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陌上桑
教学设想
这是一首汉代的乐府诗,诗中歌吟了一个美丽的女子罗敷坚拒太守调戏的故事。学习这首年代久远的古代民歌,要注意把握句子的层次和节奏,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不但文人写诗,就连民间也创作了许多诗歌。汉朝的时候,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叫“乐府”的机构到民间去收集诗歌呢!这个机构收集了许多民歌精晶。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陌上桑》就是其中的一首。
二、解题
1.汉乐府: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提示”。
2.本诗出处:《宋书·乐志》收载本诗,题为《艳歌罗敷行》;徐陵《玉台新咏》收载本诗,题作《日出东南隅行》;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属《相如歌辞·相和曲》,题为《陌上桑》。
三、听录音,或听教师范读全诗
要求:(1)标画生字词。
(2)诗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形象?其中主要刻画了哪些人物形象?-
讨论,交流后明确。
1.注意以下生字词:
隅敷襦捋髭峭姝骊踟蹰
2.诗中出现的人物形象较多,其中主要刻画了罗敷的形象,使君的形象也着墨较多。
四、学生品读课文
要求: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2.思考以下问题。
(1)诗歌中,罗敷的身份是什么?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2)诗歌围绕罗敷写了几件事?
(3)诗歌中出现的“使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诗歌中,罗敷是怎样拒绝使君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罗敷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⑤诗歌是怎样刻画罗敷的形象的?
五、交流、讨论,明确
1.罗敷的身份:
罗敷是一个善劳动、爱劳动的青年劳动女性。
从以下诗句可以看出: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2.诗篇叙述的事件:
(罗敷)采桑。
(罗敷)拒诱。
3.“使君”的形象:
一个荒淫无耻的封建官僚。
从以下诗句可以看出: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4.罗敷拒绝使君:
罗敷面对使君,痛斥其无耻要求:“罗敷前置词:‘使君一何愚!”’
罗敷通过夸说自己的“夫婿”压倒使君。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罗敷不慕权势、无畏威逼、善于斗争的高尚精神。
5.罗敷形象的刻画方法: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语言描写。
六、学生诵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七、布置作业
(《初中语文第六册教案》人教社延边教育出版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奶奶
- 幸福的纸飞机
- 收获
- 契而不舍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 第一场雪
- 寒假记事
- 天堂与地狱
- 绿意浓浓的小草
- 因为有你,这个冬天很温暖
- 四五班的人才
- 三跳运动会
- 新学期开始了
- 运动会
- 钢琴考级
- 关于染织设计教育的思考
- 中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审美能力的途径
- 基于“沧州好人”培育工作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 关于企业青年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点认识
- 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 浅谈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干部教育经验及启示
- 我国石油企业纪检工作问题探讨分析
- 浅析我国企业职业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现阶段国有企业降本增效措施研究与弊端分析
-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的路径研究
- 谈美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和校园环境及文化的建设
- 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有效措施分析
- 关于网络远程教育学校发展规划的分析
-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体系的沿革与启示
- 构建目标序列优化教学过程_语文论文
- 《劝学》解说_语文论文
- 比较法在说明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_语文论文
- 样例教学法的运用_语文论文
- [标题] 构建小学语文教育新体系的哲学思考_语文论文
- 此时无声胜有声_语文论文
- 构建语文教育的情感世界_语文论文
- 概括语段中心的三种方法_语文论文
- 构成语文教学风格流派的教师素质和修养_语文论文
- 《古风》的思想内容及教学建议_语文论文
- 段的训练与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_语文论文
- 模糊理论和语文阅读教学_语文论文
- 段落阅读教学初探_语文论文
- 正确认识和使用现行高中语文教材_语文论文
- 步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认识误区_语文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