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2
“直奔中心”阅读教学的尝试_语文论文
近年来,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部分课文采用“直奔中心”的教学方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直奔中心阅读教学法是在初步了解课文的基础上直接捕捉课文中最能体现中心的部分进行读、议、分析。直奔中心教学的一般程序是:要求学生开篇通读课文,从结构入手,尽快地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紧扣课文中心,抓住结构的特点,找出规律,再向一般扩展;或先奔课文的高潮部分,抓住中心,再牵动起因,经过,继而层层分析。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逆向思维能力。
我在直奔中心阅读教学中,一般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一、从抓中心词入手。
有些课文可采用提炼中心词为直奔中心的突破口。我在讲授《一个苹果》一 文时,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着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在战火纷飞的夜晚,我被这种出自阶级友爱的战友间的关怀激动着,迸出了幸福的,骄做的泪花。)直奔句中的中心词“关怀”,再抓住各相关部分迂回开拓,牵动起因、经过。如: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有哪些人物,苹果是怎样来的;战士间是如何传递苹果的,一共传递几次;找出描写苹果的句子,画出描写战友们干渴的句子等问题。通过认真思考,仔细琢磨,反复读、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并开拓了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二、从抓中心句入手。
《幸福是什么》这篇阅读课文,讲的是三个牧童在智慧女儿的指导下,经过亲身的劳动实践,弄懂了幸福的真正含义的故事。文字浅显易懂,篇未点题,中心突出,如果教学仍从部分出发,沿着字、词、句、段的顺序讲读,学生则会感到味如嚼蜡。教学时,我在学生通读课文后,引导学生单刀直入中心句“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作为突破口,再顺着这条中心线索向前逆推、读、议全文。根据文章的结构,我是这样处理的:在学生掌握中心句后,然后用“三个牧童有着不同的经历,他们是怎样体会到自己‘幸福是什么’这个念头的?”“三个牧童做了一件什么事?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逆推扩散去理解课文,最后根据板书内容,按作者的写作)顺序总结全文理顺作者思路,这样把学生的思路和文章的思路统一起来,收到了点面结合的整体性效果。
三、从抓中心段入手。
《落花生》一课叙述了作者一家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的过程,重点是议花生。教学时,我采取直奔课文重点段--议花生为突破口,用“谁的话是课文的主要内容?”“父亲的话有哪几层意思?”“作者理解父亲说话的意思吗?”“从哪看出来的”?“你理解了吗?你能用实例说明吗?”等问题。通过读,议,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中心思想,知道“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真正含义。接着再从“作者全家吃的花生是哪里来的?”导入文章第一段种、收花生。最后,再按作者思路和板书内容总结归纳理顺文章原有的顺序。从实际效果看,学生能牢牢掌握课文的中心段落、中心句和全文的中心思想,深化了主题。
实践证明,直奔中心的阅读教学法,突破了旧的五环节课堂教学结构的框框,使学生在课堂前20分钟的最佳时间内发挥最佳思维能力,捕捉到文章的主脉、中心,抓住主要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直奔中心阅读教学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根据课文特点因文而定。有些课文,像说明文、议论文和课文线索较多者如《凡卡》等课文就不宜使用这种教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小笔筒
- 夏天
- 读《凤凰山的奇迹》有感
- 一件后悔的事
- 学骑自行车
- 暴雨中的秀屏山
- 电影《加菲猫》观后感
- 抓雾
- 忠实、可爱的小狗
- 我的好妈妈
- 学游泳
- 爬 山
- 诚实的孩子
- 野炊
- 夜 空
- 土壤的工程性质
- 农业节水灌溉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 集控楼散水工程技术交底
- 全国防汛抗旱体系
- 旱地覆膜集雨窖灌技术
- 河北省青县土地开发整理示范项目规划设计报告
- 农村饮用水不安全因素分析及解决对策
- 渠道量水槽设计资料
- 造价人员常用的换算方法计算规则公式
- 农业开发项目监理工作浅议
- 果树适时适量节水灌溉技术
- 农业节水中的盲区与亮点
- 北京某住宅区雨季施工方案
- 关于中国农村水电发展的几个问题
- 长喉道量水槽的设计新方法
- 《燕子》
- 《雷雨》同步作文:素材积累
- 《雷雨》知识点精析:重难点分析
- 《雷雨》人物分析
- 《雷雨》选段
- 《雷雨》同步作文:范文赏析
- 《雷雨》美文赏析之二
- 《雷雨》随堂练习之二
- 《四季》
- 《雷雨》随堂练习之一
- 《雷雨》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 《雷雨》作者轶闻
- 《雷雨》教案之二
- 《丑小鸭》重难点分析
- 《凡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