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3
课堂教学改革难题及对策分析之二:表扬越多越好吗?_语文论文
【会诊课改新课堂】
记者日前在新课程教改实验区听了几节课,虽然课堂让人感觉耳目一新,但总觉得欠缺点什么。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于是有的教师便无论学生表现如何,都一味给予表扬。
这是一节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老师问一个学生:“这个图形有几个角?”学生回答:“两个。”老师表扬道:“棒极了,说得太好了,大家为他鼓掌。”伴随着热烈的掌声,教室里响起“嗨、嗨、嗨,你真棒”的夸奖声。记者看到,一堂课下来,学生的脸上被贴上好多金星,看起来像唱京剧的。据了解,目前这种教学方式在实验区很流行。
教师普遍采用这种方式教学,究竟出于什么考虑?一位教师说:“传统教育似乎总是一味地批评、指责、否定学生,使学生缺乏自信心。所以,这次课改提倡多鼓励学生。哪怕只有一点点成绩,我们也要表扬,只要有一点点进步,我们也要鼓励。”“嗨、嗨、嗨,你真棒”,就是“表扬促进学习”?那么,教师对学生笑一笑,点一点头,是不是表扬呢?教师们普遍认为,笑一笑、点一点头的鼓励方式力度不够大,只有鼓励的力度越大,学生们才会越积极。
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有的教师采取滞后评价的办法,于是出现了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少评价甚至不评价的现象;有的教师提出评价应以鼓励为主,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好”声一片,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一概以“好”、“很好”进行笼统地评价。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使学生形成模糊的概念,对学生的错误结论不加以纠正,模糊的概念不置可否,这实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欠缺。
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坚持正面引导,这本没有错,但是一节课上如果处处都是“你真棒”之类的表扬话语,把表扬的方式变成一种表扬公式,就会令人心中很是不安。这样的表扬鼓励究竟能有多大作用?送学生小红花、小卡片如同商家在搞有奖竞猜活动,如果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无论学生对问题回答得如何,都会得到教师的表扬,久而久之,学生变得很浮躁,他们还会在乎表扬吗?还会稀罕那些小红花、小卡片吗?
对于这种情况,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认为,一味表扬,正如一味惩罚一样并不可取。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并不会起到鼓励的作用,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
我们不妨再听一听教师们的见解和评价:在学生发言时,不作倾向性评价是对的,但在总结时应作点评,面对学生不同的见解、不同的理解,教师要有具体的意见,鲜明的观点,准确的答案。江苏一位教师认为,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应只是一味地“喊好”,而是要赏识学生,不断地唤醒、鼓舞、激励学生。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尤其是在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时,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但是,赞赏也应该有个“度”,千万不可滥用,如果只要学生发言就说“棒极了”、“真聪明”,这样的赞赏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超值的嘉奖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惰性。而且,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定要认真指出来,客观的评价才能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奥运畅想
- 友谊万岁
- 鲁班老人檀木椅
- 非常爸爸
- 20年后的“新型流星说”
- 虚惊一场
- 妈妈,对不起
- 哎,星期二!
- 故事,让他如痴如醉
- 叹息的背后
- 遥控机争夺战
- 我到了两千年后的世界
- 生活就像五味瓶
- 微风脆铃
- 我家的“另类宝贝”
- 法史学论文论口述史方法与教育史学研究
- 西周的法律制度是什么样的
- 法史学论文检察机关“初查制度”探究
-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
- 法史学论文李贵连法史学的“十五字”箴言
- 法史学论文指导罗马法制度
- 秦朝的法律制度
- 变与常近代法律制度建构的历史观照
- 法史学论文论受贿犯罪未遂与既遂的基本问题
- 入径与出路法律哲学的历史如何展开
- 法史学论文大陆法系的法律制度
- 法史学论文“潜规则”的法理学分析
- 法史学论文信息时代公共领域的结构与功能
- 法学辅导夏朝的法律制度
- 商朝的法律制度是什么样的
- 作文教学实录
- 解读鲁迅小说的一把钥匙——《呐喊》自序
- 《邹忌风齐王纳谏》教学实录
- 《羚羊木雕》案例探微——《羚羊木雕》案例探微
- 《摆渡》教学设计
- 语言运用之句子的衔接连贯教学设计(高二用)
-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实录
- 麦琪的礼物
- 《门槛》教学设计
- 动词谓语的价——古诗文阅读指导
- 为你打开一扇门
- 胡同文化
- 小橘灯
- 《天上的街市》实录
- 综合实践活动:我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