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6
周总理,你在哪里
教学要点:
1、理解本文巧妙的构思。
2、体会诗中拟人、反复的修辞方法对表达诗人感情所起的作用。
3、理解诗中破折号和省略号的用法及其作用。
4、了解周总理为革命为人民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领会广大人民对周总理深切的怀念与崇敬、爱戴之情。
教学设想:
1、以读代讲,在读中理解诗意。
2、详细讲解时代背景,可以让学生回家向父母祖父母了解当时的一些情况,以利于学习本诗。
3、指导在课堂上背下全诗。
4、让学生欣赏一些其它怀念周总理的作品,如《大地之子》、李瑛的诗等。
5、进一步体会诗歌的特点。
第一课时
新授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时代背景,了解周总理为革命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领会广大人民对周总理深切的怀念和崇敬、爱戴之情。
2、理清结构线索。
3、朗读全诗。
教学重点:1、2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人,全中国人民都觉得他是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他博学多才,对科教文卫、工农兵商各个领域都给予过具体而及时的指导;他精力过人,在全国各地党委、政府被夺权,公检法被砸烂,军队被严重冲击的情况下,他力撑危局,事无巨细,都亲自处理;他廉洁一生,无儿无女无遗产,联合国破例为他的逝世降半旗致哀。
二、简介人物及时代背景:
1、周总理:
因为时代的原因,学生对周总理的事迹了解的很少,让学生做好预习很重要。课堂上简单介绍一些事件:
(1)周总理生前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为世界和平事业所做的丰功伟绩。
A南开上学时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B长征中的一些故事
C国共两党谈判
D万隆会议
E莫斯科会议等
(2)伟大的人品和简朴的生活
2、写作背景:
1976年1月8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了。他的逝世引起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无限悲痛。——十里长街送总理——1976年4月5日“天安门事件”——1977年1月,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各种悼念活动,尽情倾诉对总理无限的哀思与深情的怀念。《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感人肺腑的优秀抒情诗就是在这个时候创作出来的。由于它以艺术的形式表达了人民对周总理的深厚感情,抒发了人民的心声,因而很快就传诵开来。
3、柯岩:当代女作家
三、学生介绍一些资料(自己准备材料)
四、有感情的朗读,并理清结构
第二课时
体会赏析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朗读中进一步体会诗的内涵、意境。
2、理清本诗的感情和结构线索。
3、在朗读中体会诗中拟人、反复的修辞方法对表达诗人感情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范读
二、理清诗歌感情和结构线索:
你在哪里——他刚离去——找遍整个世界——就在这里——在人民心里
(感情的开端)(感情的发展)(感情的回荡)(感情的迸发)(感情的升华)
三、学生自读体会
四、指导朗读体会感情线所及朗读基调
五、总结结构及主题:
板书:
怀念、寻找——你在哪里
高山
呼应、
总
大地拟人、
理处处不在
森林反复等
永处处在
大海多种
生
整个世界(广)修辞方
天安门广场法的综
在这里,在这里——活在人民心里(深)合运用
对革命赤胆忠心为人民鞠躬尽瘁
主题——为人民鞠躬尽瘁,为革命日夜操劳,人民对总理无限崇敬,对总理深切怀念。
六、自读体会
第三课时
总结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1、理解诗意,体会写作特点。
2、进一步了解周总理的高尚品德。
3、指导背诵全诗。
教学过程:
一、朗读
二、了解写作特点:
1、构思巧妙(以“呼唤”为线索,展开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2、成功的运用了拟人和反复的修辞方法(结合思考练习二)
三、分析练习(参考P13——14)
四、指导学生背诵
要求:按结构提示记忆
五、开展朗读比赛,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说话的能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月 亮 姐 姐
- 开联欢会
- 小狗
- 下雪了
- 我的一家
- 童年趣事
- 我家的小狗
- 老师是一朵母亲花!
- 学骑自行车
- 我最敬佩的人
- 一个可爱的女孩
- 希望
- 玩电脑
- 拔河比赛
- 我爱我家
- 卫生系统防汛工作实施方案
- 水文实习报告
- 泥石流险情预报,预测方法
- 工程水文实习报告与目的
- 胁迫与补偿: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探求
- 2009造价师考试《理论与法规》复习精华汇总
- 三峡工程建设的几个重大创新
- 强烈推荐 预算问题大合集 (经典啊)
- 丹江流域水文特征浅析
- 地下水资源勘查项目设计编写要求
- 造价员应掌握的竣工决算技巧
- 飞来峡水利枢纽水情遥测预报和调度系统
- 水质监测毕业实习报告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 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利弊
- 《十六年前的回忆》 孔子论勇的真义
- 《十六年前的回忆》 海伦凯勒的故事
- 《十六年前的回忆》随堂练习 提高篇
- 《灯光》 写作指导
- 《灯光》 随堂练习巩固篇
- 《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后习题答案
- 《十六年前的回忆》随堂练习 基础篇
- 《十六年前的回忆》 重点问题探究
- 《灯光》 美文欣赏
- 《和田的维吾尔》 老师语录
- 《十六年前的回忆》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讲义 第一讲义
- 《灯光》 美文欣赏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讲义 第二讲义
- 《十六年前的回忆》 李大钊读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