么散步?)为了母亲。(为什么为了母亲去散步呢?)“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应该多走走”所以一家人陪母亲去田野散步。——这一段为下文背母亲埋下伏笔。
2、(4)过渡。(这段写什么来过渡?)
讨论并归纳:描写初春的田野景色来过渡。
(作者抓住哪些事物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生命的召唤?)新绿、嫩芽、冬水。教师备注
(作者为什么看到初春田野的景色就联想到一样东西——生命?)初春田野的生机盎然。
3、(5)入题。
(课文写一家人怎么散步的?儿子怎么说的?表现儿子什么性格?)小儿子从一家三代人散步的方式发现“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表现儿子的天真可爱,聪明智慧,话里充满了生活的情趣。——用儿子的话为下文所要揭示的深刻思想内容作了铺垫。
4、(6-7)波澜。
(散步时发生了什么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坦;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呢?表现“我”什么性格?)一切取决于“我”——走大路。表现“我”爱幼,更尊老。
(故事并没有结束,又起了什么波折?表现母亲什么性格?)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表现母亲听从儿子,更爱孙子。“走大路”、“走小路”这两处细节描写。具体体现了一个幸福家庭在散步中互敬互爱,融洽气氛。
(为什么要写母亲看到的景物?)母亲看到小路上金色的菜花、整齐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想到这些景物对孙儿的吸引力,更下了改变主意的决心。教师备注
(怎样解决小路难走的矛盾呢?)母亲提出“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为什么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我和妻子人到中年,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对上,负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对下,承担着培养教育子女的重任。形象的表明了我对生活的一种使命感。——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
(三)总结
作者通过选取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里散步这个生活侧面,生动的展示了这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教师备注
达标测试一、辨别下面的句子,哪些是比喻句,哪些不是比喻句。
A、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B、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C、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
D、远看,斗笠像个大蘑菇,是那么美。
1、比喻句:2、非比喻句:
二、“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的,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表现了什么?
三、课内、课外补充训练见练习册。
课后教学总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愤怒与惋惜
- 父母的爱
- 父母的爱(13)
- 父母的爱
- 有趣的汉字
- 父母的爱
- 愤怒与惋惜
-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
- 父母的爱
- 有趣的汉字1
- 父母的爱(11)
- 父母的爱
- 有趣的汉字2
- 神奇的汉字
- 我爱中国汉字
- 花岗岩和大理石的区别
- 建筑工程图纸会审技巧
- 建筑施工常识大全
- 土建与水电工程全套计算规则
- 施工单位的工程报验资料应如何准备
- 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
- 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的疑难问题解答
-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看图要点
- 建筑工程材料的分类及性质
- 绘制建筑施工图的步骤和方法
- 建筑施工常见问题20条
- 11G101
- 马凳筋概念解读
- 工程结算疑难问题详解
- 钢筋知识盲点解读
- 《吃水不忘挖井人》重点字词梳理
- 《吃水不忘挖井人》随堂练习:巩固篇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目标
- 《称象》教学重点
- 《吃水不忘挖井人》重点字词意思
- 《吃水不忘挖井人》作者介绍
- 《称象》教学目标
- 《吃水不忘挖井人》重点问题探究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整体阅读感知
- 《称象》教学难点
- 《吃水不忘挖井人》美文欣赏:一杯牛奶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难点
- 《吃水不忘挖井人》老师语录
- 《吃水不忘挖井人》随堂练习:提高篇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