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愚公移山
教学目的
1.反复朗读,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播放背景音乐——《愚公移山》的歌曲。
巍巍壁迎的三峡是举目“高峡”,几年前人们还曾认为毛泽东的“高峡出平湖”是夸张的梦话,而今天,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建成,梦话变成现实,高峡真正出平湖.那么,一个人搬走两座大山是不是仍是奇闻笑谈呢?好,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来认识这位移山的愚公吧。
二.正课
1.朗读(放录音),注意揣摩语气。
2.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1)愚公要移的是什么样的山?
讨论:(板书:太行王屋方七百里高万仞)
(2)齐读第二自然段。讨论: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板书:愚公移豫南汉阴)
(3)愚公移山要克服哪些客观困难呢?齐读第三段.
讨论归纳:年老将少路途遥远工具简单
(4)分角色朗读第二.三段。(先小组进行,教师点播,然后齐读)
注意体会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语气有什么区别?
讨论归纳:
两人的态度不同。
愚公之妻的怀疑是从关心出发,提出实际问题,语气较轻.智叟则是讥笑、责难,阻止愚公去移山。
(4)移山结果如何?齐读第四段.
讨论归纳.(板书:帝令背走)
3.移山成功说明了什么?
讨论归纳:这是一篇寓言,寓言就是通过某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道理它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远喻近,还可以小喻大。本文以移山成功结尾,就表达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是对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和坚强意志的讴歌。
4.辩论: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愚公是该搬家还是该移山?
讨论,小结:
愚公移山的目的是造福千千万万人的子孙后代,他明知山高路远,人老将少,工具简陋,困难重重,仍去移山,看是愚不可及,但他懂得人的力量是“无穷匮”的,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可谓站得高,看得远,实则不愚。而今,我们仍可见到愚公精神.1998年的长江、嫩江洪水肆虐,处处告急。“洪水无情人有情”,正是广大军民手牵手,肩并肩,众志成城,抵御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而搬家或绕道似乎是明智之举,实则是就事论事,从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自然不可改变,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可智叟在愚公的驳斥下哑口无言,可知他是目光短浅,知难而退,无所作为的人。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那溃堤面前人往高处走便是了,大可不必严防死守''.如果遇事怕难退却,何来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也永远只能是诗人笔下的蓝图,更不要说如今的“南水北调”了。
其实,今天我们可以不移山也不搬家---打隧道。而我们今天学习的是这种精神接力。苦干加巧干才是成功嘛!
5.那你认为,愚公和智叟到底谁愚?
讨论归纳.(板书:愚公不愚,智叟非智)
6.根据板书背诵课文。
7.听歌曲《愚公移山》,感受愚公形象,口头描绘出来。
三.课堂练习
如以此为材料创作歌词,你会抓住哪一主题?请构思好后写下来.
四.板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热爱祖国,国耻永不忘
- 东方巨龟苑一游
- 可爱的“互联网”
- 参观正定科技馆
- 又贪吃又贪玩的恩琳
- 盼望
- 青皮桔子
- 期中考试之美梦
- “瑞雪”真的能够“兆丰年”吗
- 提心吊胆的家长会
- 幸福
- 雨娃娃
- 我的家
- 自我介绍
- 我想变一只蚕
- 关于建筑混凝土空心砌块施工中的相关问题分析
- 试论工民建建筑的外围护结构设计
- 被孩子送进敬老院滋味可好?
- 有关建筑消防电气的设计探究
- 胸痛来袭要当心
- 梁式转换层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 提高普通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措施
- “伪欧式教育”坑了很多中国家长
- 城市现代有轨电车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探讨
- 一个站立在悬崖边的族群
- 帕斯捷尔纳克和伊文斯卡娅——云中的双子星座
-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的探讨
- 当前我国建筑创作的发展方向与设计形式分析
- 关于道路施工中路面破坏的应对研究
- 浅议农村土地适度多种经营的重要性
- 雪被子
- 劳动最有滋味
- 啄 木 鸟 和 大 树
- 不合群的小蝌蚪
- 鱼游到了纸上
- 计时作文
- 公 鸡 的 脸 红 了
- 我的战友邱少云
- 皇帝的新装
- 白 头 翁 的 故 事
- 古代英雄石像
- 第 三 只 小 板 凳
- 大 象 博 士 请 助 手
- 要 下 雨 了
- 《登高》课堂实录(特级教师韩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