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老山界

老山界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老山界

教学目的:

1、学习和掌握按时间顺序、地点转移记叙事情的方法,以及用生动的描述,贴切的比喻表达中心的写作手法

2、学习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按时间顺序、地点转移记叙事情的方法

2、用生动的描述,贴切的比喻表达中心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自学式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提示

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开始,到1935年IO月结束,是为了突破国民党“围剿”,争取北上抗日而进行的战略大转移。这篇课文写的是红军于1934年冬翻越长征途中第一座难爬的高山——“老山界”的情景。老山界,位于广西东北和湖南新宁边境。

一、学生通读全文

阅读这篇课文,注意课文的记事顺序,划出描述山势险峻和表现作者在山上过夜的细腻感受的一些生动句子,想想文章为什么这样写。并注意学习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查工具书,掌握下边加点的字的读音:

惊惶、欺侮、呜咽、咀嚼、酣然入梦、矗立、蜷、陡、落得很远、苛捐杂税。缀。

三、填表说明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时间地点人物所做的事情

第一天下午

傍晚

天黑

上半夜

半夜

第二天黎明

下午

四、指导学生复述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二课时

一、分析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点题,概括介绍老山界。

第二部分(2—32)叙述翻山的经过。

第三部分(33)指出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走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二、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1、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得具体、逼真、动人。

2、在写法上,前面埋下伏笔,作好铺垫,后面处处呼应,层层相连。

3、围绕中心,多方面描写景物,使中心思想突出、深刻。

三、课堂练习(解决难点)

1、判断下列加点字注音的正误。

惊惶(huāng)缴(jiǎo)租欺侮(fu)呜咽(wūyiè)

咀嚼(zǔjiáo)骨碌(gūlu)浑身打着颤(chàn)

2、红军翻山遇到的许多艰难险阻,可以分为哪几个方面?是怎样对待的?

3、写寂静,可以以静写静,也可以以声写静。这篇课文既说“寂静”,又说“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正是以声写静。恰恰因为静极了,才听到一般听不到的声音;恰恰因为听到了一般听不到的声音,才说明实在是静极了。你在生活中曾有这样的感受吗?试用一二百字写出来,练习用比喻。

4、描写景物要注意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角度。课文第一次写火把,立足点在,——观察角度是仰视;第二次写火把,立足点在,——观察角度是既有()视,又有()视。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张照片,说说摄影者是站在什么位置,从什么角度照的。

5、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1).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

(如果把“生怕”改成“怕”,把“不准”改成“不要”,行吗?为什么?)

(2).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飞机会“叹息”吗?这里为什么用“叹息”?)

(3).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笨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4).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

(这“意志”指什么?)

(5).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

(删去“照着习惯”行不行?为什么?)

四、布置作业:背诵“半夜里……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猛犸的重生记
给爷爷的一封信
挺不错的我
狼和小羊
我是一个活在童话里的孩子
“外星人”老爸
与友谊零距离
建立猛犸的乐园
人心险恶?美好?
偷喝酒
写作是为了创造文笔界的奇迹
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克隆恐龙
我学会了宽容
润物细无声
哭了,你又哭了
以科学素养驱散“伪概念”
旅游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关系分析
浅议桂林市民俗旅游发展对河南省的启示
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制及法律保障
老年人旅游偏好研究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的锦州旅游发展研究
浅析清真饮食习俗影响下的我国穆斯林外出旅游现状
关于潜江发展乡村旅游的SWOT分析
论微时代传统民族艺术的传承和开发
旅游业发展动力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对促进普洱市绿色经济发展财税政策的思考
论王阳明心学的理论渊源
四川旅游关联产业的关联度分析
我国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比较研究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改革的探索
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爱国情怀教学设计方案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父母的心
“长城”专题学习方案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设计——当一次节目主持人
《小石潭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网络环境下的《枣核》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甜甜的泥土》教学设计
长城——专题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