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为你打开一扇门

为你打开一扇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2

为你打开一扇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字词、主旨、写法;

2、纳入网络:学透、学活、学会;

3、创新运用:能改、善比、敢超。

二、教学设想

1、教材地位:初中语文入门第一篇,宜就“门”而探讨入“门”之法;

2、学生因素:充分利用和调动初一新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教学互动;

3、重点难点:比喻引发联想、想象,拟人手法,初步了解文学;

4、教具:多媒体、小黑板;

5、教法:启发、讨论等;

6、学法:预习、比较、质疑、迁移等;

7、课时:3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的:研习课文

课时内容: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1、让学生解题

提示:(1)为——引出行为的对象,寄予作者的一片诚意和良好愿望

(2)你——《中学生必读文库·文学卷》的读者或《中学生必读文库·文学卷》序言的读者、中学生文学爱好者

(3)门——文学之门比喻新颖别致,生动形象

(4)打开——指拉开,使门洞开,题眼

2、检查字词

注音组词:裨、横、折、禁、空、薄

辨析组词:诠、栓、拴,拨、拔,俊、峻、梭,沾、玷、拈、惦,扇、煽,叠、迭、跌,憧、幢,缔、缔,微、薇、徽。

3、检查背诵

齐背“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4、概括归纳

预习要注意什么?

提示:

(1)三思:A题目要弄清,B注释要弄清,C课后练习要完成

(2)三看:看作者,看背景,课文要看三遍

(3)三关:词语关、思路关、诵读关

(三)研习课文

1、理清思路

(1)总体感知:作者要为你打开一扇什么样的门?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

(2)分段。

提示:分几部分并没有定规,不同角度分有不同分法,只要言之成理。

如本文分两部分或者三部分都可以。

两部分:第一部分重在阐述文学的功能,以理激人;第二部分重在描绘文学的魅力,以情感人。这两部分在内容上相辅相成,结构上前后照应,语言风格上相互映衬,珠联璧合,浑然一体。

三部分:议论大门——初识大门——打开大门,逐层深入。

(3)最重要的段

提示:第四段。

本段形象地阐述了文学的认识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和鉴别功能。

分层:1234/567891011/1213

层意:特征/意义/小结

2、理解主旨

(1)中心句: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2)文学的特征:文学内容具有广阔性,反映社会生活的丰富性,跨时空的超越性,对读者的移情性,文学价值的永恒性。

3、了解写法

提示:(1)文体特征:序言也叫“小序”,它一般是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的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和评论本书内容。(2)内容特征:本文与普通序言不同,作者凭借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深入浅出地向读这部《文学卷》大书的青少年读者介绍文学,以形象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文学的魅力,语气亲切,情感真挚,尽可能地吸引读者,激起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引导青少年朋友了解文学、亲近文学、热爱文学。

(3)手法特征:运用了对话方式以及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对比。其中最重要的是比喻和拟人。

(四)了解作者。

(五)小结:学懂课文是学习最基本的要求,要注意课前预习,课中研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的:个性解读

课时内容:

(一)导入:仅仅理解课文是不够的,我们对文章还要有自己的见解。

(二)自由评价

提示:你觉得这篇文章哪段写得好?哪里写的欠妥?为什么?

(三)深入质疑

提示:1、文中套文要和谐一致,天衣无缝,看看文章是否有漏洞。

如第4段与7、8、9段同讲文学内涵,重复。

2、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含义,要学会辨别。

如:(1)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洞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

你是一扇神奇的大门,所有愿意走进这扇大门的人,都不会空手而归。

(2)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

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

(四)提出见解

提示:参考书是学习的帮手,但不能迷信,要学会思考。

如“我心中的文学”,可根据课文中的描绘以及词典上的解释谈自己的理解与感想。

它可以是一片晴朗的天空,一汪湛蓝的大海,一野幽绿的草原,一座高耸的大山,它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认识真、善、美,了解假、恶、丑,理解真知灼见,感染纯洁淳厚,认识生活,走向未来。等等。

(五)小结:要做有思想的学生,学会质疑、分析、评价,提出独特的见解。

第三课时

课时目的:创新运用

课时内容:

(一)导入:

(二)改写

1、把文章改写成“文学自述”

2、把文章改写成剧本“文学老人与青少年”

(三)扩展

1、阅读联想:课文中说:“你把生活的帷幔一幕一幕地拉开,让无数不同的角色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激动人心的喜剧和悲剧。”请从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说出几个不同的角色。

2、理解迁移:文中说“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请联系你读过的文学作品,说说它怎样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

3、仿句扩展:仿造句子再写几句成为一组排比句或以其他词开头仿写句子。

如:文学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春是________________

家是________________

3、延伸阅读:简媜《夏之绝句》、周玉萍《让我轻轻地告诉你》。

(四)运用

学习题目的比喻说法,为“书”、“理想”、“爱”等拟一个明白生动形象的标题。

如:书——窗口、眼睛、阶梯、面包、朋友

理想——航灯、生命、风帆

爱——阳光、春雨、星光

(五)课堂小结

课前课上课后

预习研习运用

学懂学活创新

让我们摸索规律,共同铸造一把钥匙,打开语文之门。

附:板书设计

思路质疑改写

研习主旨独解分析运用扩展

方法评价延伸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狼和小羊的故事新编
读《角度》有感
一份红薯一份情
看望福利院里的老人
没人捆住你的快乐
农村换新装
苦涩的季节
读《秦始皇陵兵马俑》有感
快乐的春游
我最佩服的一个人
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
沙石的颜色
今天我当家
温暖送至老人心
我学阴阳五行
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策略经济学论文
高校如何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论文
加强农村学校少先队工作有效性的具体措施B
在微课堂中,演绎小学数学的精彩
小学数学高年段习题设计有效性研究B
传统企业库存管理优化研究论文
试论制度分析的整体主义方法经济学论文
浅谈新经济地理学论文
风险决策中的应用经济学论文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之路B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作业探究B
企业资金管理浅析论文
浅谈家庭教育对农村小学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B
浅析新经济政策的现实意义论文
微笑是最灿烂的阳光
斜塔上的实验
《本命年的回想》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夏》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端午日》教学简案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六单元奇思妙想教学设计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走近名人”综合实践活动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五单元关注科学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社戏》
往事依依(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