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9
风景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风景谈》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重精神生活的追求轻物质生活的追求。
2、知识目标: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了解烘托、对比手法的运用和在描写的过程中恰当的运用议论的写法。
3、能力目标: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概括六幅画面的内容,理清思路,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描写与议论的巧妙结合。
课型:讲读课
教法:发现法、讨论法、讲授法
学法: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要介绍茅盾及其主要作品、时代背景,初读课文,概括六幅画面的内容,赏析第一幅画面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语:
我们在初中学过一篇散文《白杨礼赞》,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文化战士茅盾先生的作品。本文运用象征手法含蓄地表现了抗日军民团结一致,力求向上的精神面貌。《白杨礼赞》还有一篇姊妹篇,那就是《风景谈》。说是姊妹篇,两者在题材、体裁、及写作手法上都有相似之处。
二、简介作者: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他同鲁迅、郭沫若等一起,为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蚀》(《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等。早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主席,文化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三、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40年底的重庆,之前作者曾应朱德总司令到延安访问,作者深受延安军民火热生活的感染,于是写下这篇赞美解放区生活的文章,同时本文发表在国民党统治区,所以本文又写得含蓄隐晦。
四、讲析课文:
1、释题:《风景谈》就是谈风景,“风景”平常意义上讲指的是自然景观。那么茅盾先生在本文里是否会仅仅给我们描绘自然景观吗?
2、朗读课文,要求:划出应掌握的生字词,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3、思考,讨论本文是否仅写自然景观?(还有人的活动)作者主要写景还是写人?作者想表达什么?(赞美,向往。明确主题)一共写了几处风景?讨论六幅画面的起讫点并概括内容要点。(结合习题一)讨论这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六幅画,这六幅画面的顺序可否调整?(递进关系,找出议论部分。理清思路)
4、讲析第一幅画面:
请同学们来欣赏第一幅画面。从写法、语言、修辞角度谈谈看法。
(1)第一句省略不写可以否?交待写作缘由。
(2)怎样才能写出人比自然伟大?作者用铺陈的手法极写沙漠单调、平板、寂寞,又用先抑后扬的写法,在写景之后写人,以景衬人,突出人是自然的主宰,赞美人的伟大。景物先后又形成对比,突出后者。
(3)从视觉、听觉;色彩、形状等角度将景写得有声有色,可感可知,用最平常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大师的手笔。
(4)作者要写解放区,但实写的是新疆的沙漠,体会作者含蓄的用意。
五、总结:欣赏文学作品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思想内容,二是表现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我们学一篇文章,要理解文章内容,丰富我们的心灵,学习形式,为我们自身写作服务。我们要会读会写,这是奋斗目标。
六、布置作业:
运用这节课学的方法试分析其余五幅画面。
板书设计:
风景谈
茅盾
景——人
第一幅画面:沙漠驼铃递
以景衬人,对比突出人的伟大
声、色、形
第二幅画面:高原归耕
第三幅画面:延河夕照
第四幅画面:石洞雨景
第五幅画面:桃林小憩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天来到校园了
- 放花炮
- 春雨的色彩
- 我的愿望
- 彩虹
- 妈妈真好
- 我是小白牙
- 36朵花,180颗心
- 快乐的一天
- 夜宵
- 小猴、小兔和大象伯伯种树
- 小兔吃蛋糕
- 玩水枪
- 失望的事情
- 小企和小鹅
- 关于高压电容自动补偿的探讨
- 浅论大力发展电力企业多元化投资
- 工厂配电智能化管理效益分析
- 电力节能降耗技术措施分析
- 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中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
- 沙角C电厂厂用电结线分析
- 陕西理工学院多功能会议厅扩声系统工程
- 无吸程变频恒压设备用于二次供水
- 用交流电压进行高压XLPE绝缘电缆线路的现场试验
- IGBT直接串联高压变频器在炼铁厂冲渣泵上的应用
- 对城区地下变电站与民用建筑合建的探讨
- 智能建筑电气施工图设计深度研讨
- 城市路灯照明节能技术方案分析
- 照明节能技术和办法
- 电气操作的主要危险点及控制措施
- 《太阳》 趣闻故事
- 《猫》
- 《太阳》 教案讲义1
- 《妈妈的账单》 趣闻故事
- 《妈妈的账单》 考点练兵2
- 《月球之谜》 相关介绍
- 《太阳》 教案讲义2
- 《太阳》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太阳》 教师语录
- 《太阳》 范文习作
- 《月球之谜》 教师语录
- 《太阳》随堂练习 巩固篇
- 《太阳》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 《月球之谜》 重难点分析
- 《太阳》 重难点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