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孔乙已

孔乙已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5

孔乙已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理解孔乙已是怎样一个人物,认识封建教育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和造成孔乙已悲剧的社会根源。

2、理解肖像描写对该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3、理解文章中用词的准确、精炼,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表现孔乙已的悲剧性格。

2、用环境描写提示孔乙已悲剧的深层原因。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注音

咸亨砚羼水打折腿荤蘸附和阔绰

2、解词

不屑置辩-不值得辩解。

颓唐不安-情绪低落,精神萎靡。

二、题解:

这是继《狂人日记》后写的一篇白话文小说,又是一篇反封建制度和封建科举制的战斗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清政府仍然推行八股取士的愚民政策,许多知识分子毕生死背《四书》《五经》,爬上去的作威作福,爬不上去的穷困潦倒。文中的孔乙已从本质上说不是坏人,他深受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毒害,封建思想侵蚀了他的灵魂,使他形成自命清高,好喝懒做,迂腐无能的性格,但还有善良的一面,他的说话和行动中还有几分朴实和憨厚。

鲁迅写此文的目的是为了配合“五四运动”掀起的反封建教育的新文化运动,教育人民认识封建教育和封建科举制的罪恶,从而激励人民批判封建的思想文化,彻底推翻黑暗的封建制度,当然,鲁迅对孔乙已错误的思想和麻木不仁的性格是采取批判态度的,但对他的悲惨命运则表示同情。

三、全文结构

1、听录音(默读)。

2、(1-3)介绍孔乙已活动的社会环境。

(4-13)孔乙已的悲惨遭遇。

(4-9):开端,发展:孔的经历、言行、性格和社会地位。

(10-11):高潮:孔的不幸遭遇。

(12-13):结局:孔的悲惨结局。

四、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1、朗读第一节。

(1)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

鲁镇的酒店-咸亨酒店,二十多年前的事(1918前20多年即十九世纪末)

(2)酒店的顾客可分为哪两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鲜明的阶级对比:

身上的衣服:短衣――长衫

喝酒的地点:柜外――房里

喝酒的方式:站喝――坐喝

这些对立的语言说明了什么?

形象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贫富的悬殊,阶级的对立。

(3)作者通过酒店顾客描写对立的阶级关系,有些词语用得非常精确,请举例:

(课本)如“踱”煞有介事,架子十足的丑态,趾高气扬,悠闲自得的神情。

“只有…才…”划出了界线。

2、朗读第2节

思考:掌柜是怎样的一个人?

(通过对长衫主顾,短衣主顾及小伙计的态度不同,说明他是个怎样的人?)

――虚伪,势利,冷酷,媚富欺贫,唯利是图

3、朗读第3节

小伙计所管的职务和所处的环境使人有什么感觉?

单调无聊――学徒生活的概括,也是当时现实的缩影。

暗示孔乙已是这种生活的唯一笑料。

作业:

1、抄词

2、辨字组词;

辩待舀

辨侍掐

3、给多音字注音

好吃懒做间或打折了腿

友好时间骨折

折腾

第二课时

一、孔是个怎样的人?(主要通过外貌、动作、语言描写)

1、仔细阅读第4节。

2、结合练习一:

初步揭示出他自欺欺人、自命清高、迂腐穷酸的特点。

3、第五节:

替人抄书连纸笔“一齐失踪”----可见他做事不踏实,好喝懒做。

4、6-8节:

教小伙计写字,分茴香豆――可见善良的一面。

5、小结:

作者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鲜明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1)孔是站着喝酒的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整体概括-预示悲剧的必然性)

肖像描写—“夹些伤痕”“乱蓬蓬”活画出一个空困不堪,不得志,常挨打的老书生形象。

服饰-“破长衫”(懒惰而死要面子)

(2)个性化的语言-揭示孔自命清高、自欺欺人、迂腐不堪的性格。

(3)动作、神态的描写-善良的心地。

所以,孔是一个这样的人:自命清高,自欺欺人,迂腐穷酸,好喝懒做,善良热心。

二、那么造成他这样的性格特点,以及他的悲剧的社会原因是什么呢?

总的来说是封建制度的腐朽和黑暗。

具体:

1、科举制度诱使读书人追求功名利禄,死读经书。

2、封建文化的糟粕毒害了读书人的灵魂,使他们摒弃劳动。

3、封建等级制度的侵蚀,使民众麻木不仁,分不清压迫者和受压迫者,反而把嘲笑更为不幸的孔作为乐趣。

4、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横行霸道,极端残忍地摧残孔,把他推上死路。

作业:

1、练习一、2(作业部)

2、思考练习三

第三课时

一、朗读第10节

1、掌柜忽然说“孔还欠......”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偶尔想起-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照应)

引起下文-他打折了腿。

2、为什么会打折了腿?

掌柜与顾客的对话(侧面描写),也暗示人们对孔的冷漠态度。

打的过程,揭示出丁举人的阴险狠毒(写服辩)-具体说明科举制造成的两种命运,丁举人爬上去可以行凶作恶,孔没有爬上去只得任人欺压。

可见,孔在封建制度和科举制的毒害下,不仅精神成了残废,身体也残废了,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孔的悲剧是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造成的。

二、11节

1、外貌对比。

2、说明了什么?

外貌与动作第一次到酒店中秋后到酒店说明了什么

脸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夹些伤痕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生活更加贫困,精神更颓唐

穿着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穿一件破夹袄

喝酒的动作站着喝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着,坐着喝肉体成了残废,处于死亡的边缘,成了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三、第12、13节

1、四个“到”具体写出了孔已渐渐被人遗忘,再次点出“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2、“大约”“的确”-表面是矛盾的,说“大约”因为这些年来从没有人确切地讲过孔死的消息(推测),“的确”从孔的社会处境和不幸遭遇看,他的死是必然的,又因为他在社会上毫无地位,根本不受人的重视,他即使死了也是默默的,无人关心的,小伙计确信其死,但又没听到可靠的消息,所以这样说。

四、中心:

小说通过描写孔乙已悲惨的一生,控诉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罪恶,揭露社会对苦人的凉薄。

五、小结:

1、课文几次写“笑“(练三)|以笑写悲,一方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另

小伙计的笑是解脱的笑|一方面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让人们从笑声

掌柜的笑是没有人性的自私而卑劣的笑|中体会到人情冷暖

短衣帮的笑是麻木不仁的笑|

小孩子的笑是天真无邪的笑|

因为世态炎凉,封建文化教育的罪恶,封建社会制度的黑暗,冷酷,所以孔的悲剧不是个人的,而是社会的悲剧。

2、人物的描写手法:

除外貌,动作,语言外,还有侧面描写(10)正面描写(11)对比描写(小伙计与孔乙已,孔的前后外貌对比)

六、练习二、五、六

七、作业:/148/三、五(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冲动是魔鬼
长大的感觉真好
心潮
春雨
张非屠虫
我选择,我喜欢
校园的花坛
二十年后的我
看电视对学习有害吗?
一只小虫的启示
游拱极台公园
虚心学弈
爱似糖水
青蛙的追求
童年趣事
政府在完善私营企业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中的作用
构建信息化平台 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
成品油物流体系优化的系统动力学思考
移动互联时代统计信息化建设研究
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防止“四风”反弹的对策建议
基层监测站监测工作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浅析
全生命周期下科技企业孵化器筛选体系的构建分析
环境性维权事件中的主体分析
基于LCC理论的车辆门禁方案决策
浅析江苏省物流运输近况、问题、对策
集群环境下海量地震数据加载方式的创新模式
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O2O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Oracle RAC实现油田地质信息系统高可用性
“互联网+”背景下传媒产业的转型升级研究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我有一个梦想
齐桓晋文之事(第1课时)
大傻教《我的呼吁》
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
勾践灭吴
短文两篇——《荔枝图序》《山市》
花未眠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大傻教《我与地坛》
韩愈短文两篇
诗歌五首
诗词五首
陈涉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