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2
送东阳马生序
教学设想
这篇文章字词难度不大,除了一些重点词句,其他都比较容易理解。文章思路清晰,在开篇提出“嗜学”,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词,层层展开,并采用对比法,点明求学应有的态度和精神。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子,然后,由字词理解到内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主要贯穿朗读,以朗读带动文章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参照“教学设计(A)”。
二、介绍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有关内容参照“教学设计(A)”。
三、朗读课文,理解文句,疏通课文内容
1.教师播放朗读带,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能否流畅地朗读课文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有极大的关系。因此,要求学生至少将课文读上两遍,而且必须是以读得流畅无断续现象为标准。要求学生在自由朗读时,注意结合课文注释理解一些容易弄懂的词语和句子。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1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1段,然后要求学生圈注本段中自己难以把握的字词。
(2)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行翻译第1段。
(3)教师评点学生翻译,特别提醒学生对重点字词的掌握。
4.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2段。
(1)学生齐读第2段,然后标注出其中的重点字词。
(2)学生结合注释自读第2段后,向老师提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3)指名学生翻译全段。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3段。
(1)要求学生笔译第3段。
(2)学生相互检查,讨论对方翻译中的不足之处。
(3)指名学生朗读自己翻译的内容。
然后教师进行评价,要求学生按照“信”、“达”的标准修改自己的译文。
(4)学生齐读第3段。
6.学生齐读全文。
四、品读课文,鉴赏课文内容
1.请学生概括各段的中心意思。
2.细读第1段,从中找出一个能概括全文中心意思的词语。
3.默读第1段,回答:作者是如何写出自己读书时条件的艰难的?请引用课文中的原
句回答。
4.提问:请复述作者读书时的勤奋的情形,想一想:这勤奋和前面所说的艰难的生活
条件有什么联系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5.提问:与作者读书时相比,现今太学生的读书条件怎样?文章是如何进行对比的?
6.提问:通过这种对比,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请用课文原话回答。
7.请简要介绍马生,谈谈作者对马生所持的态度。
8.读完这篇文章,你对学习有什么感受吗?
五、学习迁移
学生交流讨论: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读书要“勤奋”、“专心”,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
六、布置作业
(《初中语文第六册教案》人教社延边教育出版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天堂与地狱
- 契而不舍
- 运动会
- 因为有你,这个冬天很温暖
- 三跳运动会
- 绿意浓浓的小草
- 奶奶
- 收获
- 新学期开始了
- 寒假记事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 四五班的人才
- 幸福的纸飞机
- 钢琴考级
- 第一场雪
- 浅析我国企业职业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体系的沿革与启示
- 关于企业青年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点认识
- 基于“沧州好人”培育工作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 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有效措施分析
- 关于染织设计教育的思考
- 我国石油企业纪检工作问题探讨分析
- 浅谈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干部教育经验及启示
- 谈美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和校园环境及文化的建设
- 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 中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审美能力的途径
- 现阶段国有企业降本增效措施研究与弊端分析
- 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关于网络远程教育学校发展规划的分析
-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的路径研究
- 《古风》的思想内容及教学建议_语文论文
- 概括语段中心的三种方法_语文论文
- 段的训练与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_语文论文
- 构成语文教学风格流派的教师素质和修养_语文论文
- 段落阅读教学初探_语文论文
- [标题] 构建小学语文教育新体系的哲学思考_语文论文
- 正确认识和使用现行高中语文教材_语文论文
- 构建语文教育的情感世界_语文论文
- 样例教学法的运用_语文论文
- 《劝学》解说_语文论文
- 构建目标序列优化教学过程_语文论文
- 比较法在说明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_语文论文
- 模糊理论和语文阅读教学_语文论文
- 此时无声胜有声_语文论文
- 步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认识误区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