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26

荷塘月色

教学目标:

理清全文的结构,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内涵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对生活语言的巧妙加工。

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教学重、难点:

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

茂密的荷叶--多姿的荷花--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体味作者的匠心:

动静结合,“静”是“动”的瞬间表现。

可见与可想结合,写出散文的神韵。如:荷叶田田--水脉脉含情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经线:欣赏荷塘月色前后的心情变化。纬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

3、“通感”的特点及其作用:

A、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本体--花香(嗅觉)

喻体--渺茫的歌声(听觉)

C、作用: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生动形象。

D、相似点:立于微风中嗅馨香(时有时无)--听远处高楼传来的歌声(时断时续)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A、请学生熟读课文;B、背诵4-6段。

第一课时

导入课文:

具体介绍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更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听《荷塘月色》的配乐录音带:

作品结构分析:

全文共10个段落,每段都有其独立的内容,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字与宕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10个自然段还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楚了,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分析和对主旨的探索:

缘起:第一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观荷塘:第四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离荷塘:第七、八、九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十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看:

第一部分:(1)写观荷缘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写荷塘月色。(景)(主体)

第三部分:(7-10)写景中人。(情)(尾声)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布置作业:1、背诵4-6段;2、阅读课后附文。

第二课时

检查作业:

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进行分析,让学生反复体会:

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克隆恐龙
写作是为了创造文笔界的奇迹
给爷爷的一封信
润物细无声
猛犸的重生记
我是一个活在童话里的孩子
哭了,你又哭了
狼和小羊
建立猛犸的乐园
与友谊零距离
挺不错的我
人心险恶?美好?
偷喝酒
我学会了宽容
“外星人”老爸
土地发展权下农地权能与收益研究评述
高职大学生职业忠诚度提升的对策探索
浅谈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建设与发展
旅游企业环境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分析
中国陶瓷旅游资源浅析
刍议生态文化与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结合
关于培养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思考
文昌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策分析
长阳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探讨大连海洋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反季节性旅游与季节性旅游的平衡性研究与分析
加强用电检查反窃电工作的方法研究
混凝土路面滑模摊铺施工技术探讨
半滑坡治理与预期效益分析
基于中西方葡萄酒文化的葡萄酒旅游浅议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方案
《陋室铭》教案
自然精灵——鸟的专题活动
《散步》教学实录
《天净沙.秋思》公开课教案
《松鼠》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方案
《窗》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我们家的男子汉》教学设计
《窗》教案
《窗》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整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