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过万重山漫想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的思路,指导学生体会方法,培养能力。
2.揣摩语言,概括要点。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理解中心意思。
3.初步了解相似联想和相关联想。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句子,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一、导入课文
1999年,我曾到过长江三峡。当立于船头,看着东流的滔滔江水的时候,应该说浮想联翩的——我想到:这个世界如果真有上帝的话,上帝对中华民族应该说是偏爱的。因为她赐给了这个民族多少秀丽的名山,澎湃的大川。而这山川又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
此时我当然会想到李白,因为在这里,李白曾有过两首诗——《上三峡》:“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鬂成丝。”///《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能重山。”
二、学生感悟这两首诗。
感悟重点:这两首诗所表达的不同心情。
前者表现的是被流放途中的压抑和凝重心情;后者是听到被赦免的消息以后的欢快的心情。
三、解题
“漫”——①水过满。②到处都是。③广阔,长。④不受拘束,随便。⑤莫;不要。
“漫想”——不受拘束地、随意地想。作者驰骋想象,思想活泼开阔。我们从标题可以悟出本文的内容主要是“漫想”而不是见和闻。
明明是过三峡,为什么不直说“过三峡漫想”,而要说成“过万重山漫想”呢?(留存思考,最后解决。)
四、找出表明作者思路的关键语句,理清整体思路。
思考:题目是“漫想”,文章是不是真的就写得很随便呢?有没有一条思路可寻呢?先请大家找出表明作者思路的语句。
统一:表明整体思路的主要语句有:
§2“我们的船开向哪里?是回到往古还是驶向未来?是堕入地府还是飞上仙界?我不知道。”
§3“头脑里一无所有,就在这原始状态的空白中,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
——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
§5“于是,我的思绪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地延展开去。”
§11“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
§14“几百年后,假如三峡无恙,也还会有人从此穿过。”
§16“船已经穿过三峡,我感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
由此可见,文章从进入三峡开始写起,作者穿行三峡,为壮丽的景象所震撼,因而想到第一个敢于穿越并成功穿越三峡的人。由此作者进一步想到了历史上许许多多的“第一个”。不仅如此,作者还联想到“千百年以后”来看今天的业绩,指出人们会崇敬我们的精神的。最后文章在“船已穿过三峡”时收尾。全文按“现实——远古——未来——现实”这样的思路展开,联想丰富,但漫而有序,浑然一体。
五、细究主体部分,理清局部思路。
思考:作者在想到“第一个过三峡的人”的时候,又是按怎样的思路展开的呢?再找关键句。
统一:表明局部思路的主要语句有:
§6“既然有第一个,那么,他穿过三峡是在什么时候?”
§7“那个时候,穿过三峡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呢?”
§8“再想下去,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绝然不是第一个。”
§10“他站立在独木船上,拿起竹篱的时候会想些什么呢?”
思路探究:先想到时间,因为时间越早,工具就越简;工具越简,以前失败的人越多,于是“他绝然不是第一个”就合情合理了。因为没走完的人多,于是精神压力便更重了,那位第一个成功者出发时会想些什么,便很是重要了。前后呈因果关系,这样的联想就更具有逻辑性了。
六、探究思想内容
作者在本文中讴歌的是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期望今天的人们能发扬这种精神,创造更辉煌的业绩。
(如果学生只理解到前面的一半,可引导读第14小节。)
理解题目:为什么不用“过三峡”而用“过万重山”呢?
文章不用“三峡”而取“万重山”之意,目的是突出三峡山势险峻,万山重重的特点,为下文隐喻经历千难万险设下一个伏笔。
找出关键句
(略)
七、总结规律:
爱因斯坦曾经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联想是不是有法可循呢?
三大联想定律:相似律、接近律、对比律。(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记忆论》)
相似联想,又称类似联想、类比联想。由一事物出发而想到与这想似的另一事物。
接近联想,也叫相关联想。由一事物想到与之在时间、空间或性质上相关的另一事物。
对比联想,又叫反向联想、相反联想。由某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反的事物。
“直到今年——五十多岁了,才有机会第一次穿过三峡”、“船出了夔门,忽然落进另一个天地”、“面对这奇景”、“第一个”、“既然有第一个”、“那个时候”、“再想下去”、“那时候”、“船已经穿过三峡”
八、联想训练
圆的联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给未曾谋面的爷爷奶奶的一封信
- 雨夜
- 母爱
- 梦回故乡
- 妈妈,给我点自由
- 那小子真帅
- 我爱您,妈妈
- 机智的鸭妈妈
- 忆“格格”
- 阳光笑
- 希望把“它”变成“她/他”
- 给刘翔的一封信
- 远去吧,爷爷
- 笨拙自有笨拙道,傻人总有傻人福
- 给龙清泉大哥哥的一封信
- 日本艺伎风情史
- 真夫妻,何惧卸妆?
- 解读动漫设计中CG插画的应用分析
- 服务于专业教育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研究
- 笨爸爸只为一个人勇敢
- 职场的松糕鞋定律
- 时间花在哪里,都是看得见的
- 打给上司的“报告”
- 一场人生,几场盛宴
- 动态视觉传达设计中民族元素的具体应用
- 美国大学多媒体使用的启示
- 高校PHOTOSHOP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 怎样把防盗门卖给土著人
- 朋友圈“圈不圈”老公
- 阅读短文及问题设计的命题依据和标准考试研究_语文论文
- 小学阅读教学思维能力训练举隅_语文论文
- 怎样指导学生作语文书头笔记_语文论文
- 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_语文论文
- 关于加大说、读、写训练量的建议_语文论文
- 阅读学与中学阅读教学_语文论文
- 造句训练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_语文论文
-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四偏”_语文论文
- 对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两点意见_语文论文
- 语文课堂“三度”摭谈_语文论文
- 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看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向性_语文论文
- 创设教学活动情境培养学生创造个性——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初探_语文论文
- 语文教学中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_语文论文
- 识字教学的现状与教学对策_语文论文
- 关于几个多音同义词的辨析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