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正确认识和使用现行高中语文教材_语文论文

正确认识和使用现行高中语文教材_语文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06

正确认识和使用现行高中语文教材_语文论文

 

一、教材的变动情况

国家教委对1986年制定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于1990年初作了调整,1990年6月出了修订本。调整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二是降低难度,减轻学生负担。

根据修订大纲,教材作了相应调整,情况如下:

甲:基本课文,初中由110篇减为100篇,高中由80篇减为70篇,共计篇数是由原来的190篇减为170篇。

乙:课文类型变动情况见下表:

表一课文类型变动情况表

(附图 {图})

这个变动体现着降低要求,减轻学生负担。而降低要求、减轻学生负担主要体现在文言文上,因为文言文是删掉了五个单元20篇课文(即由原来的16个单元66篇课文,变为现在11个单元46篇课文,原先比较系统的古汉语知识点,绝大部分已经删掉,只剩下怎样学习文言文,诵读要领,常见文言虚词和实词,学习文言实词应注意的几点,词类活用,断句,翻译和古文化常识(对人称谓,纪年纪月法、地名、官名、科举名)。这给我们省了很多事。修订大纲是“今后一个时期教学,评估教学质量、编写与修订教材的依据,也是实行新的考试改革办法之前毕业考试、升学考试和中学会考命题的依据”。语文考试(包括毕业考、会考和升学考)更应严格以大纲为依据,要根据教学要求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考试命题涉及课文部分不能超出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课文。高考命题为了考查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可以选一些课本以外的浅易文言文,但较难的词句必须加注,这是很关重要的降低要求和减轻负担。

原来的1986年大纲要求高中生要能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修订大纲对此也降低了要求,修改为要求能写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由“比较复杂”降为“一般”。

对现代文的阅读,丝毫没有降低要求,这表现在现代文课文的调整,只在讲读课,课内自读课,课外自读课的范围内调整,没有任何一篇被赶出课本。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得出结论:根据修订大纲调整的教材,降低要求,减轻学生负担,主要体现在文言文上;再是规定毕业考,会考和升学考命题涉及课文部分不得超出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课文,其次是写作上。现代文的阅读,没有降低要求,而是要加强。

二、教材的结构特点

关于教材的结构特点,我们按照下表认识:

[1]基本课文和非基本课文的关系┐

[2]单元知识和课文的关系 │ 单元平面(横向)

[3]基础知识和练习题的关系 │

[4]保底不封顶的特点 ┘

[5]各年级的螺旋式深化 } 年级立面(纵向)

1、基本课文和非基本课文的关系:即讲读课和课内自读课、课外自读课的关系。这是例子和实际应用的关系。讲读课是例子,通过研究这些例子来掌握知识和方法,自读课则是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让学生在自学运用中培养出能力,能力是大纲要求的重点之一。从这个角度说,高考对非基本课文是在间接考,即从能力方面去考。因此,我们不能以“高考命题涉及课文部分不得超出大纲规定的基本课文”为理由而只管基本课文,不管其它。如果那样,就等于取消了指导学生自学的机会,他们将会缺乏自学的习惯和兴趣,甚至会没有自学能力,没有独立钻研的能力,达不到大纲的要求。我们都希望学生能举一反三基本课文就是“一”,非基本课文就是“三”。这70篇基本课文包括了各类体载,也包手了古今中外,足以成为各类例子。我们要管好这个“一”,引导他们去反“三”,让他们在我们的引导下,去亲自实践练出终身受益的本领。要这样,我们就得要按照计划去完成讲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的教学任务。完不成这个任务是个大损失。我们不要给学生包打知识天下,而要教他们去打知识天下

2、单元知识和课文的关系。单元知识着重介绍重要的教学要点,有关的单元知识联系起来,就成为统率这类课文的纲。编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个教学要点或是这个纲,还特地编有单元知识训练题。这样,这个单元知识,一头联系着已学过的课文,一头联系着后面的训练题纲举而旧目新目均张。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单元知识不是课文而忽视它。会考标准要求学生自学单元知识,目的是叫学生自己整理所学过的知识,使之系统化而不是吃老师嚼过的馍。

3、基础知识和练习题的关系。语文基础知识相当于数理化中的公式、定理、定律、法则,它是理性的东西。练习题是叫学会应用这些知识的。会不会做题,就是会不会运用。它是实践性的活动。按理说,知识掌握得好了,做题应该是没有问题。做题情况往往能看出掌握知识的情况。因此,做题是检查掌握知识的方法。实际上,知识很少一学就会,是要反复做题反复实践才掌握得牢固的。因此,做题也很重要。我们所要注意的是:防止只管做题,不管知识。要以掌握知识,特别是掌握知识中的规律为中心,以做题为手段,达到培养运用语文能力的目的。

4、保底不封顶的特点。170篇课文,70篇是基本课文,是例子,毕业考、会考、升学考命题要涉课文部分只涉及它,要求学生必须学好它,这就是底。会考标准是这个底的具体化,是根据贵州的具体情况确定的。其他100篇中,8篇为讲读课文,92篇为自读课文,这92篇中,26篇为课内自读课文,课时上给以保证,其余66篇让学生到课外自学。自学到什么程度,没有个极限,所以说“不封顶”这样“底”和“顶”之间有充分的活动余地,也就是大有因材施教的余地。我们要保好底,面向大多数,争取大面积提高。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忽略对高材生的因材施教,让他们吃不饱而厌学,我们既要保底,又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他充分的用武之地。

这样的因材施教,对高考也有好处,高考命题虽然不涉及那100篇课文的内容,但那只是不直接考到而是要间接考到的,因为要考学生能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就是要在自己这92篇课文中去培养。所以不引导学生去自学这些课文,对高考是直接有影响,对他们今后的工作能力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5、各年级的螺旋式深化。关于各年级的螺旋式深化问题,我们将这70篇基本课文依体裁归类,按册次顺序列出。并附上它的单元知识,就可以看出基本的深化轮廓。下面统计表左边部分为篇目,“1、2、3……”为体裁篇目顺序,“〈一〉、〈二〉……”为册次顺序。右边部分为相应的单元知识要点,每个要点后边的括号内注明册次和页码。

表二各类文体及其知识要点统计表

(附图 {图})

(附图 {图})

(附图 {图})

这样三个年级、六册课本六个层次。知识要点包含阅读和写作在内。这样我们有八类体裁,构成八个系统,再加上阅读和写作两个系统共十个系统,对这十个系统所组成的语文结构可以用图表表示如下:

表三 各类文体及读写能力一览表

(附图 {图})

这样,我们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观察教材,对教材的立体结构就有3个初步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我再按照各个系统去分析它的螺旋式深化的结构,就可以成为我们组织教学和复习,特别是组织复习的科学依据,也可以作为我们命题的依据。关于教学和复习,我另有专文去说,下面就考试问题说一下。

三、教学内容、复习内容和考试内容的关系

如果用A、B、C分别代替这三者,那么它们的关系是:

A〉B〉C

教学内容所构成的是知识的立体结构,学生要从中不断地看到点,看到线,看到面,看到体,而且要从中获得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又由于教材是多功能的,学生都会得到多方面的收益,特别是熏陶思想和陶冶情操方面。复习内容仍是个立体结构,只不过是重在抓要点,难点,使之系统化,做到纲举目张,而不是面面俱到罢了。如果说在授课阶段的教学强调举一反三,那么在复习阶段要特别注意举三反一、好好把握住那宝贵的“一”。说它小于教学内容,就是从这这个角度说的。考试内容则是这个立体结构的横截面。一张卷子,就像是对这个立体一刀下去,看看考生对这个立体中的各个系统、各个部分掌握的情况如何。考试或做题不能代替复习,更不能代替教学,其原因就在此。

扎扎实实的教学,实实在在的复习,功夫过得硬,是不怕考试的。

四、语文的多功能性

由于语文是以文章为教材,它具有多功能性,不能把它看成是纯粹的工具课。多功能是语文本身的特点。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个特点来进行教学,以完成提高民族素质的任务。钱梦龙说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达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形成健全人格三种境界,就是根据语文的多功能性这个特点提出来的,很有见地。

这套教材是训练型的,而不是一般的文选型。训练型的目的在于练出能力,切不可限于以读懂课文为目的。这是这套教材多功能中最重要的功能。心中有个明晰的这套教材的立体系统,让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随之系统化,系列化,去把握那举一反三中的“一”,境界就将大不一样,这套教材的功能也将发挥出它的积极作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家的小狗
保护青蛙
怀念我的小兔
放学的路上
我的新书包
台风
爱看书的小红
小树的四季
放学路上
我有一个闹钟
青岛一日游
市政府的景色
我喜欢的人---爸爸
第一次大扫除
抛石法在桥墩冲刷防护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河源市源城区七礤水库溢洪道消能试验研究
椭圆余弦波作用下沙纹演化的试验研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北江流域主要水利工程联合调度探讨
某水闸重建工程围堰的安全评估
农田水利学实习报告
电子智能普氏贯入仪与环刀法对比检测在砂坝上的应用
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地质勘察的若干问题
浅谈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影响
广东省水库淤积形势与防治方向
航空遥感(摄影)项目设计编写提纲
东江下游潮区界、潮流界、咸水界变
海堤和护岸消浪型式选择
水工认识实习报告撰写要求
《跨越百年的美丽》训练素材
《跨越百年的美丽》范文习作
《我最好的老师》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跨越百年的美丽》整体阅读感知
《我最好的老师》重点字词意思
《跨越百年的美丽》写作指导
《跨越百年的美丽》考点练兵(一)积累篇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难点
《我最好的老师》重点字词梳理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重点
《我最好的老师》教案讲义1
《我最好的老师》教案讲义2
《我最好的老师》写作指导
《我最好的老师》训练素材
《跨越百年的美丽》考点练兵(二)阅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