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21
如何强化思路教学_语文论文
“理解是最好的语文老师。”认真学习叶老的这些精辟论述,我们深深体会到,重视引导学生摸清作者的思路,强化思路教学,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那么,应当如何强化思路教学呢?这里,我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从课文题目入手很多课文的题目都或明或暗地蕴含着作者的写作思路。课文的题目可称之为“路标”,沿“路标”寻思路,“捷”径自然通幽。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学生在理解课文题目中抓住文章的线索。比如教《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板书课文题目后,可问学生: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接着让学生讲讲题目中“舍身”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语的意思。然后就题目进一步设疑启思:董存瑞为什么要舍身炸暗堡?是怎样舍身炸暗堡的?这样,学生不仅知道题目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从解题中了解了课文的脉络,找到了学习课文的路子。
二、从课文材料的安排特点入手有的课文按空间位置的变化安排材料,有的课文按总分关系安排材料,有的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材料……课文材料的结构特点是作者思路的外在表现,抓住课文材料结构特点,阅读课文就有了“抓手”,就能较顺利地理清课文的层次和思路,确定课文重点。如,按空间位置变化安排材料的课文,可从场面的转换之处入手探寻思路。如教《颐和园》,要提醒学生注意下列显示场面转换的语句:进了颐和园的大门,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从这个游览顺序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路是:长廊→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昆明湖。这就理清了课文的层次和内容。
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课文,可先让学生找出中心事件,再思考开头、结尾与中心事件的关系。如教《飞夺泸定桥》,应从找课文中写飞夺泸定桥这件事的起讫处入手,找到中心事件后,再启发学生想想:文章开头交待了什么?结尾交待了什么?从与中心事件的联系上,学生不难明白:开头交待原因,结尾交待结果,课文是按照原因→经过→结果的思路写的。那么,中心事件又是按怎样的思路写的呢?师生再共同研究重点段,理出中心事件的层次和思路:接受任务→急速行军→抛敌于后→浴血夺桥。
三、从作者认识的变化之处入手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文章里必然常常体现出作者在观察事物过程中认识的变化和发展。如《挑山工》,开头写作者看到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常常跑到游人的前头去,于是心中产生了疑问。接着,作者写在登山途中与一位挑山工的三次相遇和对话,解开了心中的不解之谜。最后,作者写从挑山工登山这件事中得到启发,明白一个人生哲理。学生如果抓住了生疑→释疑→明理这条线索,理解了作者认识发展的这三个阶段,也就把握了作者的思维途径,弄懂课文的中心思想是怎样一层一层显现出来的。
四、从作者情感的发展之处入手一些抒情性较强的课文,往往是根据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来组织材料、布局谋篇的,情感变化的轨迹就是课文的思路。教这类课文,就应从探寻作者情感发展的轨迹入手。如教《别了,我爱的中国》,首先,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依依惜别、决心为建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思想感情。其次,指导学生细读课文,追踪作者爱国情感的发展过程:船离岸(惜别柔情);船前驶(爱国深情);船远去(奋斗豪情)。这条情感线索是通向作者心灵的渠道,把握了它,就能感受到作者情感脉搏的跳动。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认真引导学生探寻作者的思路,并把抓课文思路与语言文字训练、思想品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就一定能够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抓泥鳅
- 过年
- 四季的声音
- 虎丘的秋天
- 我的电脑情结
- 学会坚强
- 巧女难为有菜之炊
- 我最好的好朋友
- 明天吃什么
- 都是被子惹的祸
- 学校风波
- 我在阅读中成长
- 我们需要记住的……
- 读书体会历史沧桑
- 我们班的“小不点”
- 带饭族的健康建议
- 风光旖旎万仙山
- 面向太阳,不问春暖花开
- 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高校教育领域的可行性研究
- 4大恶习催人老
- “问题婚姻”也不是非得靠离婚解决
- 积极心理学理论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管理工作挑战与对策分析
- “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化学实验室建设
- 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大学英语选修课设置
- 浅析高校班级自主管理实施的必要性及意义
- 自古贤良出廉家
- 珍爱生命,远离肥胖
- 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训教学评价体系设计研究
- 浅谈基于微课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大堰河——我的保姆》探美_语文论文
- 课堂提问艺术初探_语文论文
- 回归本体走出困境——谈深化语文教学改革_语文论文
- 作文的几种修改方法_语文论文
- 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_语文论文
- 作文教学的求异思维训练_语文论文
- 教师示范,由读入写_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误区浅析_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_语文论文
- 从《五人墓碑记》到《清忠谱》谈五人义举的思想基础及影响_语文论文
- 语文教学中的语情感悟和情境优化_语文论文
- 开拓学生思维空间的重要手段_语文论文
- 重视导言设计提高教学效率——浅谈中学语文课的导言设计_语文论文
- 初中语文“活动课程”贵在“活”而“动”_语文论文
- 语文教师的审美能力与语文教学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