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打渔杀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深化已经学过的戏剧知识。
2、初步理解京剧。
[教学重点难点]
1、萧恩的忍让态度。
2、戏剧冲突的实质。
[教学时数]一教时
第一教时
一、了解什么叫京剧。
京剧是全国性剧种之一。以徽班戏为起头,吸收了昆曲、秦腔等剧目的唱腔和表演方法,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唱腔基本属于板腔体,以西皮、二簧为主要腔调,用京胡、二胡、月琴、三弦、笛、琐呐等乐器和锣鼓等伴奏。表演上唱、做、念、打并重。
(以上只要求学生对京剧有一个最初步的认识。)
二、按自读提示预习课文,讲述故事情节。
先请学生讲述课文故事情节,教师再简介全剧内容。
故事梗概:梁山好汉萧恩自与众弟兄分手后,和女儿桂英相依为命,在江边打鱼为生。时因天旱水浅,鱼不上网,欠下了乡宦丁自燮的渔税银子。丁府派恶奴丁郎前来催讨,恰好被萧恩的好友、水泊英雄“混江龙”李俊及“卷毛虎”倪荣遇见,二人甚为不平,将其顶撞了回去。丁自燮闻报怒不可遏,随即派教师爷率一帮打手至萧家强行索取税银。萧恩先跟他周旋,但终因对方仗势欺人,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怒将来人打跑。萧恩自恃有理,抢先至官府报案,以求公断。岂知官、绅早就勾结,狼狈为奸。县令吕子秋贪赃枉法,反诬萧恩抗税不交,杖责40大板后赶出公门,并命令他连夜过江向丁自燮赔礼请罪。桂英原已许配给花荣之子花逢春,只是尚未过门。萧恩决意弃家与丁死拼,并催促女儿携花家聘礼庆顶珠投奔夫家。是夜,萧恩暗藏戒刀在身,父女双双以献珠赔礼为名闯入了府,杀了丁员外全家。
三、讨论“自读提示”中的三个问题。
明确:1、萧恩一再忍让,反动统治阶级一再欺压,萧恩出于无奈,才起来反抗,杀了丁员外全家。这样写,意在表现主题。
2、剧本安排李俊和倪荣与萧恩聚会,意在以二人的豪侠气概来衬托萧恩的逆来顺受,并向观众
3、暗示萧恩思想性格发展的趋向:反抗——杀家。
这场戏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四、突破重点难点。
1、为什么萧恩对丁郎的态度与李俊、倪荣对丁郎的态度不一样?
分析:萧恩经历过大半生的坎坷,他反抗、斗争,终至失败,所以被磨去了“棱角”,变得深沉;即使有怒气,也竭力隐忍,从不轻易惹是生非,只求带着女儿过太平日子。所以对丁郎比较忍让。李俊的遭遇比不上萧恩复杂,年龄也略小些,而倪荣又年轻气盛,加上两人都疾恶如仇,所以对丁郎一步不让。
2、该怎样理解萧恩的忍让?
分析:萧恩经过大半生的坎坷,他深深懂得忍让与反抗的利害关系。他知道,靠几个人是难以斗倒恶霸地主和官府的。他的忍让恰恰反衬了恶霸地主和官府的无恶不作。他的起初的不反抗与最后忍无可忍的反抗,也都是相辅相成的。
3、《打渔杀家》这出戏戏剧冲突的实质是什么?
分析:实质是恶霸地主和官府互相勾结,狼狈为奸,残酷地压迫、剥削、勒索劳动人民,以致激起人民的反抗。即“官*民反”。
五、理解人物语言。
完成课后练习二。
六、布置作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巴比松度假村
- 难忘的老师
- 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 小学生如何利用电脑?
- 草
- 织女新传
- 给王母娘娘的一封信
- 我家的猫咪
- 在硬笔书法比赛前夕
- 游梅花谷
- 校园花坛
- 烈士墓前
- 我爱你,中国!
- 村居
- 荷花
- 浅析茶馆休闲业的消费认同
- 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相关财务风险分析
- 我国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对策分析
- 我国宏观审慎管理主体问题研究
- 论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特点及政策
- 西方经济学素质教学改革分析
- 我国酒店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 虚假转口贸易驱动因素研究及启示
- 浅析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
- 基于网购消费者心理的应对策略分析
- 探究电子商务下的批发商职能
- 证券内幕交易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 对我国国际收支结构性失衡的探讨
- 论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
- 浅谈我国货币政策是否应关注股票价格
- 《挖荠菜》
- 《醉人的春夜》
- 《我的母亲》
-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 《提醒幸福》
- 《中国石拱桥》
- 敬畏自然
- 我的第一本书
- 引抒己见,论而存异——《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案例
- 海燕
- 议论,让空洞走开——用形象说话(作文指导教案)
- 紫藤萝瀑布
- 我的呼吁
- 短文两篇(《敬畏生命》《热爱生命》)
- 《藤野先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