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走进诗歌(课堂实录)

走进诗歌(课堂实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04

走进诗歌(课堂实录)

走进诗歌(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开发写作中的间接情感资源,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训练习惯。

2.培养学生用诗歌的形式表达非诗体作品的情意空间的能力。

教学设想:

1.本节课为“高中语文写作情感资源的开发与配置科学化”课题结题的汇报课。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写作的情感资源来自两方面——直接的生活体验和间接的阅读听闻。本节课试图就后者的开发配置作出尝试。

2.课堂教学设计分为三块:谈诗、写诗、评诗。谈诗是写诗的准备,评诗是写诗的深化。写诗自然是课堂的核心。但是,从学情看,学生对的诗的理解基本上还停留在识记和理解的层面上,大都不曾写过诗。因此,在学生动手尝试写诗之前,有必要就诗歌特点和写作技巧作必要的铺垫,教师下水作文应该是最好的办法。

3.自制多媒体课件,以增强教学的交互性。

4.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实录:

(课前:多媒体投影屏幕上呈现“走进诗歌”的教学课题,自动播放以八首唐诗为主题的书法、山水画结合的画面。明确教学内容,渲染教学环境。)

一、谈诗

师:我们现在就走进——

生(齐):诗歌。

师:首先想请各位说说,诗歌像什么?

(投影呈现:“诗歌像什么?”)

生1:诗歌像音乐。特别是古典诗词,就像一支支动听的古曲,旋律优美。

师:确实,古代的不少诗作都是可以来吟唱的,比如说乐府诗。那么新诗呢?

生1:好象直接作歌词不多了。不过诗歌也自己的节奏,这和音乐上的节奏还是一致的。

(教师板书:“音乐”。)

生2:诗歌像火山。我读过郭沫若的诗《地球,我的母亲》,充满热情。

师:激情,强烈的抒情。是不是?

(教师板书:“抒情”)

生3:有的诗歌好象不抒情的。

师:哦?举例说说。

生3:比如柳宗元写的《江雪》,就像一幅画,一个老渔翁在寒冷的江面,“独钓寒江雪”。

生4:错。那也是抒情。那老渔翁就是作者本人的形象,独钓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寂寞,但是还不屈不挠。

师:好。“诗言志”,就是说,诗是用来表达个人感情的。感情可以激越、豪放,也可以低回、幽怨。不过刚才黄华同学说的诗歌像画,倒告诉我们诗歌应该注意形象的塑造,这形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教师板书:“形象”。)

生5:我觉得诗歌虽然有形象,但是有的诗还是读不懂。所以,我说诗歌像被乌云遮住的月亮。

师:为什么会读不懂呢,大家再说说看。

生6:有的诗人思想深刻,恐怕我们没有那种经历,所以不大理解他的诗。

生7:诗一般都比较短,但是内容,不,是内涵丰富。

师:也就是说,语言很简约、概括。

生7:是的。跟小说比,它的语言是够吝啬的了。

(教师板书:“概括”)

师:大家说的很好。诗歌的特点也就是:内容的抒情性,材料的形象性,语言的概括性,节奏的音乐性。

生8:我还想说。诗歌像垃圾。

(满座皆惊)

师:说说你的理由吧。

生8:现在,很多文学刊物上都没了诗歌。卖的好的杂志基本上都是小说、散文之类。我还听说,诗人的生活很穷,贫困潦倒。诗歌卖不出好价钱,不是像垃圾一样吗?

师:你说到这样的现实也一直让我内心沉重而且痛苦。在我的眼中,“诗歌像春花,她为我们展现了人间最美好的生活,诗歌像秋月,她为我们倾唱出人们最细微的心曲;诗歌的一半像海水,她蕴积深厚而又波澜壮阔;诗歌的一半像火焰,她真挚勃发而又明亮昂扬;诗歌也像一只嘶哑的鸟,深情的赞美这丰饶的土地;诗歌更像一个前行的人,怀揣使命走向明天。”

(投影呈现:有关花、月、海水、火焰、鸟、脚印等图片)

但是,在功利文学的逼迫下,在世俗风气的排挤下,本应属于青年的诗歌开始呻吟,开始流泪。作为有高尚操守与抱负的我们,应该去热爱诗歌,拯救诗歌,因为诗与人类、岁月以及光荣同在。

(投影呈现:热情与火焰属于诗,青春与生命属于诗,歌声与呻吟同样属于诗:诗与人类、岁月以及光荣同在。)

生:(一齐鼓掌)。

二、写诗

师: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艺术的各个门类之间是相通的,因为她们的内核都是情感。

(投影呈现:艺术的各个门类之间是相通的,因为她们的内核都是情感。)

我一直在这样想,近乎执着一念的地步了。作为艺术大家庭中一名重要的成员——文学,她的各个样式(小说、散文、诗歌、剧本)之间当然也是相通的了。因此我们今天就来做一次尝试。需要明确的任务是:能开发非诗歌体裁的文学作品中的情感,用诗歌的形式进行传达和创造。这话说的有点玄,它的意思其实就是,要你把一篇不是诗歌的文章改写成一首诗,可以创造性的发挥,但是原作中的情感(感情和感想)不能变味。知道了吗?

生(齐):知道。

师:好象我们大家现在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在你们写之前,总希望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今天还要不要啊?

生(齐):要。

师:其实,我自己也感觉写得不好,以前呢,没有外人,关上大门,都自己人,今天来了不少别的学校的老师,还有很多研究语文学习的专家,我还真有点怕别人取笑的。

生9:不要紧的,学习嘛。

师:好,那我就豁出去了。反正“贻笑大方”的一个积极启示就是可以请教大方之家的指点。前几天,我从网上找来一篇散文,题目叫《顺其自然》,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来读,大家认真听,把握其情感内涵,然后你就可以对我改写的诗说三道四了。

师:请我们班级朗诵比较好的汪晓雨同学到讲台上朗读。

(投影呈现:《顺其自然》全文。音乐按钮:“高山流水”)

师(问汪晓雨):要不要配乐朗读?

汪晓雨:不要了。(开始朗读,读完学生鼓掌。)

师:读得跟以前一样好。下面,我来读读我写的诗吧。题目是《禅意》。

(教师朗读。投影呈现:《禅意》全文。)

禅意

一定有座很高很高的山

才能接纳如此丰富的思想

纤尘不染,喧杂不闻

僧在山上,云在山上

一定有间很破很破的庙

才能成为出家之后永远的家

茅檐不扫,青苔自生

风在院中,声在钟中

一定有丛很绿很绿的草

才能标示出禅机的意义

随时随地,随性随喜

无即是有,实就是虚

还有什么呢

还有什么

一朵淡蓝的雏菊

总有一天出现在我的梦里

(读完,学生再次鼓掌。部分听课老师也鼓掌)

师:谢谢大家。你们觉得我写的怎么样,是不是符合要求?或者你们还有那些想问的问题,可以提出来。

生11:老师抓住了《顺其自然》这篇文章的主题,也有你自己的感悟。语言很美,节奏感强。

生12:写得真有禅意。特别是结尾,惹人遐想。

生13:“僧在山上,云在山上”这句不太好。应该改为“庙在山上,僧在云上”。

生14:“风在院中,声在钟中”,那个“钟中”读起来不顺。

生15:不同意改“僧在山上,云在山上”这句。老师想说的禅,就是让和尚立足于现实,这样的超越才是更现实也是更伟大的境界。“钟中”是要改的。改“钟里”吧。

生16:改“钟里”也不好,第一段末尾,老师特意用了两个“上”进行关联,第二段末尾用两个“中”呼应这种结构,结构上更严密一些了。

师:但读起来确实比较拗口啊。

生16:那改为“声在心中”吧。

(不少学生点头表示同意。)

生17:我想问老师,结尾两句并不是原来文章里的情感,反而好象是你本人的情感,表明你对禅意的态度,这样写是不是篡改了原作的感情呢?

师:问得好。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我们要求基于原作的情感,但是决不只局限于这种凝固的情感,总是需要写出个人的认识的。文章中一旦没有了“我”的影子,是相当可怕的一件事。

师:好了,下面就看你们的了。因为课堂时间有限,你们今天可以就课本中的任意一篇课文为原材料,把它改写成诗。给你们的写作时间是10分钟。现在开始。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交流,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三、评诗

师:大家刚才都做了一回诗人,现在你们要转换一个角色:做一回诗评家。请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确定交流的中心负责人,就本组的诗歌进行讨论,选出优秀的作品。

(小组交流)

师:请小组负责人到实物投影仪边来,展示你们组的优秀作品,并精要的点评。

生18:我们组的许程媛写的《寒夜》,取材小说《祝福》。(朗读)

寒夜

破竹竿敲击着青石板

被新年的礼花淹没

路,已到尽头

倒下,期待还是幻灭

罪恶的黑手

总在午夜出现

并且打扮成喜庆的模样

雪花落尽

明天已经开始

这首诗抓住了造成祥林嫂的悲剧命运的实质进行构思,结尾的对比,表达出了作者的对幸福的珍视的感情。

生19:我们组的周达文写的《美丽的童话》很好,是根据《边城》来写的,不过是一首爱情诗哦。(读)

美丽的童话

青山孕育绿水播种

一段缠绵的心事

在月光和歌声里发芽

淳朴的人性动人的爱情

在湘西的河流旁

在封闭的社会里

越是纯洁越是美丽

是童话也是现实

醉人的对歌

醉人的夜

青春的心啊

随着的河水的旋律

悄然跳动

这首诗抓住了课文里景物特点,有了这样的细节,抒情也格外自然。

师:的确写得不错。刚才大家写诗的时候,我注意到还有一些格律诗写得不错。

(下课铃响)

因为时间关系,不能再一一让大家欣赏了,课后我们将作进一步的整理,出一期小报。我想:通过这次练习,大家对诗歌想必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诗歌是情感的音乐,心灵的舞蹈。读诗就是沟通情感,写诗就是重塑情感,热爱诗歌就是热爱生命!

(投影呈现:“诗歌是情感的音乐,心灵的舞蹈。读诗就是沟通情感,写诗就是重塑情感,热爱诗歌就是热爱生命!”)

最后,我建议大家鼓掌一次,一是为了我们班级诞生了一批新兴诗人,二是为了感谢听课老师莅临指导。

(学生鼓掌)

谢谢!下课。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建议书——珍惜水资源
珍惜资源爱护环境
续写《少年闰土》
我和陈明续写
续写《少年闰土》
珍惜资源 造福子孙
小木船
小木船
友谊的见证
小木船(2)
珍惜资源崇尚节约
读《少年闰土》有感
我和陈明续写
一艘小木船
风波
浅谈中国钢铁制品出口竞争力
自然垄断行业的政府管制创新思考
信用经济、房地产市场与金融稳定
我国主要产业运行态势分析
论我国网络游戏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浅谈中国服装产业的现状及创新发展
浅论当前形势下的农产品营销策略
我国航天技术的直接经济效益
铁矿石资源谈判的挑战与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用新能源来整合资源 积极应对新的工业革命
浅谈中国玻璃原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实证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现状与建议浅谈
中小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竞争战略探讨
浅谈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与对策
中国粮食“政策型”波动及政策转型
《路旁的橡树》同步作文 范文习作
《惊弓之鸟》 重难点分析
《惊弓之鸟》 重点问题探究
《惊弓之鸟》 老师语录
《路旁的橡树》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惊弓之鸟》 整体阅读感知
《惊弓之鸟》 教学设计2
《惊弓之鸟》 知识点精析
《路旁的橡树》 考点练兵2
《惊弓之鸟》 教学设计1
《路旁的橡树》 教案讲义2
《路旁的橡树》 考点练兵1
《惊弓之鸟》 作者及作品介绍
《惊弓之鸟》同步作文 训练素材
《惊弓之鸟》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