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09
电教手段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_语文论文
一、运用电教手段,导入新课
拉开新课帷幕的方法有许多。如引人入胜的描述,扣人心弦的故事,引人深思的提问……但根据教材特点,恰当地运用录音,幻灯等创设情境,则能在较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上课伊始,我出示自制灯片:列车将开动,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亲人挥手告别的情景。然后,用富有吸引力的语气深情地讲述:这是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胜利完成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光荣任务,凯旋回国。这时,他们已踏上了归途的列车,战士们一个个从车窗里探出身子,挥动着手,望着成千上万前来送行的朝鲜亲人,满含热泪,深情地喊:“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学生被老师讲述的故事深深吸引着,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教师顺势设问:“志愿军战士为什么称朝鲜人民是亲人呢?称朝鲜的土地为亲爱的土地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教学便从这里开始。
二、运用电教手段,突破难点
小语阅读教材,都是经专家精选的,文质兼美的文章。由于学生见识有限,有些课文的内容学生不易理解,沿海的孩子不知《草原》的辽阔,内地的孩子较难理解《海底世界》,农村的孩子较难领会鲁迅笔下的“高墙院子上四角的天空”。北方的孩子很难体会《瀑布》那“如烟、如雾、如尘”的意境,课堂上往往出现“启而不发”的场面。如果运用电教手段,给孩子们创设一个认识、观察事物的良好条件,教学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学《瀑布》一课,对瀑布声音的认识、理解,可通过播放“浪涌岸滩,风吹松林”的录音,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达到叶圣陶先生指出的“入境始与亲”的境地再通过瀑布录像,化远为近,化虚为实,让学生认真观察,细细品味。那“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好像一座珍珠的屏”等理解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又如教学《詹天佑》一课,讲到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铁路时,我运用抽拉灯片演示火车行进过程,形象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学生不仅明白了课文内容,更钦佩詹天佑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才能。
三、运用电教手段,理解词语
理解词语的训练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基本的训练。理解词语的方法有许多: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等。但教学中往往出现教师用语言表达而学生的认识仍不够清晰的情况,此时,若恰当地用上电教手段,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学生对“追上去”“迎上去”不大理解,可设计活动灯片,通过观察动片让学生明白:小蝌蚪面对面向鲤鱼“游”过去叫“迎上去”;小蝌蚪从乌龟后面朝同一方向“赶”上去,叫“追上去”。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直观地理解,品析了词义,语言训练也就到位了。
此外,阅读教学中还可利用抽拉灯片指导背诵,如教学《狐假虎威》一课可用动片演示:狐狸和老虎怎样向森林深处走去?百兽看到了都吓得怎样?学生边看边说边记。也可制作或填空或比较句子的文字灯片,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这样既加大了训练密度,又加快了信息反馈的速度,进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阅读教学中电教手段的运用,仅仅是“手段而已”。它是根据教学目的采用的,必须从实际出发,因人因材因时选用,并与其它教学手段相结合,促进课堂教学最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看克隆
- 盛开在人们心中的莲
- 小学生上网利弊谈
- 未来的桥
- 江南可采莲
- 莲之泪
- 我看网络文学
- 我看克隆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 我看克隆
- 我看克隆
- 我要克隆塞尚
- 唐诗中的“花花世界”
- 我看克隆
- 测量心得
- 某社区安置房三期工程旁站监理实施细则
- 工程测量实习总结
- 商铺工程监理工作总结
- 施工测量放线方案
- 居住区工程(高桥)监理工作总结
- 某校区行政办公楼、图书馆第一次工地会议
- 试论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思考
- 榆社县政府西旧大礼堂改造工程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 测量学课程实习报告
-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监理招标投标若干规定
- 竣工资料归档目录
- 风电设备公司生产车间旁站监理方案
- 工程测量实习心得
- 画施工图的心得
- 《惊弓之鸟》 作者及作品介绍
- 《惊弓之鸟》 重难点分析
- 《惊弓之鸟》 整体阅读感知
- 《路旁的橡树》 教案讲义2
- 《路旁的橡树》 考点练兵2
- 《惊弓之鸟》同步作文 训练素材
- 《路旁的橡树》 考点练兵1
- 《惊弓之鸟》 老师语录
- 《惊弓之鸟》 教学设计2
- 《惊弓之鸟》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
- 《惊弓之鸟》 重点问题探究
- 《路旁的橡树》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 《惊弓之鸟》 教学设计1
- 《惊弓之鸟》 知识点精析
- 《路旁的橡树》同步作文 范文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