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活动式网络主题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活动式网络主题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03

活动式网络主题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内容摘要:活动式网络主题阅读教学是在语文研究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以及活动课程的一些优势,实现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整合的具体体现形式。

关键词:网络、阅读、收集、整理、探究

活动式网络主题阅读教学模式有别于过去的单一学科教学。在网络世界里,教学的空间得以无限地扩展,浩如烟海的语文信息可以开拓学生思想的天空,学习主体的个性化会得到更大程度上的尊重,过去学科教学功能窄化的倾向得以避免,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按照自己兴趣、需要,自主地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会检索、分析、研判所需信息,从而获得新知,而教师也再难以垄断信息资本,和学生一同成为信息的海洋中的游泳者、探求者,教师的教体现在“指导”上,精心组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有助于建立师生间民主、平等的新型的教学关系。

下面以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二册(人教版)《世纪宝鼎》为例谈谈具体的实践与思考:

一、过程和资源

(一)课前收集信息

如何使学生在无其不有的网络世界中撷取有益养料,做到有的放矢?如何给孩子们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起个示范、榜样作用,做到科学引领?我和信息课教师进行了大胆、有益的探索--开发专题性学习网站。它的门类涉及到语文、数学、艺术等学科。给人的第一感觉是透出的历史的厚重,就像标题所说的那样——这是一个了解鼎、了解鼎文化的窗口,共有六个板块:走进课堂,鼎的演变,名鼎鉴赏,话鼎论史,遗迹文化、网络资源。让好的网络资源大家共享!

课前准备阶段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查阅大量的有关世纪宝鼎的信息资料,初步了解鼎、联合国等相关知识。首先,创设情境,学生产生较强的探究欲望,提出了一大堆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肯定,并从中筛选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供学生在课堂上研究。如:鼎是什么?世纪宝鼎是什么样的?有什么象征意义?……这些问题该怎样解决呢?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形式,驱使学生通过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多种途径,千方百计地收集查阅了大量有关世纪宝鼎的信息资料,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兴趣和能力。接着又开展了“世纪宝鼎知多少”主题活动,学生根据要求对自己已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世纪宝鼎知多少”主题活动交流资料举例:

①1995年10月21日下午,国家主席江泽民和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了中国向联合国赠送“世纪宝鼎”揭幕仪式,并先后致词。500多名联合国工作人员、纽约侨界和留学生代表以及外国朋友出席了在联合国公共大厅举行的气氛热烈的揭幕仪式。

②坦桑尼亚发行了一枚以我国赠与联合国的世纪宝鼎为内容的明信片,邮票是世纪宝鼎。

③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从地下发掘的商代大铜鼎,确凿证明我国商代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长方、四足,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

④卢银涛的作品有立在联合国的“世纪宝鼎”,见证香港、澳门回归历史的“香港宝鼎”、“澳门宝鼎”,立在拉萨的“民族团结宝鼎”。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庆典之际,中央政府向西藏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矗立于拉萨人民会堂广场,象征民族团结和西藏各项事业鼎盛发展。

……

(二)课中研读探究

此环节充分体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重中之重。目的在于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边读边结合信息资料并用概括的语言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从而深入了解世纪宝鼎的精美艺术和深刻寓意,体会中国人民对联合国和新世纪的美好祝愿。

学生自学充分暴露学习困难后,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运用有从价值的信息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信息时代的“超媒体”阅读,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阅读,从抽象化的文字扩展为图片、声音、动画、影片,使阅读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在专题学习网站《世纪宝鼎》中“走进课堂” 这个板块里,有课文内容、难句解析、赠宝仪式、联合国。它可以较好地引领孩子们自主地去读文、学文。“鼎的演变”这个板块里,可以跟随语言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追根溯源,像一位考古学者一样,走进“二里头文化期,殷墟时期后段,铜器起源与青铜时代断代”等各个时期,了解到鼎的发展变化。 另外,从这几段文字表述中,学生不难看到“长江中下游,楚文化的发源地,荆州楚墓,湖北枣阳九连墩战国楚墓、车马坑、夫妻墓”等字样,被称国宝级的鼎原来在几千年前就在我们所生长的这片土地上诞生的呀!不由得学生会从心底产生一种自豪与骄傲!同时,对鼎自身的发展演变过程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这种“超媒体”的阅读方式,使阅读与感受、体验结合在一起,将阅读的触角伸向更广袤的空间,便于学生去探索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超媒体”阅读,对自己研究的问题已经有了初步的结果,心中已经有了丰富的语言和情感的积淀。这时我组织学生围绕自己研究的问题进行精读品味,在精读品味中注意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并及时点拨。如学生在汇报“为什么说世纪宝鼎的整体结构、艺术造型和纹饰配制,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时,我首先让学生把有关的课文内容读出来,接着通过观察网络教材中提供的图片、影片,引导学生说出世纪宝鼎与中华历史文化的联系,这样通过图文对照,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生动传神,对学生进行语言的熏陶。然后通过网络教材提供资料:“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核心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艺术成熟期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艺术品。” 学生通过阅读、交流很容易地读懂了这个问题。最后我还充分利用网络教材进行渲染激情:“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呢?”生:“我想到了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感到自豪!”“你把这种自豪感读出吗?” 此时学生通过品读,把自己对世纪宝鼎的理解、感悟和情感通过朗读尽情地表达出来。

学生在随后的交流中纷纷发言。

生1:通过上网我知道了鼎的演变过程……

生2:我通过读课文、查阅社会书、上网,综合在一起,理解了为什么说世纪宝鼎的整体结构、艺术造型和纹饰配制,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生3: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成为比其他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

生4:我通过上网了解了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它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制止侵略行为”“促成国际合作”等。我还下载了一些国家赠送给联合国的礼品图片。(出示彩色图片)卢森堡赠送的雕塑“不要暴力” ,日本赠送的和平钟,中国赠送的巨型挂毯“长城”……都表达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向往。

在教学中,笔者始终抓住一个“读”字,引导学生自由读、探究读、合作读、体会读,边读边利用已获取的信息,探究、感悟世纪宝鼎的精美艺术和深刻寓意。在此基础上,巧妙地引出“设计者”“介绍者”等诸多鲜活角色,在学生面前展现出从礼品设计到介绍的广阔空间,创设情境,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定准角色,揣摩行动。而要当好角色,必须以情境为背景,以课文语言为依据,但决不是简单地移植,更不是机械的套用,而是融入了精神活动后的自由选择和自由组合,在他们对语言新的组合中,原有的课文语言已经转换成了他们的言语作品,变成了语言和精神同构的心灵成果。

(三)课后活动体验

对于一个专题的学习,一节课或一篇文章是不够的,随着学生知识层次、年龄的增长,以及外界生活环境的发展变化,对于一个问题看法,也在时刻变化。本节课着重培养学生掌握收集、整理相关信息的能力,增进学生对中国鼎文化的了解,感受中华文化的光辉灿烂。

为了更好的展示学生的学习收获,抒发自己的情感,老师和同学共同制作了“探寻中国宝鼎专题论坛”,学生在论坛上尽情留言。活动课上,师生共同浏览论坛上的留言,相互点评,回味世纪宝鼎,引入活动主题:利用网络深入了解中国鼎文化。我选取了六个较好的网站供大家参考,存在“中国宝鼎专题论坛”中的“相关网址”这一栏目中。请同学们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较好的学习途径,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新的有关鼎的知识,并把它存入论坛中的“网络中的中国宝鼎”这一栏目中。在查找过程中,可以随时把自己的收获发布于论坛中。通过上论坛交流,网络收集资料,一方面可以获得新知识,同时也可纠正学生把学习时间仅仅看作是课内,参与者也仅仅只有自己的错误观念。汇报收集到的资料后把自己的感受发布在论坛中的“心目中的中国宝鼎”这一栏目,并朗诵感言。学生上专题论坛,在看了别人的所得后,相互一下感受,并利用网络发表自己的感受,相互交流。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让学生加深印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最后我们将学习成果制作成powerpoint进行展示,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培养能力。

二、体会与思考

这种基于网络条件下的活动式主题阅读是以网络为平台,以主题为圆心,以学生为主体,以获取信息为路径,以教师所立目标为导向,以评价为约束的全新的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完全打破了以往那种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老师按部就班地讲——学生无动于衷地听——老师不分主次地发问——学生心不在焉地回答——老师“交”给学生一堆标准答案——学生如获至宝地收下——老师选编试题回收标准答案——学生将“保管得好好的”答案还给老师换个好看的分数;并创立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教师设计学习主题——学生以组为单位,并根据组员的兴趣选择学习任务,分工合作,并与其它组形成竞争——学生自主地选择好学习内容后,上网去检索、筛选、分析、研究所得的信息,从而获得新知,形成判断——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利用幻灯片或网页的形式进行展示、交流——学生写学习收获、体会——教师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过程、方法与结果,并加以总结深化。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变化:教师已不是简单的知识的传授者,信息的垄断者,更是学习共同体中积极的参与者和帮促者,而且教师的角色也在频繁地转换中。为了使学生能更快适应自主学习的方式,教师也要不断转换辅导策略。教师是信息资料的代理者,承担着主题学习网站信息资料适度代理的工作,建立了与主题学习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源。教师是协作学习的组织者,设计有价值且网络资源丰富的学习主题,根据互补原则将一个班分成10个协作学习小组,帮助学生选择研读的角度。教师鼓励接纳小组同学的意见,愉悦地开展学习。教师是情感体验的支持者,给予学生情感上的支持,当学生碰到难题时,教师可作适当地点拨;当学生遇到障碍时,教师同他一起扫除障碍;当学生失去信心时,教师要及时激励他,帮助他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当学生取得成绩时,教师要给予表扬。教师同样是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与学生共同参与主题阅读学习,一同成为信息海洋中的游泳者、探求者。

学生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容器,他们也成了是信息的拥有者,信息的选择者和信息的加工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阅读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团体合作精神协同发展。不仅如此,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网络为依托,带着具体的目标,主动参与,自主设计学习步骤、自行选择学习资源,自我激励、自我评价,同时将自己的特长和风格融入自己的学习过程中。而且高中学生自我实现欲正强,他们在自主学习中逐步提高学习的责任感、自我管理能力与信息文化素养,为终生的自主学习作准备。

总之,《世纪宝鼎》活动式网络主题阅读充分利用了丰富的网络资源,以及活动课程的一些优势,收到了传统教学模式中难以达到的效果。当然,由于本人的经验及理论素养所限,这次活动过程中也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组织讨论时,有些学生无法投入讨论当中,有相当部分同学的电脑操作水平和制作课件或网页的水平急需提高。同时,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进行语文活动式网络主题教学对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除了把自己也当成学习者之外别无它法。与此同时,我还感受到:教师孜孜以求的学习态度、贴近现实的学习体验、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还有因不断学习而带来的乐观自信将作为珍贵的隐性课程资源对学生施加影响,教师在成为一个终生学习者的过程中逐步将学生引上具备自学能力的终生学习者之路。

作者简介:杨亚丽,女,湖北省枣阳市第二实验小学语文教师,2004年荣获枣阳市优秀教师。1997年任教以来,先后承担了“小学语文学法指导实验”(中央教科所)、“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实验”(襄樊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验”(中央电教馆)、“发展与创新实验”(小语学会)等课题实验。积极参加湖北省“五优”评选活动,2003年电教设计《赵州桥》、脚本设计《赵州桥》分获襄樊市一等奖(省二等奖)、多媒体教学示范课《赵州桥》获省二等奖,电教论文《网络环境下的语文个别化教学探索》获省三等奖。另有数篇论文获国家级奖。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游南湖公园
我爱我家
《西游记》与我
勇于挑战
童年趣事
一起合作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童年趣事
后悔的事
一句名言的启示
永不凋谢的花
大宗潭风景区导游
我“恨”爸爸
寒假趣事
想起那件事
“一带一路”战略中内蒙古的发展定位与对策研究
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管理的现状、改革及完善
中国券商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然文化遗产资源产权的经济分析
食品安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
新型开放格局下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成本核算浅析
推进丹东临港产业集群战略意义研究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时间序列分析在辽宁省GDP预测中的应用
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与分析
湖南省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与研究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财会基础管理的加强分析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探讨
浅析农村商业银行贷后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新旧语法教学体系差异概述(上)_语文论文
“一多二精”语文诵读试验述评_语文论文
试论语文习惯的养成_语文论文
新时期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理论研究概说_语文论文
紧扣重点训练到位_语文论文
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多元化走向_语文论文
“从”有“率”义考_语文论文
“一三二”语文教学法初探_语文论文
比较阅读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_语文论文
开放性----语文教学现代化的重要选择_语文论文
新旧语法教学体系差异概述(下)_语文论文
高考语文测试的几点启示_语文论文
课文阅读教学的提问设计和思维训练_语文论文
开展语文活动课_语文论文
开启语文教学的钥匙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