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个人与集体》说课稿

《个人与集体》说课稿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个人与集体》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个人与集体》处于浙江省编写的义务教材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议论的方式和方法”中第二课《小驳论两则》的第二则。

第四册是整套教材“总-分-总”的最后一册“分”,侧重于议论文的教学。第四册相对集中地编排了两个议论文单元,即第一、三单元。第三单元从议论文的方式方法入手,让学生懂得议论的主要方式和议论的基本方法,并能在听说读写中初步学会运用。该单元的第一篇《反对自由主义》是立论,了解立论的特点、立论文的结构及论证方法。本文是驳论,要求在学习立论的基础上了解驳论的特点、驳论文的结构及批驳方法。因本课处于小驳论的第二则,要求巩固驳论的特点,进一步理解驳论文的结构及批驳方法,并区别立论和驳论的差异。

教学目标:

一、认识“人人为自己,也就是人人为大家”的错误,树立集体主义的观念。

二、回顾驳论的特点,理清本文的层次,进一步理解驳论文的结构及批驳方法。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驳论文的结构及批驳方法。

教学难点:

形式新颖的批驳方法。本则小驳论的作者别出心裁,借鉴数学公式,验算数学题的方式批驳错误观点。文章活泼多姿,用语幽默生动。因这种写法学生理解起来有点难度,故把它定为难点。

二、学情学法:

初二学生有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接触过不少议论文,但大多学的是立论文,即用论据来论证论点的正确性。对驳论文还是初次接触,虽在前一则已学过驳论的概念,初步了解了驳论文的结构及简单的批驳方法,对驳论方法之一--驳论点有所了解。但因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强,所以学习本课可教给学生比较分析的方法,即通过与第一则比较的方法学习本篇课文。这样既可降低教学难度,也巩固了前一则学过的方法,又学会了本篇课文的批驳方法。最后通过与立论文的比较,全面掌握议论的方式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本人的特长,教学本课宜采用讨论法。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分析。在讨论中,教师及时给予启发、引导。这种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符合当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四、教学程序设计:

本文的教学时数为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新课导入。回顾上一课时的内容。复习驳论文“树靶--批驳--结论”的基本结构,复习驳论文驳论方法之一--驳论点,补充介绍驳论的另外两种方法--驳论据、驳论证。复习的目的是与遗忘作斗争。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要巩固第一天所学的知识,第二天就应及时复习,使记忆内容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不致遗忘。另外,复习上篇的内容使学习本篇有了自然的引导,为本课的比较分析作了铺垫。

2、分析讨论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层次。教师可设计下列问题供学生讨论:

⑴文章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持这一论点的人有什么理由?这个观点的实质是什么?

⑵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注意与上文比较异同。

通过讨论、分析,学习驳论据这个驳论方法,进一步掌握驳论文的结构,落实教学目标。

3、讨论本文的批驳方法。教师可利用课后练习三的第1和第3小题。第1小题,用什么方法批驳错误观点的?第3小题,本文批驳的形式很新颖,作者是借鉴什么方法写的?

讨论时,让学生联系中学其他学科的知识,借用数学中的等式求证的方法,使“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两个概念的本质更为明确,暗示出论据的荒谬性,讲解归谬法。检验“公式”时用了假设的三个典型事例,讲解例证法,使学生掌握本文的批驳方法,落实教学目标。

小结时,将本文与《驳“实惠”论》比较,比较它们的异同,使学生对驳论文的批驳方法有个全面的了解。

4、总结课文。总结的内容分两个方面:⑴驳论文的结构和批驳方法;⑵与《反对自由主义》比较,明确立论与驳论的区别,完成课后练习四。

课文总结概括了本文的内容,使整节课内容统一,结构完整。另外,通过比较,使学生更全面掌握议论的方式及方法,落实单元教学目标。

5、布置作业:课后练习六。可先引导学生讨论,明确迷上蟋蟀的危害,然后提示学生借鉴课文的结构方法和批驳方法。

布置的作业紧扣教学目标,巩固了课文的内容,深化了课文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论点:“人人为自己,也就是人人为大家”(×)

论据:付出足以换来自己生活需要的劳动=为集体做了事(×)

个人主义+个人主义+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民族危亡时……

假定人民挣扎呻吟时……

人民生命财产危险时……

结论(13):人人为自己=害大家(√)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不能流泪就微笑
未来的学习生活
热爱祖国,人人有责
我是……
给父母的一封信
为理想而奋斗
两只手的故事
百合的故事
童年趣事
海边一游
鸟儿的泪水
角度
瞬间的发现
探讨大连海洋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大学生职业忠诚度提升的对策探索
旅游企业环境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分析
关于培养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思考
土地发展权下农地权能与收益研究评述
基于中西方葡萄酒文化的葡萄酒旅游浅议
半滑坡治理与预期效益分析
浅谈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建设与发展
长阳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文昌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策分析
中国陶瓷旅游资源浅析
刍议生态文化与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结合
混凝土路面滑模摊铺施工技术探讨
加强用电检查反窃电工作的方法研究
反季节性旅游与季节性旅游的平衡性研究与分析
七年级下册——我看鲁迅——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方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诗歌朗诵活动方案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我们家的男子汉》市级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想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新闻两篇》教案
《松鼠》教学设计
2004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建筑艺术教学设计
荷——专题探究活动方案
《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设计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简案)
《沁园春 雪》教学设计
《松鼠》教学简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