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有成效的课堂教学

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有成效的课堂教学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01

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有成效的课堂教学

21世纪的社会是学习化的社会,学习将成为一个人的终身需要和过程,教育也将从传统的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完成由“学会”到“会学”的转轨,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学观。怎样才能达到“不用教”这个教学境界?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成效?这是长期困扰广大教师的问题。同时21世纪又是信息时代,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的能力。多媒体网络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大的信息资源,特别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为学生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结合我校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我努力地探索着开展有成效的课堂教学的新方式:

一、特色预习,诱导自学

在上新课之前,老师要求学生超前自学。每节课课前的导学提纲则是学生超前学习教材的一座桥梁,教师通过导学提纲帮助学生基本了解、熟悉、掌握教材内容。如教学《跳水》一课时,我对导学提纲的设计力求做到既有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又留有很大的空间让学生开拓:(1)谁在跳水?为什么要跳水?(2)找出描写孩子跳水的段落大声朗读,体会爸爸这样做的好处。(3)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自选造句。(4)收集和本课有关的资料。(5)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把读懂的问题写出来。这种超前自学与过去的预习具有很大的区别:过去的预习只要求学生扫清学习课文的障碍,现在的超前自学则要求学生自己初步读懂课文,理解课文,明白自己还有什么地方不了解。其难度与深度大大超前于原来意义上的“预习”。

二、创情激趣,营造情境。

(1)情景导入。

“凡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如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四册《葡萄沟》这篇课文,是一篇充满浓郁风土人情的游记式文章,语言朴实、流畅,课文“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为主线贯穿全文,主要介绍了新疆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葡萄干非常有名的特点。生动的画面,优美的语言,畅游其间,令人流连忘返,给人以美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课始,教师利用网络技术向学生机播放与课文情景相吻合的动画信息:新疆民歌响起来了,葡萄园里的葡萄成熟了,一大串一大串的沾着露水的葡萄就挂在枝头,五光十色,色彩斑澜,让人垂涎欲滴,学生几乎闻到了葡萄又酸又甜的味道,摘到了可口的葡萄,都兴奋不已,对学习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浏览资料。

多媒体网件中的“资料室”里有色彩纷呈的图片、浅显易懂的文字以及充满动感的动画以及相关网站。学生可根据语文教学内容确定浏览主题。如《葡萄沟》一课,资料室里有大量介绍葡萄沟的资料,还许多葡萄沟和葡萄的图片,学生一点击进去,就看见了各种品种,各种颜色的葡萄,心情激动,兴高采烈。多媒体网络向学生呈现丰富多采的教学信息,营造了一种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能缩短学生的认识和客观事物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3)自学生字。

多媒体网件中的“小字典”里有每个生字的读音、书写笔顺、部首、近反义词、同音词、组词,以及相关成语等资料。学生在自学生字时,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信息,进行学习。如:《做风车的故事》一课中的“惯”字,笔顺容易写错,学生只要点击“播放”按钮即可看到“惯”字的书写过程。经过测试,该字的书写正确率全班达98%。“小字典”里还有每个生字的相关成语,因此学生在学字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成语。如《亲人》一课中“及”字,学生通过搜索,查到三个有“及”字的成语:望尘莫及、措手不及、力所能及。

多媒体网络便捷的搜索方法和丰富的信息,不但使学生学得趣味盎然,而且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使学生的学习成效显著。

三、提出问题,合作探讨。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认为,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它们分别是合作、竞争和个人学习,其中最佳情境就是合作学习情境。

教师在学生浏览大量学习信息后,引导他们进行交流。然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如《月光曲》一文,师生经过筛选、优化组合后提示主要问题: “贝多芬进入了茅屋以后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月光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皮革匠为什么仿佛看到了大海?这和《月光曲》有什么联系吗?”由此,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围绕这三个问题在网络谈论区进行探讨。

如,某一小组选择第三个问题“皮革匠为什么仿佛看到了大海?这和《月光曲》有什么联系吗?”然后点击鼠标,进入相应的网页中进行自主学习。网页上不但有丰富的文字资料、精美的图片、优美的朗读声音,而且有激发学生思考的提示语。例:当学生读完课文后,点击“提示语”按钮,荧屏上出现这样的提示:“听《月光曲》,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随后学生在网络上欣赏《月光曲》,每个人都闭上了眼睛,感受那迷人的景象。学生的发表欲在网络环境中似乎特别强烈,有的说:“我仿佛看见了月光照射在大海上,大海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那么平静,平静得好像一面镜子。”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了月亮正穿过微云,向上飞去,越飞越高,好像要飞到天的最高处一样。”有的说:“我仿佛看见起了大风,海面变得起伏不定,波浪一个接一个拍打着岸边的礁石,那声音可响了!”……学生的想象好像插上了翅膀,迸发出可贵的创造火花,并且很自然地了解皮革匠仿佛看到大海的原因,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实践证明,合作学习能通过优势互补促进智力的发展,也能使能力较差的学生在群体优势中,借鉴学习思路,从而更正确地深入认识自身的特点,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策略,学会如何学习,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有效手段。

四、点拨释疑,深入理解。

课堂活动过程中,学习者展示各自的认识与看法,通过不同视角观点之间的相互砥砺与补充,完善、加深对课文内涵的认识。这一阶段是信息的深度加工阶段。

如,《三棵银杏树》一课,在交流反馈阶段,有的学生提出:“作者为什么觉得弯曲古怪的枝干很美?”教师在图片库中调出相应的画面让学生欣赏,再配以充满情感的讲解,使学生深深感受到那支干样子虽然弯曲,但很特别,在“我”的眼里是美的。而且赤裸的支干上生出无数小粒,像牛的奶头,是那么有趣。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学生通过多次的诵读,悟出了枝干直而怪,给人以无穷的乐趣,并把枝干那古怪有趣的感觉给读出来了,并在读、赏中理解了“赤裸”一词。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教学是艺术,课堂教学的艺术要创设有充分发挥余地的教学情感,用多媒体网络展现生活中图画、音乐、色彩、动作、实物,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起学生情感反应。

再如,课文第七自然段描写了扇形的黄叶被风吹起像一群黄蝴蝶飞起来的情景。当学生读到“等到黄叶落尽,三棵老树又赤裸裸的了。弯曲得很古怪的支干上,偶尔有一两只鹰停在那里,好久好久一动不动,衬着蓝天,像一幅古画。”时,不禁发出疑问:“为什么说赤裸裸的银杏树像一幅古画?”他们通过留言板向老师询问,教师向学生展示两幅画:一幅是古朴典雅的中国画,一幅是色彩艳丽的现代画。教师让学生细细体味这两幅画给人的不同感觉,再读读课文,体会作者为何要这样写?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欣赏画面,诵读课文,明白了课文所描绘的画面和中国画一样具有宁静、古老的感觉,此时他们已深深体会到了课文所蕴涵的美妙意境,使多媒体的使用起到了开拓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的功效。

五、在线测试,及时反馈。

要使学生自信学习,很大程度依赖于教师的评价。通过评价不仅让学生了解自己与目标要求的距离,而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习自信心。多媒体网件中的“测试区”里有许多不同题型的习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选择相应习题,做好后通过网络发送到教师的“批阅区”。教师则通过网络浏览及学生发送上来的习题进行评价。教师中肯的评价,使学生感到教师态度诚恳,进而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以良好的心态进入学习。多媒体架起了老师和学生心中的桥梁,使师生情感沟通融洽,课堂教学气氛活跃。

六、拓展学习,建构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意义建构是学习的目的,它要靠学生自觉、主动地完成,教师和外界环境地作用都是为了帮助和促进意义建构。多媒体技术由于提供界面形象逼真,学生在网上浏览、制作小报、网页的过程,本身就是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这些知识完全由学生主动探索、相互协商建构而成,其价值远远超过教师在传统课堂上灌输。

例如,学生学完《月光曲》这课,我引导同学们在网上查找《月光曲》《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欢乐颂》等乐曲,收集关于贝多芬的故事,开一场“走近贝多芬”的专题音乐会。有一位教学专家认为:构建小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不是靠给学生灌输系统的语文知识,而是要靠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来积累语言材料,积淀语感经验。因此利用多媒体网络环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成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及操作能力,还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能充分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后悔的事
一句名言的启示
游南湖公园
勇于挑战
童年趣事
我“恨”爸爸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永不凋谢的花
一起合作
童年趣事
想起那件事
我爱我家
大宗潭风景区导游
寒假趣事
《西游记》与我
湖南省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与研究
推进丹东临港产业集群战略意义研究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中国券商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序列分析在辽宁省GDP预测中的应用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探讨
浅析农村商业银行贷后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食品安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
新型开放格局下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财会基础管理的加强分析
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与分析
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管理的现状、改革及完善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成本核算浅析
自然文化遗产资源产权的经济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中内蒙古的发展定位与对策研究
新旧语法教学体系差异概述(下)_语文论文
“从”有“率”义考_语文论文
新时期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理论研究概说_语文论文
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多元化走向_语文论文
试论语文习惯的养成_语文论文
开启语文教学的钥匙_语文论文
课文阅读教学的提问设计和思维训练_语文论文
开展语文活动课_语文论文
比较阅读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_语文论文
高考语文测试的几点启示_语文论文
“一多二精”语文诵读试验述评_语文论文
“一三二”语文教学法初探_语文论文
紧扣重点训练到位_语文论文
开放性----语文教学现代化的重要选择_语文论文
新旧语法教学体系差异概述(上)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