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21
“他们”到底是指谁?_语文论文
鲁迅名文《藤野先生》里有“‘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一句。过去大概都认为“他们”是指在课堂上和鲁迅一起看“电影”的日本学生。“电影”画面里是日本兵在枪毙一个中国人,一些中国人在围观。日本学生看到此处便欢呼万岁。本刊第五期有程祖华老师《还“他们”以本来面目》一文,则认为“他们”是指“电影”里围观的那一群中国人,是他们在欢呼万岁。读罢,我却以为还是维持原议为好。
程文从“上下文的联系”“字里行间的提示”“组织材料的角度”“写作的思想背景”四个方面作了论证,就文论文,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如揆诸史实,却颇多不符。
其一,清末民初国人中是有一些喜欢看杀头、看枪毙的。但“万岁”一词在中国人中虽比较通用,却没有在刑场上齐呼“万岁”的传统或习惯。鲁迅至少在《药》和《阿Q正传》中都写到了类似场面,夏瑜被杀头,阿Q被枪毙,围观的人不少,却无人喊一声“万岁”。夏瑜和阿Q被处决,在当时一般人眼里恐怕还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围观者尚且不喊“万岁”,在日本兵枪毙中国人的时候,围观的中国人怎么倒会去喊“万岁”呢?
其二,电影的发明是19世纪末的事,早期都是无声的,到20世纪20年代才出现有声电影。因此本世纪初,鲁迅是不可能从“电影”里听到喊“万岁”的声音的,即使是在日本。除非当场有人配音。
其三,鲁迅当年在课堂上看的其实并不是现在我们所说的电影,他看的是幻灯片,自然也是无声的。关于此事,中、日两国的鲁迅研究专家学者已提供了大量史料,并得出了是“幻灯片”的结论。1981年版16卷本《鲁迅全集》第2卷收入的《藤野先生》文后也已注明。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又曾用“画片”一词,说是“有时讲义的一段落已完,而时间还没有到,教师便映些风景或时事的画片给学生看,以用去这多余的光阴。”
其四,鲁迅原文:“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程文引作“每看一遍都有”,误。是谁每看一片(画片)都欢呼呢?只能是当时鲁迅的日本同学们。《呐喊·自序》里说:“其时正当日俄战争的时候,关于战事的画片自然也就比较的多了,我在这一个讲堂中,便须常常随喜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采。”我想这段话无需再作解释。“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彩”自然是指日本同学的“拍掌欢呼”了。
其五,在“电影”实为“幻灯片”中,“那些围着闲看枪毙中国人的中国人”的神情到底是怎样的呢?是在“拍掌欢呼”吗?《藤野先生》里没有具体交代,但可以肯定决不是在“拍掌欢呼”。《呐喊·自序》中说的是:“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被杀头的中国人和看杀头的中国人,体格虽都强壮,神情却都麻木,而周围的日本同学看到此处便拍掌欢呼“万岁”,鲁迅不就是为此才决定弃医从文,要提倡文艺运动以改变“愚弱的国民”的精神的吗!
根据以上五条,我以为足够弄清“他们”的本来面目了。至于程文对鲁文本身的一些看法,也还值得商榷。从上下文联系看,鲁迅在谈到“看电影”事件的前面好几段都提到了他的日本同学,而且过渡句中又强调了“无怪他们疑惑”,因此后面提到“他们”仍指日本同学,并不牵强。从字里行间的提示看,“在讲堂里还有一个我”,这个“我”字,我以为鲁迅并不是要把自己划到画片上的围观者里面去,而是要把自己和周围的日本同学区分开来。虽是看同一画片,心情是大不相同的。从组织材料的角度看,鲁迅写到有关日本学生的两件事,其间的逻辑关系是很密切的,先写“漏题”事件日本学生的无礼,后写看“电影”时日本学生的欢呼“万岁”,是一脉相承互为补充的。两者都给了青年鲁迅以极大刺激,而后者尤甚。这是不能不把日本学生牵扯进来的。从写作的思想背景看,鲁迅写《药》写《阿Q正传》写《藤野先生》都涉及杀人和看杀人,虽写作思想的大背景略同,但角度是不一样的。《藤野先生》写在日本看中国人围观的日本人杀中国人的幻灯片,而又有日本学生一边看一边鼓掌喝采、欢呼“万岁”,此时此地的鲁迅,当会有更深的感受的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秋游
- 玩电脑
- 宝宝睡着了
- 希望
- 我最敬佩的人
- 螃蟹
- 月 亮 姐 姐
- 我家的小狗
- 我的一家
- 开联欢会
- 家长会
- 我爱我家
- 解题趣事
- 一个可爱的女孩
- 好险哪
- 对《物权法》车位权属规则的检视与完善(1)论文
- 创造性地讲好故事——电视连续剧《大雪无痕》观感
- 电影的崛起及人文脉理释解
- 分析中国传统戏剧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 当前电视剧价值现象初探
- 普遍服务理念下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法律调整(1)论文
- 中国电视剧与当代大众文化思潮
- 请求权竞合论:以诉之选择性合并为归宿(1)论文
- 电视艺术理论与美学建设随想五题
- 论高度危险责任一般条款的适用(1)论文
- 主持人的角色意识
- 论民商法的演进性(1)论文
- 当代电视剧批评模式的断想
- 我国民事立法中价值目标的冲突与选择(1)论文
-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现场意识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
- 《乌鸦喝水》教案
- 《胖乎乎的小手》教案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 《乌鸦喝水》教案
-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 《棉花姑娘》教案
- 《阳光》教案
- 《数星星的孩子》课堂教案
- 《小小的船》教案
- 《自己去吧》教案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案
- 《要下雨了》朗读指导及练习教案
- 《画》综合资料教案
-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