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29
游褒山记(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体会叙议结合手法。
教学步骤
一、检查上节的重点词语的用法。
二、积累词义。
(可指定几位学生把自己所归纳的词义及例句抄写在黑板上,并讲解。)
道:①道路②道理③主张④说、讲⑤赶路⑥行政区域⑦通导
名:①名字②出名、闻名⑧说出、说明④命名⑤有名气的⑧名声、威望
然:(1)这样,如此(2)对,正确(3)然而
其:其在文中多次出现,大致分为五类。
(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些。
(2)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
(3)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他(它)的。
(4)人称代词,我、自己。
(5)助词,表反问语气难道,表揣测语气大概。
补充其他用法:连词,表假设。如:兰槐之根为芷,其渐之潴,君子不近。
三、齐读课文,理清思路。
由学生讨论,明确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2):记游山所见及经过。
第二部分(3、4):写游山的心得。
第三部分(5):游山的时间及同行者。
四、讨论叙议结合的手法。
1.问:本文的叙议是怎样紧密相连的?
提示:(1)叙议之间是否有过渡句?(2)作者在介绍褒禅山时为什么特意提到仆碑?(2)作者写游山,只记山洞,为什么前洞略写,而后洞详写?)
由学生讨论后明确:
(1)两部分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三段的开头句于是余有叹焉引起下文的议论,而叹是建立在上段的尾句基础之上的,这两句承上启下,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2)文章一开始在介绍褒禅山时,就特别说明褒禅山亦谓之华山。记仆碑情况又突出花山二字,为后文的议论作铺垫。
(3)记游山,只记游山洞,前洞略写,后洞详写;强调前洞路近、地平、游者众,后洞强调路远、奇险、游者少。两洞对比,为后文议论作铺垫。
总之,本文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二者紧密相扣。记游是议论的根据和基础,议论又是记游的生发和深化。记游为议论埋下伏笔,议论又与记游相呼应,这是本文结构上的特点。
2.作者通过记游,阐述了什么观点呢?作者据仆碑得出了要有深思慎取的态度;通过两洞对比,得出了做任何事都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3.本文即事明理,借游山抒发了内心的感慨。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你对作者这一·感慨的看法。
(本题可由学生自由发言,不求统一。)
五、作业
熟读课文,写一篇读书笔记。
附:全文结构图
说明:本文通过记游,说明无论治学还是做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文章叙议结合,照应严谨,此板书,列出-厂本文记叙所见和议论所感的:主要内容。标明了前后内容间的呼应,记叙和议论间的关系,突出了本文的中心。
课后记载:
第二次备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红色之旅后感
- 小狗狼犬
- 西岭雪山游
- 藏在老胡同里的《新华日报》旧址
- 红色之旅之后感
- 雨中的小公园
- 写景两则
- 春来了
- 校园里的梧桐树
- 愉快的双休日
- 参观合肥市科技馆
- 繁华背后的冷清
- 春
- 我爱春天
- 铜鼓的大山
- 定向越野带着高智商跑步
- 上海SMP公园土坡场
- 定向越野的寻道者郝双燕
- 中国传岩 2015年2期
- 虞山国际森林公园
- 天堂口 瓦纳卡
- 漫漫长途岩与路
- 布道玩转快乐的奔跑游戏
- 岩塞与摩托
- 寻路科西嘉岛
- 绵阳富乐山
- 云端 瑞士
- 固安国际自行车运动公园
- 城郊野地儿
- 杭州德清莫干山
-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 《女娲造人》教案教学设计
- 《种瓜得豆》教学设计
-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 《语文百花园三》教学设计
- 《寄给青蛙的信》教学设计
- 《从天上偷来的火种》 教案教学设计
- 《海水为什么是蓝的》教学设计
-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百花园一 温故知新口语交际和习作》 教案教学设计
- 《飞天梦圆》教学设计
-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
- 《大卫》教学设计 教案
- 语文S版第二册12《轻轻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