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世间最美的坟墓
一、读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先不看“阅读提示”)
2.阅读“提示”,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①托尔斯泰墓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什么?(试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朴素。
②作者在叙述和描写中蕴含了怎样的感情?(自由回答)
——要点:敬仰之情。
3.诵读课文(个别朗读、集体朗读)。
注意体会托墓的朴素和作者的敬仰之情。
二、思
1.诵读第一段,然后思考:
①本段文字共8句话,先标上序号,然后分析本段的思路。
——先总述(a),再介绍坟墓(bc),然后从树的来历入手,引出托尔斯泰的愿望(defgh)。
②这一段中哪些文字最能表现托墓的“朴素”?
——“这只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
这是对托墓的总体观照,写它普通而平凡。
③作者为什么要叙述托尔斯泰的儿时的故事?(自由回答)
——叙述托尔斯泰的儿时的故事,揭示托尔斯泰内心对美和幸福的渴求,使托墓的朴素之中有了一种不平凡的内涵。
2.诵读第二段,然后思考
①这一段中哪些文字描写了托墓的“朴素”?
——“它只是树木中的一个小长方形土丘而已,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进一步强化托墓的普通、平凡。
②“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的意思是什么?
——就像倒毙的流浪汉、无名的阵亡的士兵一样在世间流失。
把托尔斯泰与流浪汉、无名士兵进行对比,在对比中人们感情的波澜被激发了起来。
③“夏天,风儿……和暖的阳光……;冬天,白雪……”这段景物描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由于没有奢华的装饰,描写自然景物更显示坟墓的朴素。
景物描写还渲染出墓地宁静肃穆的气氛,让人感到在这样的环境中这位睡其中是幸福的。同时,景物的变化表明时间在行进中,让感受到一个伟大的灵魂的永恒不变。”
④作者用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的坟墓来进行比较,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意在衬托出托墓逼真的朴素中所蕴含的不平凡。人物英名盖世,坟墓却平凡普通,在这个似乎不相称的统一体中,人们感受到心灵的震撼。
⑤作者说托墓“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从文中找出两个具体描写参观者这种崇敬之情的句子。
——“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在在声说话。”
“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着纪念。”
三、研
1.如何理解“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可引原文回答,也可自己表述。)
——“无论你在夏天或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人物当中的一个。”
托尔斯泰的坟墓极普通、极朴素——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小土丘,无人守护,无人管理,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名字也没有。但它是“世间最美的坟墓”,其所以美,正是因为朴素的坟墓里面埋葬着一位品格高尚的伟人,一位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坟墓的平凡普通与伟人英名似乎不相称,但正是作者的立意所在,普通蕴含伟大,对比中使人发现一种不同寻常的精神力量。
2.说说这篇散文的中心思想。
——借游览托尔斯夫墓抒发了作者对这位伟大作家的崇敬之情,并表达这样一种观念:精神的力量可以长久地震撼人们的心灵,并让人们永久记住。
*3.作者为什么说“特殊的日子”?
——托翁诞生一百周年(1828—1928)。
四、品
诵读课文,品味作者的深切感悟,品味散文朴素、简约的语言风格。
关于语言风格,可作以下点拨:
1.首句落笔点题,用凝练的语言准确地对托墓作了评价。
2.对托墓的描写都是白描,淡淡几笔便揭示出墓地景物的本质特征。
3.平淡的叙述蕴含着深远的意味。如,“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了。”
五、小结
1.能找出文中描写托墓“朴素”的文字。
2.理解“朴素”“最美”的深刻内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四季的美
- 农家小园
- 笑在舞蹈
-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 我爱家乡的小草
- 鲁滨逊,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 小涑河的悲歌
- 校园,我把你追寻
- 家乡的农家乐
- 我爱春天
- 亲情的思念
- 回首上甘岭
- 看日出
- 家乡的小山村
- 家乡的杜鹃
- 创设良好课堂情境,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 浅谈小学数学毕业复习策略
- 浅议比较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 我该怎么称呼你?
- 村级小学片区校际合作教学的思考
- 让直觉和世界的真相相通
- 悲痛只因为得闲
- 怎样提高初中生的写作能力
- 初中语文的学习方法浅谈
-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转变策略
-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 塞纳河左岸的梦
- 刍议小学多声部教学的有效性
- 我们要为你建一座花园
- “我说我家”教学实录及点评
- 走近庄子:《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阅读教学
- 空城计教例一:
- 《想像表达训练》教学实录
- 我教《南京大屠杀》(课堂虚录)
- 《夸父逐日》
- 《陌上桑》
-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教学设计
- “教你学观察”教学实录
- 《山中访友》课堂实录
- 《窗》作文教学实录
- 一个老师的《咏雪》研究课和李研的点评
- 《狼》
-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思路
- 《失街亭》与《群英会蒋干中计》比较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