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装在套子里的人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育点
1、了解世界文学史上的短篇小说三巨匠。
2、欣赏小说中的语言艺术。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分析小说形象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养成比较阅读的思维习惯。
(三)、德育渗透点
激发学生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深入体会小说的现实意义。
二、重、难点
着重认识社会背景与别里科夫人物性格和思想的养成的必然联系。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第一课时,让学生自读课文,理清小说结构,注意比较结构安排和《祝福》的不同之处。
2、第二课时,师生共同研读小说的结尾部分,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一形象的深刻含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重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导入新课
关于契诃夫。
2、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结构特点
(1)第一部分:介绍别里科夫的特征
(2)第二部分:介绍别里科夫的婚事
(3)第三部分:介绍别里科夫的死
开端:准备结婚
发展:漫画事件、骑车事件
高潮:交锋
结局:婚事告吹
3、作者为什么在具体叙写别里科夫婚事之前,要花很多笔墨去介绍别里科夫的特征?
4、请学生反复朗读文章的第一部分,认真体会其讽刺意味,并思考作者从那几个方面去表现别里科夫的“套子”的特点?
二、总结与引申
别里科夫的“套子”到底是什么?有何象征意义?
三、作业布置
思考:课后阅读课文第二、三两个部分,分析别里科夫为什么会落得个如此下场,意义何在?
四、板书设计
套子
具体表现:衣、住、行思想(语言)
象征意义:保守、腐朽——专制、禁锢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重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导入新课
别里科夫的爱情故事
2、围绕别里科夫的婚事,讨论以下问题:
(1)、从始至终,作者只讲别里科夫的“婚事”,而不提他有什么爱情。为什么?
(2)、分小组比较华连卡和别里科夫的性格
(3)、分析故事的结局
3、“埋葬别里科夫”本是“大快人心的事”,可是我们却为什么“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
分小组讨论,然后选择发言。
二、总结与引申
1、简述契诃夫的伟大
2、别里科夫这一形象对于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他的那些套子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三、作业布置
阅读小说《小公务员之死》,注意比较其讽刺手法,看看有何深刻含义?
四、板书设计
别里科夫的婚姻
别里科夫的“套子”:现实意义
象征意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眼睛与眉毛的故事
- 老鼠兄弟的故事
- 我的小伙伴2
- 我的小伙伴9
- 自由写作实践
- 白雪公主的故事
- 给王虹同学的一封信3
- 一张明信片的故事
- 一只猪的故事
- 灰姑娘的故事
- 小伙伴
- 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后传
- 铅笔、橡皮、转笔刀的故事
- 我的小伙伴10
- 从《乌塔》想到……
- 投产博苏化学新异氰酸酯工厂
- 反收购模式的差异和趋同比较分析
- 简述英国要求中小学教师获硕士学位
- 房屋出售一年有余 卖方无权要求返还
- 谈儒家伦理道德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
- 孔子学院: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品牌
- 支票的托收手续
- 供应链融资风险分析模型的构建策略分析
- 浅析三本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 新疆生物质能源工程“破茧待出”
- 谈完善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细节
- 废旧材料电石灰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 让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数学课堂闪光
- 机电一体化粉体精密计量装置及控制系统的设计
- 粒子滤波在GPS 动态滤波中的应用摘要
- 《胖乎乎的小手》趣闻故事 席间怀橘
- 《两件宝》
- 《棉鞋里的阳光》重点字词的意思
- 《棉鞋里的阳光》作者简介
- 《棉鞋里的阳光》重难点分析
- 《棉鞋里的阳光》重点问题探究
- 《棉鞋里的阳光》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棉鞋里的阳光》整体阅读感知
- 《棉鞋里的阳光》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棉鞋里的阳光》仿写作文
- 《棉鞋里的阳光》老师语录
-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一)
- 《棉鞋里的阳光》读后感
- 《棉鞋里的阳光》重点字词梳理
-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