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精心设计提问,培养表达能力_语文论文

精心设计提问,培养表达能力_语文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精心设计提问,培养表达能力_语文论文

 

中高年级每篇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可视为互相衔接、不可分割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借助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第二阶段是借助对内容的理解,掌握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遵循叶圣陶先生“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引导,俾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的语文教育思想,在阅读过程第二阶段中抓住重点句段精心设计提问,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有效措施。下面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种做法。

一、凭借对内容的理解设计提问

理解和掌握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提问的角度变了,提问的内容变了,提问的难度也就变了,因此,训练必须紧紧凭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来进行。

如《穷人》一课中,渔夫听到妻子说邻居西蒙死去的消息后,作者凝聚笔墨对他进行了一段细腻的刻画:“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你看怎么办?……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提问设计:

1.作者写了渔夫的哪些动作?

2.作者写出了渔夫表情上怎样的变化?

3.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现什么?

4.作者又借表现的内容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几个问题设计的目的在于紧紧围绕渔夫这个典型人物,从“怎样写”的角度,引导学生的认识由分到总,由表面及本质,由内容到表达,由渔夫到作者。问题1、2,是分开和表面的认识;问题3, 总起来认识作者表现了渔夫具有怎样的个性品质;问题4, 最终认识作者赞颂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由个别段落领悟和掌握到了具有普遍意义的运用语言文字的层次和方法: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再如《捞铁牛》一课,在第2 自然段里写了怀丙说的一句话:“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提问设计:

1.结合学过的课文内容说一说,在这句话里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好在哪里?

2.读下面的句子,跟课文中的原句比一比,哪种写法好?

怀丙说:“让我来捞。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拔上来。”

(点拨:①“试试”与“捞”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课文中为什么这样写?②“送回来”与“拔上来”的意思一样吗?课文中的写法好在哪里?③课文中的写法表现了怀丙是怎样一个人?)

掌握遣词造句的方法是中年级语言文字训练的重点之一,而用词准确又是学生必备的语文能力,以上设计就人物的一句典型语言的写法,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样几点:

第一,用词语写话,要与人物所处的场合结合准确;第二,用词语写话,要能准确地体现人物的身份特点;第三,用词语写话,要能准确地反映出人物的内在品质;第四,用词语写话,还要准确地表达出自己寄予的思想感情。

二、凭借句子间的联系设计提问

一篇课文中句子间的联系,表现了课文内容的联系,也是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有机衔接。

如《灯光》一课中,“多好啊!”这句话前后几次出现,在课文中起着特定的作用,可设计以下提问:

1.“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每次都是在怎样的情景中写到的?

2.作者后两次重复这句话分别为了表现郝副营长的什么?

3.几次重复中,作者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以上三个问题都是紧扣“怎样写”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辨清每次重复的作用中一步步领会语言文字运用的技巧。

再如《飞机遇险的时候》一课,在第3 自然段中描写周总理的几个句子构成了让伞包的生动场面,挑出其间4处动作描写, 可设计为以下几问:

1.找出描写周总理让伞包的句子读一读,用“△”标出写了他的哪些动作?

2.找一找作者又在这些动作的前面分别用了哪些词语,用“~~”画出来;再读一读,你有什么体会?

(启发举例:“站起来”前面用了“立刻”,“跨到”前面用了“几步”,引导体会句子的生动。)

3.读了这些句子后,你觉得周总理是怎样一个人?

这些提问,虽然有的设计照顾到中年级的特点侧重于运用词语的理解,有的设计从高年级的要求出发侧重于句、段联系的领悟,但是都针对同一个训练目标——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经历阅读过程的第二阶段。

三、凭借事物间的某种联系设计提问

有些课文中存在着有某种联系的几类事物,这种联系既是作者布局谋篇的参照,又蕴含了行文的清晰脉络,还成为抒发思想感情的“生发点”。缘此设计提问,对于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表达是十分有益的。

如在《白杨》一课的结尾自然段里,仅仅两句话中便写到了爸爸、两个孩子、火车、风沙、高大的和小的白杨树,分析其中的联系可设计以下提问:

1.本自然段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2.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了一丝微笑”,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3.两句中都写到了白杨树,它与作者要赞颂的人物有什么关系?

4.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在写白杨树的语句中表露出来的,想一想,这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方法?

再如《跳水》一课的第4自然段,突出写了孩子十分危险的处境,从该处境中交错复杂的多种关系着眼,可设计为以下提问:

1.作者在写孩子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时,抓住了哪些具体的联系?

(点拨:①猴子起了怎样的作用?②孩子是怎样想的?③与水手的大叫有没有关系?④十分危险的境地还与谁联系着?)

2.作者从这些具体的联系中分别写出了孩子怎样的危险?

3.在表现孩子处境危险上,你认为哪些词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四、凭借布局谋篇的特点设计提问

每篇课文的组织结构都是作者精心安排的,如何开头,怎样结尾,中间按什么顺序叙述,在哪里插叙,在哪里议论,都凝结着谋划者的匠心。作者的思想感情又恰恰是按照这样的组织结构运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因此,利用恰切的提问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课文组织结构的特点,对于语文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如《苦柚》一课中“小姑娘说什么也不肯要,把100元还给伯父,提起空筐,飞快地消失在人流中”一段,立足整篇,可设计如下提问:

1.作者在此自然段中这样写小姑娘,对故事的继续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点拨:①伯父怎样赞叹?②“我”留下了怎样的记忆?③周围看热闹的人们又变得怎样了?)

2.作者写出了卖苦柚的这一结局,目的在表现谁的什么?

3.作者用“说什么也不肯要”,“提起空筐”、“飞快地消失”这些词句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问题1是启发学生理解该自然段在整篇中的承上启下作用, 正因为这样一写才把故事推向了高潮,使全篇臻于完美;问题2 是引导深化认识,小姑娘由诚实的说柚子味苦,到慷慨倾筐相送是高尚心灵的表现,这正是要学生再认识到的一层;问题3 是鉴赏品味作者把赞颂的情感凝聚在朴实的文字里的写作艺术。

再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结尾处两个自然段,可针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设计提问。

1.从“第二天早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一句里,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作者这样描写死后的小女孩又是为了什么?

3.作者在文章结束句的开头写道“谁也不知道”,特别强调了什么?

4.课文写了这样一个结尾,你觉得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点拨:①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诉说;②对黑暗社会的揭露;③对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等。)

问题1、2、3, 都是根据具体的词句指导学生仔细体会作者深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最后一个问题是鼓励学生统观全篇后见仁见智,说一说学习写作方面的收获。

突出课文中重点句段的理解,把握住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来设计提问,一要有一个可靠的基础,由此能顺利地引导学生实现从理解内容到掌握表达形式的转折;二要有延伸的适当坡度和难度,让学生由浅入深,拾阶而上;三要教给方法,每一处训练都应让学生从作者那里悟到自己能用得上的写作知识。这样,关于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训练便落到了实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们的教学楼
詹天佑纪念馆导游词
法国梧桐树
血汗长城
黄鹤楼
鲁迅故居
小蚂蚁
好孩子
九峰公园
黄龙导游词
黄山风景区导游词
九寨沟导游词
胜似亲人
一件好事
妈妈,你休息一会吧!
简述英国要求中小学教师获硕士学位
谈儒家伦理道德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
废旧材料电石灰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粒子滤波在GPS 动态滤波中的应用摘要
支票的托收手续
机电一体化粉体精密计量装置及控制系统的设计
投产博苏化学新异氰酸酯工厂
房屋出售一年有余 卖方无权要求返还
新疆生物质能源工程“破茧待出”
让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数学课堂闪光
反收购模式的差异和趋同比较分析
浅析三本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供应链融资风险分析模型的构建策略分析
孔子学院: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品牌
谈完善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细节
《邮票齿孔的故事》 重点字词
《动手做做看》 教师语录
《动手做做看》 知识点精析
《动手做做看》 整体阅读感知
《邮票齿孔的故事》 重点句子探究
《动手做做看》 课文相关
《动手做做看》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动手做做看》 重难点分析
《邮票齿孔的故事》 整体阅读感知
《动手做做看》 考点练兵2
《北京亮起来了》 范文习作
《邮票齿孔的故事》 重难点分析
《动手做做看》 范文习作
《动手做做看》 重点问题探究
《动手做做看》 考点练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