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6
松树金龟子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松树金龟子,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的思想感情。
2、学习观察动物的特点,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学习准确、生动的说明。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观察动物的特点,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学习准确、生动的说明。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设计方案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昆虫学家、作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说明文《松树金龟子》。同学们,你们认识金龟子吗?(教师拿出一只金龟子)这就是金龟子,当然它不是松树金龟子,它是我们这个地方的金龟子。全世界的金龟子大约有三万多种,我国有一千三百多咱。俗称“瞎撞子”,幼虫称为“蛴螬”,也有“地蚕”、“土蚕”、“枋桃虫”等。在我们小的时候,这还是一种美味呢!(教师谈一谈小时与此有关的事情)。它是什么样子的,你仔细观察过它吗?它有什么习性,你了解吗?我想大大概没有。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观察这种动物的,是怎样描写这种动物的。
设计方案二:关于金龟子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我们备课组曾做过一番探究,有说是“金牛”的,有说是别的什么的等,最后通过查资料搞清楚了就是俗语说的”瞎撞子“。也可以用对这种动物的探究作为导语,目的能够激发学生探求的精神和意识。
二、自主学习
朗读课文,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1、读准下列生字
锹炫耀无动于衷打扰鞘翅
2、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无动于衷抑郁仪表堂堂
3、在这篇课文里,法布尔把自己对松树金龟子的一些发现告诉了大家。你认为法布尔有哪些主要发现?它为什么会有这些发现?
4、说明文是一种知识性较强的文体,其目的是让人“知”,因此这种文体在语言上最主要的特点是准确。你能举一些例子来说明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吗?另外,读了本文后,你觉得本文在语言上还有什么特点?(生动)请你结合全文并找了出一些句子,来简要分析一下。
三、探究交流
说明:自主学习分两步走,1——3题为一步,因为这三个题主要是整体感知性的题目,另外也包括了一定的探究的内容,像第3题的最后一问;第4题作为一步。
1、2(略)可让学生把一些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问一问。
3、法布尔的主要发现是:松树多龟子的习性,特别是它的婚恋与发音原理。在说明这些发现的时候,应该具体一点来说。他之所以有这些发现,是他走出实验室的结果,是他走进田野,深入昆虫的生活,进行长期、仔细观察的结果。应该让学生找出一些表现出作者认真、仔细观察的语句来体会、感悟。例:“我抓住机会跟踪它们,观察它们”等。
4、这个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应该作示范,让学生学会一种分析的途径和方法。
(1)语言的准确性。
示范举例:“大多数金龟子嘴里啃着松针,后瓜钩着树枝”,其中的“啃”、“钩”用得就很准确,如果换成了“吃”、“抓”就会大为逊色。再例“点缀着一些白色斑点”中的“一些”起修饰限制作用,如果删去就会影响说明的准确性。
(2)语言的生动性。
示范举例:“松树金龟子长得仪表堂堂,它身披黑色或棕色外,外面闪着金属的光泽……”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金龟子的外形。
说明:对于通过作者对金龟子的关爱之感情来显示出的语言的生动性,是一个难点,学习不易把握,教师应简要的讲一下。为了体会感受语言的生动性,应让学生读一读。
(三)梳理
让学生谈一谈学习了此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从基础知识与情感等多方面进行总结)。
(四)探究性作业:
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称赞法布尔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得利用课余时间,观察一种生物,然后写一篇观察笔记。
说明:此题应该给学生较为充足的时间,并随时抽查一些学生的观察情况,以避免让此作业成为一种形式。
补充说明:
关于作者法布尔的经历应该是很感人的,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对于什么时间介绍,教师应灵活处理,如可放在自主学习的第3个题的后面。
附:板书设计
发现语言
松外形
树生活习性准确
金婚恋生动
龟发音
子死亡
繁殖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和爷爷猜谜语
- “老鼠国”游记
- 狗侦探
- 伟大的妈妈
- 终于放飞的风筝
- “教训”爸爸
- 误会爸爸
- 爸爸的“绿色牙”
- 游浙西大峡谷
- 春游
- 《守株待兔》续
- 可爱的“小白熊”
- 跳皮筋
- 八戒奇遇记
- 假如我有一支神笔
- 简论加快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
- 简析高职化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 浅析杜威的兴趣理论及其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启示
- 浅析创业背景下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
-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英语教学的文化意识培养问题刍议
- 简析拓展高职学生美育新途径的思考
- 试析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 浅析高职院校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制课程群建设
- 浅谈高职法律事务专业实践教学形式及原则探索
- 试论NYP模式的我国高职基础课教师专业发展
- 简论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探究
- 论高职院校数学选修课程体系的构建
- 试析区域经济发展转型视域下的温州高职教育改革
- 浅析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学习策略研究
- 浅析高职物联网专业建设及发展的思考
- 《短新闻两则》教学设想
-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后记
- 邓小平舌战英相
- 将一次企图成功地暗渡──《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记
- 何为“热心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堂实录
- 别了,“不列颠尼亚”
- 不是新闻的“新闻”与没有新闻的“新闻”──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独特构思
- 《短新闻两篇》有关资料
- 香港今昔
- 见证回归,终生回味
- 《别了,“不列颠尼亚”》鉴赏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阅读提示
- 学会用“眼睛采访”,多写实录性新闻
- 解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