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9
《谈谈虚与实的关系》第一教时
课题谈谈虚与实的关系课时1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训练按一定的目的从课文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2、理解文章辨证立论,突出重点,广征博引,层层深入的写法。
3、认识治学中占有材料与钻研理论的关系,树立实践第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章辨证立论,突出重点,广征博引,层层深入的写法。
难点:治学中占有材料与钻研理论的关系,树立实践第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具
预习要求预习课文,提炼作者的观点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内容旁注
一、作者简介:
吕叔湘(1904-1998.4)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江苏丹阳人。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外国语文系,1936年考取江苏省公费赴英国留学,先后在牛津大学人类学系、伦敦大学图书馆学科学习。1938年回国后先后在云南大学、华西协和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等学校从事教学和研究。1950年至1952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5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77年起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1976年至1985年任《中国语文》杂志主编,1980年至1985年任中国语言学会会长。1980年当选为美国语言学会荣誉会员。1987年获得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荣获首次吴玉章奖特等奖。1991年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主要著作有《中国文法要略》、《语法修辞讲话》、《现代汉语八百句》等。他治学严谨,著述材料丰富,引证充分,阐述详尽,见解精辟。
二、文章的出处:1980年吕叔湘先生在中国语言学会成立大会开幕式上作的《把我国语言科学推向前进》的学术报告中,提出要处理好中和外的关系、虚和实的关系、动和静的关系、通和专的关系,为我国语言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一)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理论从事例中来,事例从观察、实验中来。(二)理清文章的脉络:文章围绕“虚”与“实”的关系,广征博引,层层深入。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全文的总纲,提出论题并表明了观点:理论从事例中来,事例从观察、实验中来。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具体阐述理论和事实的辨证关系并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方法。第三部分(第7—11自然段):着重论述观察和实验方面的有关问题。四、作业:预习课文,思考文章是怎样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的。
教后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学校的芒果树
- 小草的梦
- 玩油漆的教训
- 叠衣服
- 冬天的雪景
- 春游
- 过马路
- 我的妈妈
- 花伞借给谁
- 升旗仪式
- 放风筝
- 美丽的春天
- 洗碗
- 扫楼梯
- 春天来了
- 我国上市公司推行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思考(1)
- 关注新会计准则(1)
-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的十大改革(1)
-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问题研究(1)
- 减少审计风险的出路何在(1)
- 管理会计的新阶段——战略管理会计(1)
- 浅谈如何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1)
- 会计信息化时代的会计内部控制探讨(1)
- 日本环境会计的新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1)
- 小议注册会计师审计失真的成因与对策(1)
- 新准则下公允价值对纳税调整的影响(1)
- 我国《资产减值》准则有关问题探讨(1)
- 论信用评级对企业会计信息的辩证认识与透视(1)
- 关于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若干问题的探讨(1)
- 探讨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1)
- 《地球爷爷的手》教案
- 《詹天佑》教案
- 《两只小狮子》教案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 《画风》(第一课时)教案
- 《翠鸟》教案
- 《松鼠和松果》教案
- 《桂林山水》教案
- 《荷叶圆圆》教案
- 《坐井观天》教案
- 《一夜的工作》说课教案
- 《地球爷爷的手》教案
- 《荷叶圆圆》教案
- 《匆匆》教案
- 《静夜思》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