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23
快乐的节日优秀教学设计一名师推荐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快乐的节日优秀教学设计一名师推荐,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材分析:
本诗是儿童曲《快乐的节日》的歌词,诗歌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语言生动形象,旋律欢快、活泼,多年来一直是孩子们爱唱的歌曲之一。诗文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反映了少先队员们欢庆自己节日时快乐、幸福和自豪的心情,表达了他们长大后决心报效祖国的志向。全诗以“乐”为线,心情之乐、成长之乐、理想之乐、场面之乐,贯穿全诗,生动地描绘了少年儿童欢庆节日时的快乐心境和欢乐热闹的情景。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a、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意思,会用“培养”写一句话。
b、正确理解“在这个世界上,有我们就更美丽,有我们就充满希望”的意思。
2、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体会少先队员们欢庆自己的节日时所流露的喜悦、幸福和自豪的心情,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在这个世界上,有我们就更美丽,有我们就充满希望”的意思。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激发兴趣
1、播放《快乐的节日》,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感受课文内容。
2、揭题导课。
二、自读课文
1、自主读书
2、自主发现
a、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b、读了课文,你还想知道什么?
3、自主感悟
学生学习反馈:
三、启发想象,学习第1节
1、创设情境,启发想象
春风和熙,小鸟欢唱,使人感到轻松、愉快、舒服,这时我们
欢度节日的心情是怎样的?
2、朗读体会欢快的句子。
3、理解比喻句。
4、听录音读第1节
5、指名读,说说节日的快乐体现在哪些方面?
四、学习第2节
1、用学习第1节的方法说说第1、2句
这两句的写法跟第1节的哪句写法相似?为什么说它们在向我们祝贺,
向我们歌唱?
2、创设情境,学第3句。
A、情境一:有我们就更美丽
我们到山上去春游,田野里到处百花齐放,彩蝶飞舞,当鲜艳的红领巾随风飘扬,美丽的衣裳翩翩起舞,你有什么感觉?
B、情境二:有我们就充满希望
春天是一个百花盛开、万物生长的美好季节,她象征着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而少年儿童也是朝气蓬勃、天天向上。祖国把重担托付给我们所以有我们就充满希望。
3、感情朗读,体会情感。
五、自主作业
1、用自己的方法巧记生字新词。
2、摘录课文中反映少先队员快乐心情的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展竞赛,激发兴趣
让学生带着欢乐的心情,开展第一、二小节的朗诵比赛,可采用个人或小组的形式,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结合实际,畅谈理想
1、自由朗读第3小节。
2、理解诗句。
3、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思想,畅谈自己的理想。
4、朗读体会第4小节。
5、带着欢乐的心情朗读课文。
三、指导背诵,升华感情
1、建议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课文。
2、采取朗读表演、背诵比赛或学唱歌曲等方法,以渲染欢乐的气氛升华情感。
3、边听歌曲,边想象画面。
四、课外延伸,指导写作
1、导语
刚才,小朋友一边欣赏歌曲,一边想象着热闹欢快的画面。现在,请大家结合在快乐周自己欢度六一节的情景,也可结合课文中的诗歌,发挥想象写一篇作文。
2、学生独立作业。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快乐的节日》教案之一,希望对你有帮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给父母的一封信
- 不能流泪就微笑
- 雪
- 热爱祖国,人人有责
- 瞬间的发现
- 我是……
- 为理想而奋斗
- 两只手的故事
- 雪
- 鸟儿的泪水
- 童年趣事
- 百合的故事
- 海边一游
- 角度
- 未来的学习生活
- 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建设途径论文
- 中小企业板块会计盈余与现金流量信息含量研究
-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论文
- 输电线路外力损坏原因及防治措施探讨
- 新经济时代传统企业的改造论文
- 矿山机械的发展现状及安全技术研究
- 试论新经济时代信息产业论文
- 装表接电在电力营销中的重要性及改进建议分析
- 新经济时代优秀企业家的素质组合论文
- 家具生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论文
- 刍议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
- 浅析企业统计数据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 建筑电气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探究
- 关于企业家市场发育的几点思考论文
-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 《沁园春 雪》教学设计
- 2004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建筑艺术教学设计
- 《松鼠》教学简案
-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新闻两篇》教案
- 诗歌朗诵活动方案
- 《我们家的男子汉》市级公开课教案
-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简案)
-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 七年级下册——我看鲁迅——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方案
-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 《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设计
- 荷——专题探究活动方案
-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想
- 《松鼠》教学设计
