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评述_语文论文

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评述_语文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07

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评述_语文论文

 

二、情境教学体现了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

小学语文教学一般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景、情、语统一的境界。通过教学,学生不但能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思想,学到语言及读写方法,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而且能达到情感陶冶及美感享受。第二种,侧重于语言分析,语言和思想不能恰当地结合,学生只能受到语言外另加的教育或缺少教育。第三种,侧重于课文内容的分析。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但学不到语言。李吉林老师的教学达到了第一种境界。

李老师的课所以能达到第一种境界,主要是情境教学体现了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具体分析,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教材体现了作者的语言美和客观情境美的统一。小学语文教材是经过选择的,大都是一篇篇语言规范、优美、思想内涵丰富的佳作。每篇作品都体现出作者对客观事物、景物、人物的认识,体现出作者创作时所置身的情境,达到“景语”和“情语”的统一。作者对某些事物、景物、人物感到美,产生美感直觉,决不是个人主观任意的产物,也不是个人偶然主观产生的“梦境”,而完全是客观地、必然地决定于他所处的情境。但是不同的作者,对同一景物、人物、事物又有着不同的美感直觉和客观美的统一,体现出不同的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这之中最重要的是作者的情感和语言修养。例如《桂林山水》一课,桂林山水本身是客观美、情境美,而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情感,运用优美的语言表达了桂林山水之美的境界。达到了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

第二层:教师的教学要把作者的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再现出来。一般教师往往忽视作者所写的客观性情境的再现。而李老师的情境教学正是要把学生带入作者创作时置身的情境之中,达到理解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为此,(1)需要教师想象出作者所反映的景物、人物、 事物的具体情境。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教师要有桂林山水的直接或间接感受;(2)理解作者是怎样概括客观景物、人物、事物的。 如怎样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桂林山水之美的。达到教师自身的美感直觉和教材所反映的情境美的统一。一般的阅读,到此水平即达到目的。因为教师还要完成教学任务,指导学生理解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因此,教师还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找出语言训练重点,为教学设计出一套教学方法。

第三层:学生学习要达到理解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这是教学目的。李老师的课,对教材钻研得非常深入,既能挖掘教材的语言因素,又能巧妙地指导学生进入作者所反映的具体情境之中,使学生顺利地达到理解语言美和情境美统一的目的。她常用板画、音乐等形象教学手段,而最常用的、占主导地位的还是语言描绘及提问、启发、点拨。如教《桂林山水》一课,理解桂林的水美一段,教师除运用板画、插图、音乐帮助再现桂林山水之美外,主要设计了四个水平的语言训练项目:(1)指导学生认真读书,概括地理解桂林的水是静、清、绿的; 山是奇、秀、险的。初步理解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2 )从句子变化中理解桂林的水美。如漓江的水静、清、绿,用什么连词把静、清、绿组成句子?如果把静、清、绿三个形容词重叠一下句子该怎样?看到漓江的水不禁要赞叹,改成感叹句又怎样?这不仅是单纯的语言变化,而是通过语言变化,调动学生的情感,理解漓江的水美,达到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3)进一步理解漓江的水静、清、绿的具体描写。 通过读课文加深美的感受,接着教师要求通过语言理解“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是一种怎样的意境。启发学生想象,师生“荡舟漓江”,听着音乐,激发学生多种感受,教师优美的语言叙述,支配着学生的想象,通过学生的感知与情感活动,把学生带入漓江畔的情境之中,充分体验着漓江的宁静。学生进入的情境与教材描写的情境一致,从而可以具体地理解词句含义及显示的形象。由于是语言训练,此时教师又引导学生回忆描写水流声音的词,如潺潺、淙淙、哗哗,听到漓江水流的声音吗?看看漓江的水在流动吗?听不到、看不到、好静啊!你只觉得船在向前移动。此处,不仅复习了形容水流声音的词,同时用反衬方法又一次体会到漓江的水多么静啊!又一次使学生理解了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用同样的方法,使学生具体理解“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到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两句话。(4)移情训练,教师出示“我爱长江、西湖和家乡小河”。 要求把该句改成排比句,并加修饰语。由爱漓江,移情到爱祖国的江海湖泊。同时又进行了语言训练。又一次体现出语言美、情境美和情感的统一。这四个层次的语言训练,由浅入深,由概括到具体,由理解到运用;由语言的深入理解带动情感的加深,最终使学生既学了语言,体验到语言之美,又体会到情境之美,受到美感教育。具体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景、物、语浑然一体的最高境界。

三、情境教学体现了语言美和生活美的统一

一般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训练,往往局限于课堂上、书本中。李吉林老师对学生的语言训练,不限于课堂之内和书本之上,而是常常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带到生活中去,在观察玩赏中,就生活中提供的景、物、人创造出生动鲜活的情境,自然、有序地训练学生的语言。例如教完《初冬》一课,带学生到郊外游玩。孩子们忽然听到小河对面传来一阵笑声。李老师迅速抓住这一生活情境,开始了有趣的师生对话:

师:你们听,河那边传来了什么声音?

生:河那边传来一阵笑声。

师:你们听,河那边传来一阵谁的笑声?

生:河那边传来了一阵姑娘的笑声。

师:你听到一阵什么样的笑声?

生:我听到一阵咯咯的笑声。

生:我听到一阵欢乐的笑声。

生:我听到一阵清脆的笑声。

师:这笑声如果不用“清脆的”、“欢乐的”,打个比方说,会吗?

生:那笑声有点像小铃铛。

生:那笑声像小鸟的歌声一样快乐。

生:那笑声就像小河的水在流。

师:姑娘为什么这样开心?

生:因为今年粮食丰收了。

这段谈话有景有情有思想,语言逐步具体、生动,使学生学到活的语言。

又如《在春天的田野上》、《雪后的原野》等课文都有类似的野外对话训练。每次出游都有一个目的,一个主题,做到围绕中心分层次进行。这样就把生活、观察、思维、想象、语言都溶于一个整体训练之中,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学生的学习不限于一本教科书中,乏味地、单调地重复各种文字游戏式的练习,而是很自然地把语言和生活统一起来。学生的视野开拓了,孩子们很有兴趣地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如何观察生活,用语言描写生活,体验着真切感人的情和理。从而印证了歌德讲的一句名言:“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人类语言的源泉来自生活,又用于生活。李吉林老师善于把孩子们带到生活中去学习语言。学生面对生活所展现的情境,教师依据语言规律,调动学生在课本上、生活中已掌握的词句表达所见所闻,在欢快的生活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目前,这样的活动,已发展成为“野外情境课程”。特设了与之相适应的观察说话、观察写话、情境作为项目。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上课,不仅学习语言,使学生学的语言在自然环境中复活,丰富发展学生语言。同时还使学生认识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美景,陶冶学生的美感。为学生的认知活动、语言活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资源。该课程的地点、内容、方法已形成一定的体系。这是在课程设置上的一大创造。

生活之树使情境教学永远常青,也使语文教学由课堂封闭型,走向生活开放型。这里需要提出的是,作为语文教师,李吉林同志热爱生活之情是深切的,否则她是不会发现生活之美的。她曾深刻地谈到:“家乡的田野,在这广阔而富有的天地里,可以给孩子们的太多了,有知识的获取,也有智慧的启迪;有美感的享受,也有劳动的欢愉。”正因为她热爱生活,才会带领孩子们到生活中去拥抱大自然和社会,才会激发孩子们用语言去描绘、叙述、歌颂生活之美。李吉林的情境教学在审美意义上之所以高出一筹,其根源也在于此。

情境教学是我国“境界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是对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的继承和发展,是在我国土生土长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学。

情境教学在不断发展,已创造了自己的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原理、方法及教学模式。现已构建起“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新体系。这是我国小学教育的一大创举。我相信“情境教学——情境教育”之花会越开越鲜艳。

注释:

〔1〕〔2〕〔3〕〔4〕〔5 〕均见王振铎编王国维《人间词话与人间词》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第6页、第4页、第4页、第29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苏州园林导游词
“都江堰建”导游词
我家的淘气猫
我的发现
童话世界九寨沟
未来的宇宙探测飞船
我家的猫
畅游魔仙堡
“大足石刻”导游词
丽江古城导游词
我发现了我们班的小偷
秋天的家乡
开平碉楼导游词
游览长城导游词
活泼可爱的小金鱼
建筑施工员年终工作总结
施工员工作总结
建筑工程资料员11年个人工作总结
2011年建筑公司资料员年终总结
项目部资料员年终施工总结
建筑监理资料员年终工作总结
2012年建筑资料员年终总结
房地产资料员年终工作总结
建筑专业个人工作总结
建筑公司合约部资料员年终总结
施工员年终总结
建筑工地土建资料员年终总结
资料管理员年终工作总结
现场施工管理员年终工作总结
建筑工程施工员工作总结
《胖乎乎的小手》整体阅读感知
《胖乎乎的小手》作者简介及主要作品
《胖乎乎的小手》重点字词的意思
《胖乎乎的小手》第一讲义
《胖乎乎的小手》写作训练 一双胖乎乎的小手
《胖乎乎的小手》重难点分析
《胖乎乎的小手》第二讲义
《胖乎乎的小手》随堂练习 【巩固篇】
《胖乎乎的小手》趣闻故事 孝顺的小乌鸦
《胖乎乎的小手》写作训练 分享快乐
《胖乎乎的小手》重点句品读
《胖乎乎的小手》重点字词梳理
《胖乎乎的小手》考点练兵
《胖乎乎的小手》写作训练 我只要一颗红气球
《胖乎乎的小手》随堂练习 【提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