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根据新教材特点,上好语文课_语文论文

根据新教材特点,上好语文课_语文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1-12-21

根据新教材特点,上好语文课_语文论文

 

9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以崭新的教学思想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空气。改革后的新教材特点就知识而言,难度要求降低了,而与社会生活联系更加密切了,某些课文如童话、神话和寓言,具有较多的趣味性;但课文后边“理解,分析”“揣摩,运用”,“积累,联想”,练习题增加了。这就是重视了训练,相对来说,对语文能力的要求提高了。我根据新教材特点,在语文教学中,以提高学生能力为主线,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读、说、听、写”的能力。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语文能力的培养,历来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而教师恰到好处地引导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能力培养有着重大促进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专家们的理论和教学实践都证明,只有先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我就利用范文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改编后的语文教材保留了传统的好文章,大都是经过精选的范文,都是思想性强、艺术特点比较突出、脍炙人口的好文章,为了激发兴趣,每讲一课,我都精心设计导言,制造悬念,造成渲染,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进行“读、说、听、写”训练,我的具体实施方法是:

1.培养阅读能力。在指导学生阅读中,要提出明确的要求,通过查字(词)典,记下关键词语→勾画→摘录→理解词义;揣摩词义→推断词义,让学生在阅读分析中,勾画关键词语,并用准备好的各种带颜色的笔,用不同符号画出来。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

讲记叙性的文章,就让学生标画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对人物描写,让学生标画出人物肖象、动作语言等。散文则让学生标画出文章线索,好的精讲作品,情节结构和艺术网络别具特色的文章,叫他们仿照《教学参考》那样,在书旁边加以批注分析、评价。所以凡是预习提示中规定的生字、词、注音,完全由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评点查字典去解决,这样也培养了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2.培养朗读能力。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语气连贯,在朗读中教给学生要领,标点符号的用法,掌握梗概,学生很快就会朗读、背诵。我规定,凡是课文后边习题规定的朗读、背诵部分,学生一律都要会,这样学生日积月累,名作家的名作品篇章都会背了,语言运用起来也丰富了。

如学《皇帝的新装》这课,我就根据学生特点,将《皇帝的新装》改编成课本剧,分角色排练,全班同学积极参与,老师点拨,演出效果很好,对课文理解也较深刻。学生们兴趣盎然,当堂讨论这篇课文出场人物,骗子为什么能行骗?小孩子为什么说真话?学生讨论兴致勃勃。

3.培养对重点语段分析能力。重点语段的分析,既是分析课文的重点、难点,也是学生在期末考试、中考的重点、难点,它是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理解问题能力的一个综合考察。如何点拨教给学生划分语段,首先要教给学生一个方法,教师要依据大纲,吃透教材,善于引导,在语文知识严格训练中,让学生抓准分析重点段的精髓,掌握分析重点段的钥匙。

何谓重点段,文章是由一个一个段落组成的,古人说:“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古人所说的“章”,就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段,一般称之为段落。文章里的一个段落,一般都是由若干句话组成的,句与句之间合理关系,是段落构成的基础。每一段有一个中心,就是这个段的中心句,中心句可以放在段首(起句),可以放在段尾(结句),也可以出现在段中(腰句),也可以首尾呼应。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①根据句与句之间关系来理解。②根据文章表现特点来理解。③根据段与段之间关系来理解。④根据作者思路来理解,重点词语的运用,关联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一段,“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前边写的是植物,后边写的动物,用“单是”一转折,把动植物分开,前总后分,突出了静景和动景,描写了夏季百草园趣味无穷是“我的乐园”。那么这段分析显然是关联词语起的作用,看的很清楚是分两个层次,凡是讲读课文里的重点段都教给学生一个方法,这样不断练习,揣摩运用,如:《背影》、《咏柳》、《小桔灯》、《春》、《大自然的语言》、《纪念白求恩》等重点语段分析,基本上都在老师点拨、指导下分析的,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

4.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学习语文要听,说,读,写四者并重。”培养学生说话能力是语文教学重要环节。现代社会的高社交化,要求学会文明社会的交际用语,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化,要求人们讲话清晰、简洁、易懂。现代社会的高信息化,要求人们讲话准确,有条理,语言规范(语音,语法)。而我们的学生正在面临现代社会生活的挑战,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说话训练,培养学生良好说话能力,也正是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初一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然而求知欲强烈,又喜欢在人们面前表现自己,为适应新教材大纲的需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就利用课前三分钟对学生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开学初,我教新初一两个班,互相都不熟悉,我叫他们到讲台前进行“自我介绍”,有的同学介绍自己喜爱小动物,有的喜欢逗蛐蛐,捉蜻蜓,有的喜欢看故事书,看电视。有的同学口语表达的很好,就当众给打分,不太好的,也不全盘否定,而是因势利导,这样激发了他们口头表达的能力。还有课前一分钟小作文训练,动词的连用,联想等片段练习,每个同学准备一个成语故事,每个同学都轮流讲,或者准备一个笑话。学生对此很感兴趣,既丰富了知识,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写作能力。除了传统的写作训练方式、方法外,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叫学生课外练笔,即写日记。日记可以锻炼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还可以养成拿起笔就写的习惯,以及写真事、说真话的好习惯。叫学生一周两篇日记,多者不限。写日记前作了指导,念了很多有关日记的范文,使他们有材料可依,有范文可仿,学生也消除了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学生都愿意写,经常检查,好的日记到班级念,及时反馈信息。在日记写作中能达到师生之间互相交流。练习写作。如:学《背影》一课,就作《背影》片断练习,抓住特定环境具有特征的地方,作剪影式的描述。在整个写作训练中搞了以下几种练习。

(一)方法:①模仿作文。②观察作文。③片断练习。④命题作文。

(二)文体:①记叙文。(叙事,描写人物,状物抒情,状物记事等)。②议论文(小论文)。③说明文。④联想作文(运用象征手法即物抒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珍爱生命
难忘中秋
我学会了刺绣
沙漏,漏掉了童年,积成了童心
卖火柴的小女孩
河边漫步
运动场上的他
小镇的狐狸
在雨夜打伞的星星
远远的,一个童话
堂弟,一个小孩
我活着,我快乐
画好每一朵花
我的妹妹
襄儿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量分析
构建高校审美教育的新格局
浅谈分镜头脚本在故事漫画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教师心理健康与休闲治疗研究
论师范生职业情感的培养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视角下的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
宗教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影响研究
民办高校的党建问题及其对策
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研究
关于医学生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的思考
浅析《中国好声音》对现代音乐文化的影响
冰雪雕塑景观设计现状与发展研究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途径_语文论文
依据教材实际设计不同教法_语文论文
谈谈朗读与语文教学_语文论文
语文教学语言风格浅说_语文论文
小语第九册读写训练重点提要(三)_语文论文
中日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比较_语文论文
紧扣课堂环节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狐狸与乌鸦》教学一得_语文论文
语感培养与语感迁移_语文论文
21世纪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大趋势_语文论文
以字词为基础,以句子为关键_语文论文
情境作文教学与想象能力的培养_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愉快教学”方法探微_语文论文
魏书生与苏霍姆林斯基作文命题思想之比较_语文论文
中学语文教改带来的反思_语文论文
《百合花》不该从语文教材中删去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