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7
土地的誓言
课题:《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
课型:新授课
研究课题: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土地的誓言》是东北作家端木蕻良写于1941年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强烈思念之情。调子是悲怆的。
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根本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这些经历和体验,但他们有着朴素的情感,也有丰富敏感的心灵。教学中应努力唤起其内心的情感,进入情境学习。
对于文章的创作背景和作者,通常由教师讲解,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在21世纪的信息社会,网络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我们教学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本课将实验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当堂检索。
教学创意:
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指导,自主获取知识,扩展课堂教学;配以音乐感染学生。
教学结构:
情境导入——整体感知——品味精彩语句——扩展思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2、体会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土地、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教学仪器与媒体:投影仪、计算机lanstar教学软件、录音机等。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情境导入
1、导语
2、学生上网检索有关背景和作者的资料
二、整体感知
1、范读
2、学生自读
三、品读精彩语句
1、学生朗读并互相评价
2、揣摩特殊词语的用法
(1)“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2)请再看这样一个句子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作者为什么不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的词语呢?
(3)学生讨论后学法总结指导
这两个词语的运用都逾越了常规。对于这些特殊的用法,应从以下两方面求解:
A、明确该词的本意;
B、分析该词所处的语境。
最后在本意和语境间可以发现词语的具体确切含义。
四、扩展思考
同学们你们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的呢?
五、布置作业(播放《松花江上》)
“九一八真的成为历史了吗?”以此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可以网上检索有关资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契而不舍
- 奶奶
- 运动会
- 四五班的人才
- 新学期开始了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 第一场雪
- 收获
- 寒假记事
- 钢琴考级
- 绿意浓浓的小草
- 因为有你,这个冬天很温暖
- 幸福的纸飞机
- 天堂与地狱
- 三跳运动会
- 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现阶段国有企业降本增效措施研究与弊端分析
- 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有效措施分析
-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的路径研究
- 我国石油企业纪检工作问题探讨分析
- 浅析我国企业职业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基于“沧州好人”培育工作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 中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审美能力的途径
- 关于企业青年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点认识
- 关于网络远程教育学校发展规划的分析
- 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体系的沿革与启示
- 浅谈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干部教育经验及启示
- 谈美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和校园环境及文化的建设
- 关于染织设计教育的思考
- 此时无声胜有声_语文论文
- 构建语文教育的情感世界_语文论文
- [标题] 构建小学语文教育新体系的哲学思考_语文论文
- 步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认识误区_语文论文
- 概括语段中心的三种方法_语文论文
- 段的训练与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_语文论文
- 构成语文教学风格流派的教师素质和修养_语文论文
- 比较法在说明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_语文论文
- 正确认识和使用现行高中语文教材_语文论文
- 模糊理论和语文阅读教学_语文论文
- 构建目标序列优化教学过程_语文论文
- 段落阅读教学初探_语文论文
- 样例教学法的运用_语文论文
- 《劝学》解说_语文论文
- 《古风》的思想内容及教学建议_语文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