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7
吾家有女初长成
[教学目的]
1.了解并叙说作者由不写女儿到写女儿的过程,领会并说明其中的原因和作者借此所要告诉人们的道理。
2.概括作者女儿的性格特点并分析其代表作。
3.就“我”和女儿的某一两个观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
[教学重点]
1.划分段落层次,理清作者情意发展变化的脉络。
2.引导思维创新活动。
[教学难点]
作者不事渲染,简洁、传神的叙事和描写却能刻画出形象、灵动的人物。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默读课文,标出“自读提示”第二层中列出的成语及各自碰上的生字生词,利用工具书自行完成。同时,借助文后练习一透露的信息,初步感知课文段落层次及全篇大意。
2.诵读课文。按男女或者按左右将全班学生分为两大组,轮读“很失望”和“长大了”两部分。起讫点及感情基调暂不挑明,读后点评诵读质量。
3.研读课文。
(1)划分段落层次,复述要点,明确作者对女儿在认识和态度上的变化。
(2)感知作者女儿的性格特点及其代表性。
(3)领会作者通过讲述女儿成长的故事所要说明的道理。
点拨:
A.题意简释。
这是一篇记叙散文,作者用母亲的眼光看待自己女儿,所写虽属发生在母女间的小事,但所涉及无不是子女培养和人才观方面的重大问题,细微中见深广,个别中见一般,值得两代人,尤其是做父母的借鉴深省。
B.脉络梳理。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1自然段是第一部分,说明从来不写女儿的原因。第二部分写对女儿看法和态度的变化,是本文的主体。可分为三层:①发现女儿发表文章,对女儿看法开始转变;②检讨“一度对女儿很失望”的因由;③“觉得女儿一下长大了”,新的观念,新的视角,新的发现。第三部分是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从女儿长大中受到的教育得到启示:生命的个体之间千差万别,决不能预设模型统一印刷;担负教育培养子女历史重任的父母们,应该尊重子女的人格和个性因势利导,而决不能随大人心意任意扭曲孩子们的思想灵魂,压抑他们以致妨碍他们的宝贵生命健康向上。
4.赏读课文。读出作者的深沉母爱,读出女儿的鲜明个性,读出自己的心灵感悟。
(1)体会划横线的词语在表达上的效果。
①我的女儿,给她买来全套的《安徒生童话》,她只翻了几页就不看了。还大言不惭地说:“我只记得一句烂布片。”
②最令我七窍生烟的是,有一次她的作文竟然不及格,她却振振有词:“又是《一件难忘的事》,这样的题目我从小学三年纪做到高中三年纪,少说也有三四次。我总共才多大,有多少难忘的事?”
(2)就“我”和女儿的某一两个观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5.亮点探究。
(1)怎样理解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和作用?
(2)怎样理解“在我去港的三四年间,觉得女儿一下子长大了”?
(3)怎样理解“她还未受到生活的污染,她不会永远是这样,但这不是我能左右的”?
6.说话训练。
从“才华出众、天生丽质、面目全非、七窍生烟、振振有词、亦师亦友、有条不紊、心有灵犀一点通”中任选四个词语编说一个故事。
[课堂练习]
1.说话训练2、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吾家有女初长成
理解沟通
女儿——————————母亲
只要生命是健康又向上的,就是美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家的一件珍品
- 我家的一件珍品_药瓶
- 人类起源概说
- 幸福是妈妈的唠叨
- 我家的一件珍品
- 我家的一件珍品
- 人类起源
- 人类起源
- 妈妈的唠叨
- 我家的一件珍品
- “神创论”可以休矣
- 我爱我家
- 我家的一件珍品
- 妈妈的唠叨
- 唠叨的妈妈
- 打好“万众创新”的根基
- 十月河湾(散文诗组)
- 对生物科学发现史的教学与学生科学探究思维能力的培养
- 浅谈高考临考期化学高效增分的备考策略
- 刍议数字出版中辞书的版权保护
- 《十三经辞典》的编纂历程
- 关于科学错题集培养学生反思和再学习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 初中生英语听力困难及对策
- 农村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之我见
- 浅谈初中生心理问题和对策
- 悉心打磨 后出转精
- 无泪之城(外1章)
- 我是这样尝试化教为学的
- 浅谈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板书的重要性
- “纠错”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 《牧场之国》写作指导
- 《牧场之国》美文欣赏 六月荷塘
- 《牧场之国》范文习作
-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四
-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三
- 《乡下人家》考点练兵 积累篇
- 《牧场之国》整体阅读感知
- 《牧场之国》阅读提示
- 《牧场之国》趣闻故事
- 《乡下人家》范文习作
- 《牧场之国》重点字词意思
- 《牧场之国》相关知识
- 《牧场之国》训练素材
- 《牧场之国》写作背景
- 《牧场之国》重点字词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